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调范围上,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在空间格局上,将构建“一极三核多节点、内联外接多轴带、蓝绿网络高品质”的“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
“一极”是珠海中心城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三核”是中山城区(包括火炬区、翠亨新区等)、江门城区(包括江门高新区等)、珠海高栏港与江门银湖湾等形成的三个发展核
“多节点”包括珠海、中山、江门等重要城市和产业功能平台,逐步启动建设珠海鹤洲市级中心,以功能平台参与区域竞合
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强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联系
依托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构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沿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带,沿海岸带打造创新集聚走廊
以蓝绿网络共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为都市圈提供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障及高品质的休闲共享功能
3问珠西都市圈
8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明确广东五大都市圈的地域空间范围,珠西都市圈的面貌和未来正日渐清晰。
《指引》提出,珠西都市圈将构建“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以珠海为引擎推动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并聚焦交通、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地如何协调分别作了阐述,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引发各界关注。
珠西都市圈长啥样?
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十余年来,珠中江一体化持续推进。从最初的珠中江一体化、珠中江阳经济圈到现在的珠西都市圈,究竟有何变化?珠西都市圈又将长啥样?各界高度关注。
伴随《指引》发布,珠西都市圈日渐清晰:在协调范围上,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在空间格局上,将构建“一极三核多节点、内联外接多轴带、蓝绿网络高品质”的“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
都市圈时代开启,意味着珠海、中山、江门携手迈入万亿GDP级城市群。按照《指引》,珠西都市圈协调范围总面积13043.51平方公里、GDP总量11049.2亿元(2021年)、总人口1176.87万人(截至2021年)。
在整个区域布局上,珠西都市圈将肩负更大的使命。《指引》提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强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联系。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珠江口集聚了大量优质要素,但长期以来也存在“东强西弱”的失衡问题,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一直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痛点。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打造,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机遇,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集聚势能,推动珠西都市圈与东岸协同发展,壮大能级量级。
珠西都市圈为何是“多中心环布式”?
缺乏强中心城市,都市圈有助提升城市竞争力
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都有一个“强核心城市”不同,珠西都市圈为“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这样的规划背后有何考虑?
近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珠西都市圈之所以“多中心环布”,是因为珠西不存在一个凌驾于其他城市之上的强中心城市,空间上又无相向而行。如江门的珠西枢纽朝银洲湖方向。中山通过深中通道往深圳方向靠拢,珠海则通过横琴往澳门方向走。
但三个城市因为西江而有了一个“绿心”一样的存在,所以,它们需要共同面对取水问题,如何才能不受咸潮的影响。还有,如果能在珠西都市圈内统筹考虑建设城际铁路,既能解决城市之间的联系,又能解决内部之间的交通联系,这就成了一件好事。交通联系加强和一体化进程提升后,一个更大规模的都市圈市场就会逐步发育形成,从而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助力。
从数据来看,珠海虽然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西都市群“一极”所在,但不像广深那样是一个“强中心城市”。2021年,珠海GDP为3881.75亿元,分别较中山、江门多出约350亿、280亿,仅占珠西都市群(协调范围)经济总量的约35%。相比之下,深圳、广州都市圈中,核心城市深圳、广州GDP占都市圈的比重分别达到68.61%和65.4%。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发布后,一度被外界误读为广东五大都市圈范围“缩水”。因为按照去年12月公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2021—2035年)》,珠西都市圈范围除珠中江三地,还包括阳江。
对此,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文件中提到‘都市圈’,是为了指出都市圈内需要重点协调的空间范围,并非对这五大‘都市圈’范围的重新划定”,“《指引》更多是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出发,提醒各地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更加注重协调临近区域资源。”
珠中江将迎哪些利好?
支持三地联合申报地铁,推进一体化建设
一地办社保,三地通用;办一张卡,即可畅游珠中江三地图书馆、博物馆……随着珠西都市圈加速落地,这一幕有望成真,未来三地市民出行也将日益便捷。
《指引》聚焦交通擘画出一幅令人憧憬的蓝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进港口群一体化建设,强化交界地区路网衔接,统筹跨界路网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推动公路畅通工程,加快构建高效畅达的区域一体化公路网络”。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指引》首度提出“一体化推进城市轨道建设,加强都市圈三市间城市轨道统筹规划和互联互通,支持珠中江联合申报地铁建设”。
当前,广东已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座城市开通地铁,而在珠三角西岸,地铁仍是空白。近年来,珠中江三地建设地铁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受限于一座城市经济体量偏小、人口规模偏小,目前仍停留在蓝图上。随着珠西都市圈时代开启,一个人口超千万、GDP超万亿的城市群随之而来,珠中江三地联合申报地铁无疑更为可行。
聚焦公共服务,《指引》从“提升区域级高端服务供给能力”、“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示范区”两方面进行规划:“谋划预留翠亨新区、鹤州新区、滨江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的区域级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围绕轨道站点推动站城一体开发,推动高端功能向站点集聚”、“以珠海为引擎推动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在中山翠亨新区、珠深合作示范区探索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跨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示范区,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卡通”,打造“30分钟生活圈”。
其中,《指引》所提及的“围绕轨道站点推动站城一体开发,推动高端功能向站点集聚”正在珠海加速推进。珠海中心站(鹤洲)站城一体综合开发用地规划于日前正式进行条件论证批前公告,规划未来将有珠海城市轨道5号线、珠斗城际、城市轨道9号线在此交会,而以该站点为核心的2平方公里范围,将以“站城一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开发。
珠海斗门区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站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鹤洲枢纽不仅将成为人员的聚集地,也将通过高铁衍生出丰富的产业形态,成为消费的聚集区。
采写、数据整理:南都记者 杨亮 实习生 李博宁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陶然 田霜月
统筹:胡怀军 郭锐川 唐建丰
执行统筹:杨亮
采写:曾育军 吕婧 杨亮 李洁琼 罗韵姿 刘贤沛 严亮 罗忠明 实习生 李博宁 钟泳仪
摄影: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