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有原罪,自律才能成功
街谈
金榜题名季,山东济南一姑娘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她在分享经验时对于手机这个物件的看法引发众人关注。她说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手机,高中还经历了父母的“缓兵之计”,但事后来看,她并不懊恼,同时还认为,让老师、家长帮忙管一下手机,能对学业有所帮助。
这一新闻也让我们回忆起前几年河北一位高分姑娘王心仪,她写的一篇《感谢贫穷》一度比她的高分更令人瞩目。王心仪没有被贫穷的环境击垮,对手机更无任何“非分之想”,但同样在书本内外找寻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并且还因此体验到了许多人容易忽略掉的生活乐趣。
坦白说,这两个实例如果抛到学生群体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惊叹她们超高的分数,佩服她们学习的毅力,但同时也会难以接受,更担心自己的父母会刷到这个视频。因为她们的经验击中了很多人的要害。自智能手机全面普及以来,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接近成年的学生而言,一天不吃饭不算事,但一天不让碰手机,就会引发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孩子们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家长:“勿谓言之不预也”。如果能够每天自觉将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一个父母能够接受的范围,那简直堪称新时代“孝子”。
如今,对于一些低龄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熟练程度,通常远超其爷爷奶奶辈。有所不同的是,低龄儿童对于手机的沉迷大多要归咎于父母的“私心”——别闹腾,手机自己拿去玩。等到发现“尾大不掉”,再来通过规定使用时间,对手机进行密码或图案锁屏等方式来限制孩子,无论是密码三天两头换,还是图案绕成迷宫,往往容易引发相当“惨烈”的代际冲突。
不过,在一些家长或者师生看来,智能手机也不过就是过往的网吧、再早一点的游戏机。当初沉迷网吧的未成年人,曾经要被父母送去戒网瘾的地步。而这些孩子现在大多已经为人父母,对于下一代沉迷于智能手机,似乎同样无能为力。当然,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很可能自己对于智能手机也无半点招架之力,在家中与子女相处时更是每时每刻手机不离手,小视频的怪笑声此起彼伏。这无疑令自己的呵斥有点软弱无力,大点的孩子都会发出“凭什么你能看我不能看”或者“你不看我就不看”的反讽。
回到新闻中的那位学生,说因为老师、家长帮她管住手机,所以对学业有所帮助,这显然更多是下意识的自谦。相信即便把手机塞到她的手里,也多半不会沉迷其中,因为这些学生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清楚要为此放弃或者叫延迟满足哪些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律”。换句话说,玩手机不一定上不了北大,不玩手机更不保证就能上北大。
戒手机,实质还是戒网。因为网络比现实精彩,尤其是社交网络平台的坐大,很多人也寄希望网络可以让自己的现实生活更精彩一点。但这不一定如愿,倒是一天下来没什么自己的时间,空闲全部被手机那块屏幕所占据,成了现在很多成年人的常态。但自律的人则不会,他们即便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同样也不太可能被手机被网瘾所羁绊。
“向往春天的种子才能开出花”,靠家人靠老师来帮助自己戒掉手机,只是权宜之计。手机没有“原罪”,没有自律的行为习惯,即便没有手机,也照样会被以后类似手机的新生事物反噬。自律是普通人通往成功的唯一坦途,这一点恐怕没有例外。 □魏敏
- 上一篇:打击代办实习证明,必须抓住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