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林若熹的“为水”

林若熹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17日        版次:GA12    作者:朱蓉婷

林若熹《千秋》,200cm×190cm,纸本设色,2009年。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5月12日,“为水:林若熹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本土画家林若熹带来近百幅近作,它们均代表了林若熹技艺的四个维度——工笔、写笔、没骨、白描,以呈现艺术家三十余年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全新探索。展期持续至6月2日。

从线、到墨、到水

对岭南画派的史学梳理,对“后岭南”艺术及文化的发展演进的关注,一直是广东美术馆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后岭南”的脉络,那么,林若熹一定是一位绕不开的画家。

林若熹1963年8月出生,广东惠来县人,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成名很早,1989年便以《春夏秋冬》组画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得铜奖。这组作品不仅向全国美术界展示出一种瑰丽的岭南绘画,更为林若熹的艺术创作开启了广阔的天地。这一年,他刚从广美中国画系毕业不久。

后来,《春夏秋冬》组画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展出,深受观众和批评家们的喜爱,成为了广东美术馆的经典馆藏。迟轲曾评价“这4幅小画新颖的章法、明艳的对比色、爽利的勾勒,显示出他在国画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法的探索上,林若熹几乎涉及传统绘画的所有门类,因此本次展览也分为工笔、写笔、没骨、白描四个板块,试图提出中国画转型与发展方向的命题,通过中国画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探索,从线、到墨、到水的审美延伸和转换,为中国画注入现代的元素,来印证画家长期对“现代没骨”的研究。

何谓“现代没骨”?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艺术家的“没骨画”创作。林若熹解释道,所谓“没骨”的产生是对主流“骨法用笔”的补充及发挥,线以中锋用笔为主,没骨则以卧笔为主,没骨的泼墨泼彩,则已冲破传统笔限。而所谓的“现代水墨”“水墨实验”就是在这个非笔限缺口上演绎着现代的“没骨之道”。

在中国绘画史上,居廉居巢的“没骨画”是在撞水撞粉的水的技法上的突破,岭南画派用水冲破传统笔限,引导传统没骨向现代没骨过渡。显然,水是传统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画的分水岭,也是对本次画展主题“为水”的最好诠释。

林若熹深知作画需善用水,东西绘画艺术之别,传统与现代之异,均可从一个“水”字中找到一丝线索。因此,林氏艺术在“为水”一事上毫不马虎,他汲取岭南画派“撞水撞粉”法,以工笔重彩经营出极具现代设计意味的风格,水在林若熹笔下经过“精确的计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一直以来,林若熹被认为是一位学术研究型画家,记者在画展现场发现,他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是“笔无妄下”。但这并非意味着林若熹恪守“无一笔无来历”的古训,相反,林若熹在落笔之前,总是经历了千山万水的跋涉与摸索:分割、构成、模糊、清晰、迟缓、疾速,在大笔泼墨、泼彩的背景中嵌入细笔勾填的细节,或反之以大笔泼彩、泼墨遮蔽细节清晰的锐利感,把生宣反复勾填渲染画成熟宣,并在昂贵的矿物质颜料中追求水晕墨彰的透明效果。

“有些作品看上去,就像风化剥落残缺不全的古代壁画,你必须发挥想像力,才能完成视觉美感的整体构建。”美术评论家李伟铭认为,“传统的原教旨主义者也许难以认同他的实验;激进的现代主义者,面对他的作品可能也没有办法保持相应的宽容量,而在我看来,或许正是这种两头并不讨好的尴尬背景,凸显了林若熹技法实践的挑战性。”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