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全球首款SGS抗蓝光新品”在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发布。
深圳是全国创新高地,中山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如何借势借力深圳科创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承接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当前,中山市科技局正按照中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深圳创新+中山制造”的部署要求,推动深圳创新链赋能中山产业链,中山产业链融入深圳创新链,通过抓紧完善和实施《中山与深圳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导入深圳创新资源,为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不断奋进。
赋能传统产业
深圳“数字+”“设计+”助力中山创新发展
近两个月,“科创”称得上是中山的一个热词。
8月3日,“全球首款SGS抗蓝光新品”在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发布,这是“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促进优质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两天前,8月1-2日,2022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中山赛区)暨第七届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复赛举行,银行现场向企业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这是利用大赛奖金撬动金融资本,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再往前推一个月,中山科技创新工作捷报频传: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20天内先后动工,围绕液氢液氦、清洁能源、光学光电、检验检测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在粤港澳大湾区版图上,中山的科创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中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科技创新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助深圳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资源,推动深圳“数字+”“设计+”赋能中山传统产业,未来有哪些拓展空间?
中山市科技局局长施焕东介绍,当前,中山市科技局正抓紧完善和实施《中山与深圳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动中山科技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重点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围绕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光源照明等传统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以“企业出题、院所出智、协同破题”方式,组织专家团队与中山企业精准对接,以点带面推动传统产业对接深圳创新资源。
鼓励引进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中山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小中试基地、打样中心、智能工厂、实验室样板工厂等,助力中山中小型制造企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园区(集聚区)开展数字化转型。
推动中山企业加入深圳链主企业牵头设立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借助链主企业在人才、资金、设备、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中山产业链优化升级。大力支持深圳优秀科技服务业运营平台落户中山,为中山企业提供园区运营、研发设计、产品诊断、技术培训、市场推广、品牌建设、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
形成创新合力
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成果转化
中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动“深圳创新+中山制造”,为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提供空间。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为中山承接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更多便利,中山如何加快布局?
“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品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中山蓝宏创始人、复旦大学教授汪长春感叹,将科研成果变成一项大家能熟练掌握,并且具有稳定性的技术,最终转化为消费者、市场认可的产品,离不开企业的转化能力。而中山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一项成熟的科研成果,周边的企业能快速帮你转化成产品,进而实现它的价值。”汪长春说。
为了形成创新合力,中山市科技局正在推动中山产业链积极融入深圳创新链,全力对接深圳“20+8”战略性产业领域关键环节,发挥中山所长,联合深圳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示范。
施焕东表示,为提升承接深圳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中山将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动中科中山药创院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药创制研发平台,推动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开展科研攻关。另一方面,中山要推动与深圳的大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平台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在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
实际上,双方在产学研方面已经展开多层次合作。
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的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自2016年起,已经吸引了冠科生物技术(中山)有限公司、广东好一生科技有限公司、中山慧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瀚维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疫苗研发、药剂生产、器械制造、动物实验等产研结合的生物医疗高科技企业。该园区投资总额14.6亿元人民币,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35亿元人民币,年税收超过2亿元人民币。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7月份在火炬开发区正式动工,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瑞生物”)特意来到现场。易瑞生物是一家致力于食药安全、临床诊断、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之前就跟中国检科院有合作,大湾区研究院建立后,将更有利于中山与深圳企业的互动”,深圳市检验检测协会会长周守安表示。
两市同向发力
科研攻关“揭榜挂帅”,科技补助“免申即享”
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香山大道、茅龙水道旁,当下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康方湾区科技园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速,项目将打造拥有国际领先综合科研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园区。与康方湾区科技园相邻的中山生命科学园进度更快,主体建筑群已成型,相关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已落户园区。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中山城市一路向东发展。东部滨海的火炬开发区定位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翠亨新区则定位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当前,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通过引入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力量,打造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不断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平台集群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面向国际的趋势明显。
基于此,中山市科技局大力支持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与深圳共建高水平专业化科技园区。大力支持在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等临深区域以市场化方式共建深中现代科技工业城、湾区未来科技新城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科技园区,为深圳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提供空间。
此外,施焕东表示,中山还将与深圳探索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模式,支持深圳优质主体在中山建设孵化产业化园区,鼓励中山镇街、国企立足产业特色在深圳布局专业化、垂直化的“飞地”孵化器,推动中山重点企业在深圳重大创新平台集中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集群,实现双向互联共建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推动搭建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协同相关部门、镇街及科技园区,为深圳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产业链配套就近布局,共同做大做强战略性产业集群。
施焕东说,中山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全面学习对标深圳、广州等地市科技治理先进经验,深化科技业务改革、优化科技政策体系,推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科技补助“免申即享”,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加大创新人力引进力度,招引更多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科技创新领域特聘人才评定和资助计划,持续推动创新人才政策优化和人才评价改革,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