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宜居城市 奔向“活力之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28日        版次:ZA02    作者:杨亮

  横琴自贸区(资料图)。 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董天健 南都记者 陈冲 徐杰 摄

   综述

  以十年为标尺,观察一座城市,变化究竟有多大?

  珠海给出的答案是如此的闪亮。

  十年来,珠海产业突飞猛进,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03.8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881.75亿元,全省排名从第10升至第6位

  十年来,珠海交通迎来飞跃,“百年铁路梦圆”,开启一桥通港澳的“大桥时代”;机场客流迈入“千万”俱乐部,高栏港区跨入“亿吨大港”之列。

  十年来,珠海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歌剧院“日月贝”开演,博物馆、规划馆“两馆”迎客;民生支出大幅增长。

  今天,我们从产业、交通、民生三个关键词切入,呈现珠海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产业

  珠海GDP十年翻番,2025冲刺工业万亿级俱乐部

  9月,依旧骄阳似火,珠海大地产业热潮愈发澎湃。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珠海富山工业园二围片区,5.0产业新空间建设快速推进。这座对标苏州工业园、珠海连片规模最大、全省单一项目建设总量领先的产城融合现代化园区,有一个响亮的名称“富山工业城”,计划总投资约1300亿元,未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等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

  这是珠海大力发展实体产业,齐心聚力推进“产业第一”的生动缩影。今年4月,珠海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培育壮大“4+3”现代产业,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一股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浪潮席卷而来,从生产车间到产业园区,从招商一线到项目现场,施工热火朝天、机器开足马力,珠海处处跃动着强劲发展的“脉搏”。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多发的考验,珠海工业发展依旧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今年1-7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3.41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3.8、4.1个百分点。

  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以十年为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无疑成为了贯穿珠海发展的一根主线,经济发展动能日益增强。

  十年来,珠海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03.8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881.75亿元,全省排名从第10升至第6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100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2978元增加到2021年的64234元。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格力电器自2019年连续四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华发集团进入中国500强企业,77家企业进入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十年来,珠海人不断攀登、奋楫前行,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基建

  交通末梢变成桥头堡,加速迈向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

  9月21日,位于珠海白蕉的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先期实施工程又有新进展:项目中的小托特大桥首个墩位的承台启动浇筑。

  9月5日,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主跨钢梁成功合龙,意味着珠机城际二期项目全面提速,为明年具备通车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快速推进的轨道交通建设,将珠海接入四通八达的全国高铁网络,一座建在轨道上的城市呼之欲出,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已经成为珠海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2年12月29日,伴随广珠铁路正式通车,珠海圆了“百年铁路梦”。仅仅2天之后,广珠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珠海人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更为快捷、方便的高铁。

  10年来,珠海高铁直达的城市不断增加,现已覆盖北京、上海、长沙、贵阳、桂林多地。从无到有,鹤州高铁枢纽建设不断提速,将以“站城一体”的模式建设,开启珠海高铁2.0时代。

  10年来,珠海交通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来了质的跃升,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曾经的天堑化作通途,昔日的珠三角交通末梢蜕变为“桥头堡”。

  2018年10月23日,一座传奇般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正式开通。碧波浩瀚的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犹如钢铁巨龙,腾跃碧波之上,将珠海历史性地同时与香港、澳门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天,新的交通发展传奇,正在珠海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持续书写:

  9月14日下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节段梁预制突破1000片大关,预制梁生产工作全面进入快车道。

  依托“海陆空铁”全要素,珠海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骨架渐成。

  未来更可期。按照《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珠海将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区域航空航运枢纽。

  民生

  蝉联宜居城市榜首,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开车驶入香炉湾畔,浩瀚的大海扑面而来,蓝天白云下,珠海大剧院挺拔的身姿总能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一大一小形似两个白色贝壳的造型,在蓝色的海岸线上宛若一件杰出的艺术品,阳光下有一种通透的美感,夜晚则五光十色,因极致的浪漫唯美而被一些网友形象地称为“浮在海上的胜景”。

  作为中国唯一建设在海岛上的歌剧院,它又名“日月贝”。2016年的最后一天,数千名观众集聚而来,见证“日月贝”首演绽放的历史一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奏响的原声乐曲,正式拉开珠海大剧院启用的帷幕。

  以日月贝为标志,珠海文旅艺术在过去10年间空前活跃,华发中演大剧院、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世界一流水准的文体设施陆续建设、启用,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游人如织的香山湖公园,斗门百年洋楼毓秀书房,现代时尚的金湾图书馆,第一座市立美术馆、充满“珠海文化”的珠海博物馆、珠海规划展览馆新馆……10年来,一个个文化地标拔地而起,珠海的公共文化设施以人们不易察觉的速度生长。

  十年来,珠海教育发展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各级各类学校从2011年的411所增加到如今的659所,增长率达60%;学生数从42万余人增加到58万余人;专任教师数从2.1万余人增加到3.6万人,增长了近70%。

  十年来,珠海人均GDP从9.55万元提高到15.79万元,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率先实现全体市民医保一体化、城乡居民和职工医保待遇均等化,创新实施“大爱无疆”附加补充医疗保险项目……

  十年来,珠海民生支出大幅增长;蝉联宜居城市榜首,大步奔向“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迎接下一个十年,珠海将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发展篇章,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