‌·

跨越产业数字化的“无人区”

汤道生、朱恒源著《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出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27日        版次:GA07    作者:朱蓉婷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句名言放在科技领域,同样具有解释力。2003年SARS带动了第一轮PC互联网的加速,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产业经济向数字化的转型。

当然,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会产生作用。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最近在《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一书中提到,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国互联网头部企业提出了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认为,转变最终带来的,将是以数据打通产业链多环节,实现在采购上的库存优化、在生产上的质量管控、在分销上的追踪溯源、在零售上的精准营销,以及在服务上的体验升级,最终达到价值提升、增效降本的核心目的。

事实上,依赖于人口红利实现规模扩张、资源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头,近几年明显进入了投资报酬递减的发展阶段,这种增长的不可持续日益凸显,向可持续经济增长转型已势在必然。在互联网行业,消费互联网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之后,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释放殆尽,我国互联网头部企业适时提出了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思路,向技术要效率、以数据打通产业链多环节。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国内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踏入“无人区”。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基于过去数年产业互联网实践的梳理与总结,由汤道生与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合著的《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最近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全书由五大部分组成,包括序言、理论篇、产业技术篇、产业组织篇及产业实践篇,并从“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产业的智能化跃迁路径,以及新产业秩序形成可能遇到原有产业格局的阻滞和挑战。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邬贺铨认为,这将是未来一个长期趋势:“产业互联网可以从不同环节切入,它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仅仅是开始。发展产业互联网要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来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这与本书主编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的观点类似。他认为,过去二十年中国发展了全球最为先进的消费互联网,积累了面向未来智能化产业范式的大量实践探索,其中的一些经验,迁移到各个产业的上游,受到的阻滞相对较小,是中国产业范式变迁的自然路径,容易形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从腾讯自身的实践来看,汤道生认为,实现产业互联网的关键路径是C2B模式——它以用户端(消费端)与行业端连接为起点,以产业增量为动力,将数字化的服务与数字化的场景有机结合。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