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将美国人送进沙尘暴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12日        版次:GA14    作者:禾刀

《肮脏的三十年代: 沙尘暴中的美国人》,(美)蒂莫西·伊根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5月版,49.00元。

  □ 禾刀

1930年9月1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及得克萨斯六个州的部分地区,一场史无前例的沙尘暴如狂飙掀起,顿时遮天蔽日,到处都是沙尘,这也是这一地带首次出现沙尘暴。从地图上看,整个沙化地带就像一个硕大的碗,后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沙尘碗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4年至1941年,该地带有记录的沙尘暴共238次,共卷走约“8.5亿吨沙尘”。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发生在1935年4月14日,被媒体称为“黑色星期天”。这次沙尘暴“携带了约3亿吨尘土,横扫中东部,形成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移动尘土带。持续3天横扫美国三分之二地区的尘暴,给大半个美国铺上了一层厚土”,甚至远离大西洋海岸300英里的海轮也遭到这场沙尘暴的“洗礼”,甲板上落满了漂洋过海的尘土。那些敢于冒险以勇敢著称的飞行员,居然也无法飞越沙尘暴。

提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很多人记忆里可能只有大萧条,很少有人知道“沙尘碗事件”。在书的套封上,有一行醒目而又震撼的文字:生命中最简单的事——呼吸,都成了威胁。这行文字来自作者伊根的采访对象、86岁的艾萨克·奥斯汀。除了奥斯汀家族,伊根还采访了怀特家族、道森家族、厄尔里奇家族、博斯家族等多个在当地有过长期生活经历的普通家族。有别于一般科普读物的宏观习惯书写,伊根生动再现了几个家族充满烟火气味的艰辛故事,“还遍查了各种历史档案,包括法院档案、天气档案、报纸、书籍、日记,还就干旱、社会生活、农业生活详细信息,采访无人之地历史博物馆馆长”,试图呈现出本书所指的美国南部狭长地带近百年前的那场生态大灾难。

伊根指出,“沙尘碗事件”使美国中西部从北向南绵延500英里、由东到西延伸300英里的区域沙化,“1亿英亩土地失去了大部分表土,近一半‘本质上被摧毁’,无法再耕种。”而仅仅此前不到半个世纪,后来的“沙尘碗”地带原本并不是一片灰褐色的不毛之地。那里虽然谈不上什么田园牧歌水美鱼肥,但曾经是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的栖息之地,而且野牛成群。

“沙尘碗事件”导致土地严重沙化,给其他地方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当地。那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美国梦”的希望土地,后来因为干旱沙化严重,收成连年锐减,大批居民不得不外迁。上世纪三十年代,迫于沙尘暴,大约250万人离开了这块曾经梦寐以求的“淘金之地”。那些因为经济,或者还存在幻想而留在当地的人们,接下来遭受到比收入锐减更可怕的灾难。在伊根采访的这些家族中,大家几乎都谈到了沙尘时代的一个典型病灶,即肺病。按照伊根的说法,那里曾经是“肺病患者的天堂”。为躲避沙尘,人们试图用湿毛巾堵住地洞里的每一个缝隙,但还是有无数看不见的沙尘进入人们的肺部。许多婴幼儿亦未能幸免,被诊断为尘肺病,直至夭折。因尘肺病致死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原本靠种植小麦为生不无“经济头脑”的人,“敏锐”地改行从事殡葬营生。

“沙尘碗事件”必然给读者带来这样的疑问,那里历史上并非无人之地,印第安人时代为什么就没出现这样的“肮脏年代”?其实伊根借助本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而又具体的解答。当然不是印第安人的科学水平有多高,而是印第安人没有大面积垦荒,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本身有助于遏制野牛等猎物数量的增长,当然也益于当地的植被保护。换句话说,印第安人的生活经验,无意中将自己融入了整个生态链。

复盘历史,“沙尘碗事件”里可以看到人为的重重印痕。自19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相继出台了《宅地法》《造林法》和《扩大宅地法》,按照这些法案,定居者几乎不花钱便可拥有大片土地。此外,大开发也迭加了时代的负面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小麦价格一路走高,利益自然驱动“沙尘碗”地带人们的垦荒热情。有一个数据可以从侧面折射这种疯狂,“1915年,整个堪萨斯州大约有3000台拖拉机;1930年,该州拖拉机总数已超过66万台。”虽然那里曾经有3500万头野牛,但像历史上的无数垦荒事件一样,野生动物最终要么被驱赶,要么被赶尽杀绝。连法律本来赋予印第安人拥有土地的权利也一同被剥夺。而得克萨斯石油的发现,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蜂拥而至。

市场不会总是朝着人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后来小麦价格开始走下坡路,为保证收入,人们只能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面积扩大,产量随之增加,又进一步刺激小麦价格的下滑。这就像一个螺旋,看不到希望。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水源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争取灌溉水源,人们想尽办法,其中包括地下水——土地就这样不断走向干涸,并最终在新的干旱周期到来之时,引爆了漫天沙尘。

后来的研究表明,“沙尘碗”地带每隔二十年左右,就会遭遇一轮严重的干旱期。限于当时气象水平,人们根本没法知道,新一轮的干旱周期已经来临,更无法想象干旱周期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沙尘碗事件”带来的唯一“正效应”可能就是《土壤保护法》。为保护植被,罗斯福政府建立了14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推动返耕还草,种植2亿多棵树建设防风带,同时大力改进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组合拳之下,当地生态渐渐有了些改观。但当地生态真正实现根本性改变,还是要等到干旱周期结束之后。

对于这场灾难,伊根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但每个阅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答案:是美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将自己送进了“肮脏的三十年代”。虽然本书给了一个还算光明的结尾,让读者似乎看到了那里重新焕发的生机。然而,伊根在“后记”中还是指出,尽管美国投入巨额资金,但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这是所有土地保护的通病,“沙尘碗”的生态直到今天仍未恢复到此前水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