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一培训机构闭店,课费退还成难题:

多部门协调推动 已退家长40%课费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2月22日        版次:ZA08    作者:朱鹏景 陈栋 王靖豪

  12月13日下午,金色雨林教育培训机构和学生家长代表签订退费协议。 受访者供图

  珠海教培乱象调查之进展

  11月30日,在珠海休斯顿皇家芭蕾金湾校区“悄然”撤场关闭时,珠海香洲区金色雨林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金色雨林)也在当天决定闭店停业。南都记者获悉,在珠海多部门协助推动下,12月20日,金色雨林合同期内的50多名家长拿到40%的退费,并与机构负责人签订协议,剩余课程费用待机构在半年内筹足资金再行清退。

  【事件】

  闭店停业剩余课费超50万元 欲转线上善后遭家长反对

  金色雨林品牌始于1994年,专业为3-14岁的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珠海香洲区金色雨林成立于2016年11月3日,注册名“珠海寓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1月30日,珠海寓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发布《闭店停业通知》,其中提到公司连年亏损,靠借款维持,今年学员惨淡,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培训班已无法继续经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关停目前开设的培训班。

  家长后续问题如何解决?《闭店停业通知》提到“为保障学员的利益,我公司已委托‘彩岛APP’团队负责学员剩余课时课费查询,剩余课时学费的转课和耗课。”据统计,该机构目前的共计有学员56名,剩余课费合计53.46万元。

  面对培训机构的后续解决方案,很多家长不同意金色雨林退费。珠海市校外培训机构协会在受理学生家长关于培训机构投诉信息时,也关注到此事。据协会调查,“彩岛APP”并无线上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可能对消费者的后期维权善后造成重大风险隐患。对此,珠海市校外培训机构协会将该情况上报给珠海市教育局。

  【进展】

  金色雨林负责人:已退家长40%课费

  据珠海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12月1日,收到珠海市校外培训机构协会发来关于“珠海寓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异常情况报告后,立马指导协会和香洲区教育局进行协调处理。香洲区教育局和协会第一时间与该机构负责人肖先生取得联系,要求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工作,及时反馈处置情况等。

  经过多次协调,12月12日下午,在梅华街道翠福社区的组织下,金色雨林与家长代表双方就如何退费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商讨,最后达成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对合同在有效期内客户进行一定比例(40%)的退费,剩余课程费用待机构在半年内筹足资金再行清退,而合同已到期的失效客户建议走司法程序处理。

  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12月13日下午,金色雨林开始和学员家长签订退费协议,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民警全程在场监督指导,当天签订退费协议5份。后续,退费工作在持续推进中。

  肖先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合同有效期内的50多名家长的40%课费已经全部退款完毕,金额大概在20万元左右,后续愿意转课的家长,他们积极协调,如果不同意转课需要退费的家长,需要半年的时间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进行清退。

  对于肖先生的说法,记者跟梅华街道翠福社区进行确认,对方表示金色雨林合同在有效期内客户40%课费确实已经退还完毕。

  【建议】

  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

  建议规范缴纳预付费比例等方式 预防商家关门跑路

  珠海市社会治理民情观察员、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认为,珠海校外培训、早教机构等纠纷频发,是当下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他建议,可通过提高准入门槛,避免出现无资质经营,通过规范缴纳预付费比例等方式来予以解决。  

  纠纷频发

  机构“跑路甩锅”形成产业链 家长维权“跑断腿”  

  禹华超分析,珠海校外培训、早教机构等纠纷频发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减”前,一些校外培训、早教机构缺乏经济活动风险意识,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将收取的学生培训费大量投向销售与广告、用于恶性竞争,试图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追求更大的利润。当然,扩张是一柄“双刃剑”,一旦摊子铺得太大,房租、营销人员高额提成、老师工资等显性办学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当经营状况不善、资金链断裂时,“跑路”“倒闭”也就成为了“权宜之计”。同时,有些培训机构完全背离了教育“初心”,不断跨越教育部门的监管红线,抽逃办学资本,将家长预交的学费挪作他用,如弥补其名下其他生意的亏空,甚至有的将预收学费拿去炒股、炒房等,一旦行情不好,最后只能“跑路”收场。

  二是一些校外培训、早教机构没有办学资质,想方设法规避政府监管,经常以“打擦边球式”的方法从事教育培训经营,且经营场所多为租赁,固定资产较少,一旦发生大规模退费纠纷,家长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无财产执行的僵局。三是一些培训机构道德感严重缺失,由于手中掌握有高额的预付款,通过恶意“跑路”的方式来敛财。特别是一些不良校外培训、早教机构早将“跑路甩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具体做法是:先找一个大的教育品牌做加盟,然后通过大肆宣传营销活动来收取学费,再择机对外表示经营不善悄然关门,最后再将门店转给一个没钱没房没车的“三无人员”,一旦家长意识到受骗上当后,机构已“金蝉脱壳”,导致家长维权“跑断腿”。  

  监管市场

  提高校外培训机构准入门槛 避免无资质经营、服务不到位  

  在监管方面,禹华超称,早在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但由于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滞后,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造成监管缺位的窘况。特别是一些游离在教育管理机制之外的早教培训机构,多以教育咨询机构名义登记注册,并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变相进行教育培训,更是难以一查到底。

  针对校外培训市场出现的问题,禹华超建议,一是要净化和规范校外培训、早教机构市场,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校外培训、早教托育机构的资质、建设、服务等标准和体系,提高准入门槛,避免出现无资质经营、服务不到位的乱象,让家长明明白白消费;其次可以通过规范缴纳预付费比例、建立资金池、缴纳保证金等方式来预防商家关门跑路、突然闭店现象的发生;第三,通过制定合同范本加强对校外培训、早教托育机构合同的监管,避免出现霸王条款、约定不明导致家长“吃哑巴亏”。当然,家长在选择校外培训和早教托育服务机构时,也要擦亮眼睛,增强防范意识,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教育部门公布的“白名单”校外培训机构,不要冲动消费,更不要大额交费,应先详细了解机构资质、师资情况以及服务内容,注意查看合同退费方面的政策条款,保存好培训合同以防后期出现消费纠纷。

  B01-08版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胡怀军 陈实 朱鹏景

  编辑统筹:易福红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朱鹏景 陈栋 王靖豪 实习生 唐宇松 陈奕和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