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欠债8000元却要还上百万 校园贷马甲陷阱害苦借款人

四大招数,教你避开“校园贷”骗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18日        版次:GA15    作者:周亮

  “金融消费者教育”开栏语

金融业蓬勃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新骗术不断升级——— 这是什么?能买什么?该怎么办?诸多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他们情不自禁地高呼“给我一双慧眼吧!”诚然,越是纷繁复杂的世界越需要提升辨析力。基于此,南都财经新闻部联袂广东银保监局、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制作,将长期开设“金融消费者教育”栏目,旨在为金融消费者搭建一个跟着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业内专家深入学习的平台。

本月广东银保监局、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开展“广东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我们将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一问一答释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助您每次金融消费都清楚、明白、有底气。更多的咨询和投诉请联系邮箱:ndfi2019@163.com

借了8000元,半年时间已累计欠债上百万……小林为了购买新手机,通过两家借款公司进行借贷,但高息之下,小林的噩梦已经开始了。

尽管监管严打违法行为,但是“校园贷”正披着新马甲,为大学生设下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息陷阱。那么,如何甄别“校园贷”,如何避开“校园贷”的荼毒?本期南都邀请到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来支招。

典型案例:

欠债从8000到上百万元,只需半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校园贷”案例。

小林想购买新手机,一个从事小额贷款的朋友让小林打了借条,没有明确合同细节。小林稀里糊涂签了字,直到拿钱的那一瞬间,小林才被口头告知,费用以5天为一个计算周期,收取40%的利息,如果出现不能按时还的情况下,逾期费是一小时600元。

小林还不上,贷款公司要求他通过别的贷款公司借钱来填平这笔贷款,但是借来的这笔钱会大打折扣。如果合同写的是借10万元,借款人到手只有3万还上家,另外7万会立刻被转回贷款公司作为第二家放贷公司的利息、押金和手续费。

小林的噩梦开始了。只借了8000元,但是半年的时间,欠债累计就高达上百万。借贷公司的放贷人员上门逼债,小林家的门锁被人用胶水塞死……

“校园贷”披上新马甲?

要警惕“校园贷”四大形式

今年8月20日,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最高利率的最新规定,民间个人贷款利率超过4倍LPR即界定为高利贷行为。

小林的案件已远超司法保护的上限了。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表示,“校园贷”案件的受害者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及金融、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防范意识差,经受不住诱惑,容易上当受骗。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指出,目前出现了一些“校园贷”的新马甲,广大学生要学会甄别,擦亮双眼,防范掉入“校园贷”新陷阱。

“校园贷”的新马甲之一是“培训贷”。大学生在求职(网络兼职)期间遇到薪酬较高的工作,但实际上工作合约签订后,有关机构要求学生参与付费培训,并对没钱的学生提供贷款。而接受了贷款学生,往往已深陷骗局中。

“回租贷”是又一个新马甲。从操作手法来看,贷款公司以“抵押”手机的形式借款,要求读取大学生的通讯录,掌握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在贷款逾期后,贷款公司会根据通话记录骚扰大学生的家人和朋友,甚至要求大学生不断续期、更换其他平台借款来填补窟窿。

稍显隐秘的“校园贷”新马甲则是“刷单贷”。其中,不法分子自称网贷平台职工,声称“刷单冲业绩”并支付小额佣金作为报酬。不法分子诱导大学生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申请网贷,却将款项转至骗子提供的指定账户。骗子会根据约定偿还前几期的月供,从而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并在这段时间内持续诱导大学生或更多的人贷款。

此外,“美容贷”亦成为“校园贷”的一个新形式。美容院吸引学生接受服务,为资金不足的学生提供学生贷款服务,学生因此陷入贷款骗局。

四大招数避开“校园贷”骗局

理性消费不可缺

那么,在“校园贷”披着新马甲,卷土而来之际,学生们要如何避开“校园贷”骗局,如何应对陷入骗局之后的恶性追债情况?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出了四大招数。其中,理性消费,是避开骗局的关键所在。“校园贷”的重点目标人群是那些攀比心强,平常花钱挥霍无度,甚至有可能涉嫌赌博等不良习惯的人群;大多“校园贷”的放贷人会对目标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并实施诈骗。因此,学生要充分结合自身家庭条件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此同时,银行亦建议学生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不少“校园贷”开始与美容院、手机专卖店合作,将贷款与产品捆绑搭售,遇到这类情况时,学生应当提高警惕并学会甄别。

第三大招数即是“家人之间多交流”。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议,作为家长需要多了解孩子消费支出进度,引导其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作为学生亦应多与家长沟通,如出现经济问题一定要与家人沟通。

最后,遇到诈骗及时报警,则是深陷“校园贷”的学生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提醒,一旦遭遇“校园贷”骗局及恶性追债,学生要勇于揭发、合理维权,并搜集保存好相关证据,尽快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及时止损,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