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现场。 通讯员 马可仁 摄
交通
珠海交通地图上,金琴快线、香海大桥等内部交通动脉纵横交错,港珠澳大桥、香茅海大桥、珠机城轨等外部连接路线清晰,珠海正描绘着一局宏大通畅的交通网络图谱。
今年4月,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指出,“珠海将要初步建成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口岸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也明确,将把“交通提升”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织密内联外拓的高快速路网,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规划目标,珠海怎么样做?这些重大项目进度如何?南都记者从陆、海、空、港四个维度进行梳理,描绘出珠海的交通蓝图。
陆
建交通“骨络经脉” 珠海为市民出行提速
2020年12月15日,洪鹤大桥正式通车,金琴快线迎来第一批通行者,拱北至金湾的通行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高新区至前山的车程也从50分钟缩短至25分钟。
金琴快线工程贯穿主城区南北向,沿金凤路向南,穿过凤凰山隧道,沿轻轨两侧设置高架上跨明珠路,与香海支线相接,连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按照计划,金琴快线北延段力争2024年完成建设。
兴业快线是推动珠海内部连通的又一重大工程。2019年2月,兴业快线北段获得市住建部门核发的施工许可证,全线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工程,是《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市政道路网中“九纵五横”高快速路网中的九纵之一,是珠海市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珠海未曾停下脚步。2020年8月,珠机城际一期开通运营,广珠城轨借此向西延伸,串联横琴这片发展热土。如今,伴随珠机城际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开展,2023年全线将具备运营条件。跨越山海,穿城而过,香洲城区至珠海金湾机场,将形成“香洲-横琴-机场”的城际铁路大通道。
一条条新建的城市道路贯穿城市中心,将成为珠海多层次、枢纽型、网络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中的“骨络经脉”,为市民出行提速。
海
向大海延伸 建多座横跨大海的天堑之桥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珠海的交通要实现内部互动、外部链接,向大海延伸是拓展交通最佳的路径。
2020年,总长约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缔造了“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神话。此外,连接香洲区和金湾区的洪鹤大桥,跨越洪湾水道、磨刀门水道,成为连接珠海东西部的第三通道,已于2020年12月顺利通车,如今已是珠海市“六横十纵”主干线之一,属珠海—台山高速公路(粤高速S36)的组成部分。
2018年3月16日,金海大桥开工建设,该桥对内将大大缩短金湾、横琴之间的距离,10分钟~15分钟可以从金湾到达横琴,沿着该通道从拱北到珠海机场仅需25分钟。
黄茅海大桥是珠海对外连接的又一重大跨海大桥,该项目对接鹤州至高栏港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并衔接高栏港高速公路,向西跨越黄茅海水域后,在江门台山赤溪镇登陆,终于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的中和立交,并与新台高速公路对接。黄茅海大桥已于2020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建设完成。
空
机场改扩建新增24个机位 年旅客吞吐量2750万人次
珠海机场自1995年6月建成通航以来,经历了年旅客量吞吐量从60万至1100万的飞跃。
2019年11月29日,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航站楼工程动工。本次改扩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T2航站楼、第二平行滑行道、试车位、隔离机位等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约48.02亿元,拟于2023年建成。
近日,珠海机场改扩建项目承建单位中建二局相关人士介绍,项目分东、西、南指廊及主楼四部分组成,截至目前四部分主体结构、网架结构已全部完成,超6.5万平方米、重达6120吨的屋面钢结构网架完成整体提升。
T2航站楼与现有T1航站楼同时运行后,珠海机场将新增24个机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75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0.4万吨、年客机起降19.8万架次的运营需求,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机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对促进珠海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民航业协同发展,打造世界机场群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粤西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承载。
港
珠海港新建泊位 高栏港区建20万吨级主航道
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珠海拥有了良好的深水海港资源,珠海港航水运体系也在近年来得到完善。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珠海港新建成泊位21个,其中万吨以上泊位7个,新增泊位通过能力2482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90万标准箱(1620万吨)。
依据《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打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目标,珠海将重点推动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三期等项目建设,建设高栏港区20万吨级主航道、高栏港区小型船舶锚地,进一步完善陆岛交通设施。
按照计划,珠海还将完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推动“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谋划粤港澳大湾区超级枢纽港。
采写:南都记者 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