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警察你好,感恩有你!”

珠澳两地共庆首个“警察节”,珠海边检总站对口帮扶的广西三江高旁小学学生送上祝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13日        版次:ZA04    作者:袁平峰

护卫骑手容正惠接受“魔鬼训练”。 受访者 供图

史亚斌在指挥调控信号灯。 受访者 供图

珠海边检总站在港珠澳大桥升警旗,并重温入警誓词。 通讯员 供图

高栏边检老兵赵勇面向警旗敬礼。 通讯员 供图

刚刚过去的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南都记者从珠海边检总站获悉,在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口岸、湾仔口岸等地,各边检站纷纷举行庆祝活动,升警旗、重温入警誓词、举办警营开放日,珠澳两地警察更是首次共度这一佳节。

当红蓝相间的人民警察警旗缓缓升起,在港珠澳大桥上空猎猎飘扬,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民警唐芳感慨万分:“今天是我们的节日,看到警旗升起那一刻,我内心澎湃、深受鼓舞。旗帜在前,训词在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我们一定不负嘱托,不忘从警初心,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警旗增辉添彩。”而在珠海边检总站对口帮扶的广西三江,高旁小学的孩子们不忘给哥哥姐姐们捎来节日祝福:“警察你好,感恩有你!”

横琴口岸:珠澳警察同庆祝

1月10日上午,一场简短、温馨的庆祝仪式在横琴口岸旅检大厅珠澳分界线上举行。澳门警方与横琴边检站民警整齐列队,互相敬礼致意并互送祝福。

“中国人民警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非常荣幸能与横琴边检站民警一起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期待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未来能将横琴口岸打造成国内一流口岸,为服务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横琴口岸澳门口岸区出入境事务站警司郭丽燕说。当日,横琴口岸边检区域所有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喜庆的“人民警察节”宣传海报及祝福视频,现场还摆放了警察节主题的卡通拍照背景框,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不少通关旅客被此气氛感染,纷纷举起手机,留下珍贵的一刻。

港珠澳大桥口岸:升警旗温誓词

1月10日早晨,珠海边检总站首次在港珠澳大桥升警旗并重温入警誓词,隆重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凝聚全警奋勇前行力量。

警旗鲜艳,警队威严。仪仗队员精神抖擞、器宇轩昂,护卫着中国人民警察警旗,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旗台。“向警旗敬礼!”全体民警神情庄重,整齐敬礼,饱含真挚情感,齐唱警歌,表达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举起右手,向警旗宣誓。”珠海边检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涂林带领在场民警面向警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誓言铿锵有力,响彻伶仃洋畔。

“今天是我们的节日,看到警旗升起那一刻,我内心激情澎湃、深受鼓舞。旗帜在前,训词在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不负嘱托,不忘从警初心,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警旗增辉添彩。”参加活动的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唐芳说道。

“今天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我身为警察,都一样感到很开心、很自豪。‘一国两制’,两地同心。我相信在我们与内地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珠澳通关会越来越顺畅,这里的明天一定更美好。”澳门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港珠澳大桥出入境事务站警员曾永财说。

在过去的一年,珠海边检总站忠诚履职,共查验出入境人员6763万余人次,单日查验客流量最高占到全国总量的88%,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63万辆(艘、架)次,有力保障防疫物资高效出入境,多措并举实现所属口岸疫情“零输入”目标,围绕“六稳”“六保”,不断创新和优化出入境政策,保障珠澳企业复工复产,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边检力量。

湾仔口岸:举办警营开放日

1月10日上午,湾仔边检站举办警营开放日,珠澳两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区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走进警营,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指挥中心,货船××号发现有人员藏匿,请求支援!”随着对讲机里一声令下,船检队民警火速穿着全套防护服登船出警、开展海上执法。两艘边检巡逻艇迅速从两侧靠近嫌疑船只,“二队、二队,从左悬梯登船。”“收到!”

“报告,藏匿人员已被抓获!”观众席响起一片掌声,从出警到抓获不法分子全程不足15分钟,在这场海上执法处突演练中,警员们快速的反应和精湛的处置技能赢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此外,湾仔边检站警务实战小组还现场展示了擒敌拳术、执法执勤应急处突等技能,全方位展示了当代国门战士的风采。

故事

  1

  守国门40余年 高栏边检老兵最后一次敬礼

一身藏蓝意味着奉献,一枚警徽意味着责任,为了肩上的责任,无数警察放弃与朋友家人的团聚,奋战一线,守护万家灯火。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守卫国门40余年的高栏边检老兵赵勇却要告别他的职业生涯。在高栏港码头熹微的晨光中,赵勇娴熟地举起右手,庄重地敬了职业生涯最后一个礼。

坚守国门40余年

从19岁到60岁,这条路,赵勇已记不清在夜里走过多少回了。

这条由窄小的堤坝填扩而成为双向十车道的交通要道,是高栏告别海岛身份的唯一理由。

作为“百岛之市”其中的一个岛,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栏因珠海西区的开发推进而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水深条件良好,高栏港成为珠海“以港兴市”战略的重要依靠。

11年前,赵勇刚从九洲边检轮岗到这里工作时,高栏岛虽已由这条路与陆地相连起来,但路面还没现在这么宽广笔直,上面走的人和车也远没有这么多。

此刻,一弯新月正高挂天边,赵勇驾着执勤警车行驶在这条路上。时节已过冬至,即便在岭南更南的珠海,也能感受到阵阵寒意。车窗外,空气清冷,夜色凝重,马路对面不时有一辆辆大型的油汽罐车和集装箱货车飞驰而过。不远处,就是灯火通明的高栏港码头区域了,那是今晚赵勇将要到达的目的地。

这里远离市区,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也没有都市里那熟悉的繁华和喧嚣。在港区入口处一栋建筑物的外墙上,“高栏港口岸”五个硕大字样虽略显陈旧,却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已到了国门。

今晚的执勤,对赵勇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值完这个班之后,即将年满60岁的赵勇就要退休了,正式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

41年前的1979年底,刚满19岁的赵勇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光荣地成了珠澳边关一名边防战士。赵勇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曾担任过拱北边检站主要领导职务。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对部队有着一种天然亲近的特殊情结。赵勇就这样在自己的青春年华里义无反顾地穿上了戎装,到火热的军营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赵勇经常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很简单:一路当兵提干,从来没当过领导,只干过边检这份活儿,没给单位添过乱,四十多年的时间就像一眨眼工夫。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虽是夜晚,港区内那高大的龙门吊架和那一台台轰鸣的重型机械,还在不停地吊装着进出口的货物,码头区域摆放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集装箱,忙碌作业的工程车辆穿梭往来,码头泊位一字排开停泊着几艘巨大的轮船……整个港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1年来,赵勇对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了。高栏边检站所管辖的码头区域,绵延海岸线超过30千米,为了确保船舶和船员正常出入境,不管是酷热难耐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甚至是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赵勇和同事们都曾奔走在码头执勤一线。

“勇哥平易近人,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从来不会挑三拣四,交给他负责的工作绝对让你放心。”和赵勇在高栏边检站共事多年的孙晓霞队长这样说。

在执勤的间隙,赵勇脱下警帽理了理花白的头发,长吁了一口气。坐在码头报检室里,话题自然聊到了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加工作四十余年,赵勇曾经历过出入境边防检查多次的体制改革,从公安部队到武警部队再到人民警察队伍,自己身上的制服样式都换了好几茬。

“改革肯定是越改越好的,你看大家的生活现在不也是越过越好吗?这一切都因为有咱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啊!”有着四十年党龄的赵勇话语铿锵有力。

这几十年里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啦!拱北口岸的人山人海、澳门回归祖国、横琴大开发、港珠澳大桥开通……还有就是新冠疫情。”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赵勇的记忆里,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似乎还在昨日,他甚至能清楚说出当时那些同事每个人的名字。

赵勇说,在边检这几十年,不管工作环境如何改变,也不管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但身边的同事始终是自己最给力的战友。“这些年,和许多活力十足的年轻人一起工作生活,我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笑着说这话的时候,赵勇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清晰。

站好最后一班岗

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将有一艘巴拿马籍的远洋货轮入港停泊。国内疫情缓解后,随着港区系列助力复工复产和促进外贸增长措施的出台,高栏港入出境船舶数量逐渐回升,边检执勤工作的压力显著增加,赵勇为此已做足准备。

冬夜的海港码头,海风在猎猎作响,南海的波涛声隐约可闻。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工作任务,赵勇原本是不必出来的,但他还是主动向队里提出要求,想站好这最后一班岗。透过赵勇那历经岁月洗礼过后而愈发坚定的眼神,我能理解,这,就是他们那一代边检人的信念和坚持。

在码头灯光的引导下,赵勇小心翼翼地爬过舷梯,登上了眼前这艘载重量达五万吨的巨轮,按规范程序为其办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由于疫情的缘故,这一切做起来需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归还完查验资料的那一刻,赵勇娴熟地举起右手,向船长庄重地敬了一个礼。

如无意外,这将是赵勇职业生涯面对执法服务对象最后的一次敬礼。从边防军人到边防检查员再到国家移民管理警察,从巍巍矗立的拱北关口到灯火阑珊的九洲港口,再到这不分昼夜的高栏港码头,这样的敬礼,赵勇曾经历过无数次,只是这一次的分量更重,意义也不一样。

此时此刻,赵勇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就如绝大多数的边检人一样,一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足音,赵勇踏实地走过了边检职业生涯的每一步。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感人催泪的壮举,他只是谨小慎微地履职尽责,做好国门卫士的本分。几十年的边检工作生活仿若弹指一挥间,那些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卫国戍边的往事却还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过不了多久,当日出东方,那温暖的晨光将会洒满高栏港区的每一条道路。刚刚脱下警服换上了便装的赵勇站得格外挺拔,他的目光再次定格到营区办公楼那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警徽之上。他即将告别,即将离去,也许会在今后的岁月里无数次梦回高栏。

故事

  2

  珠海交警创作海报获奖 三位原型人物讲述背后故事

日前,在广东省公安厅举办的“致敬平安守护者”警察形象创意作品展中,珠海交警创作的三张海报《在路上》、《月满情侣路》、《见证》,在1749件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投票阶段角逐最终奖项。其中《在路上》和《月满情侣路》分别获评二等奖。1月8日起,这些获奖作品将在广东公安美术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展出。而获奖海报创作的背后,究竟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南都记者采访到了海报的三位原型人物。

护卫骑手:历经“魔鬼训练”

2020年,在迎接珠海援湖北医疗队归来的骑手车队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他就是容正惠,交警机动大队民警,也是获奖作品《月满情侣路》的原型人物,多次出演珠海交警的微电影。当时,交警部门摆出了骑手方阵作为最高礼遇。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护卫任务。这次任务安保难度不算太高,难点反而是,在大巴两侧骑行,互相看不见,但又必须时刻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或许有人认为,骑摩托车多帅呀,难度究竟在哪儿呢?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容正惠先是经过了体能测试、心理测试,还要看你的控场能力,因为做护卫的时候,可能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临场处突必须过硬。

经过层层考验后,还要经过严酷的摩托车技能测试,间隔两米六或两米四的雪糕筒,得和队友慢速骑着摩托车穿插过去,不能碰擦一点点。15米独木桥,桥面就比轮胎宽一点点,骑着摩托车过去,20秒才算及格,24秒才算优秀,容正惠的最高记录是28秒。为了达到这些,训练是极其魔鬼式的。连摩托车贴地压弯,摩托车转弯时地面要磨到排气管,磨到脚,这是练稳定性。容正惠为了练这一项,磨掉了半只鞋。

在夏天,还得穿着厚重的骑手服骑着摩托车拉练200公里,考验耐热能力,高温下的护卫任务也是有的。另外他们得在专用场地进行快速训练,把摩托车骑到时速160公里。然后必须在这个速度下,看清周边的事物。这个考验的是骑手遇到特别紧急事件时的快速到达能力。过了这些关,才是路面实战。给一个现实路口,各车道密密麻麻排满车,让骑手在一分钟内清出一条道来。不可以站在路口用手指挥,必须骑着摩托车,单手指挥。

这些都达标了,才能作为骑手。因为他们接到的护卫任务都不是一般。护卫抗疫英雄、航展安保这样的高级别护卫任务都是骑手们上。

他们骑摩托车很多时候都是万众瞩目,在世界面前代表珠海形象。在全市这么多交警里,位列骑手的只有9人。精英中的精英,代表珠海交警路面处置能力的最高水平。

科技设施科民警:信号灯后的“操盘手”

最近,有珠海市民发现,早上出门有一部分红绿灯的绿灯时间延长了。比如家住坦洲,到市区上班,经过华威路口时,之前红灯至少要等50秒,现在仅需30秒,这个路口的绿灯时间延长了10%。

还有港湾大道美丽湾往市区方向,原来这里的绿灯时间是挺长的,但红灯时间也长,如果刚好在路口碰到红灯,可能要足足等上一分多钟。现在,一般最多等半分钟就可以了,等灯时间缩短了一半。因为信控人员把原先70秒的红灯,截成两半,每个35秒,把原来的大周期方案分成两个小周期。

包括进入珠海市中心方向的信号灯,大家近期都会发现绿灯时间延长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迎宾北路上有两个临近路口信号灯:银桦路和香华路口,这两个灯被做成了姊妹灯配时。非高峰期经过这两个路口的时候,最多只会碰到一个红灯。如果过第一个路口是红灯,第二个肯定就是绿灯,反之也一样。

史亚斌,科技设施科民警,是警队里为数不多的全市信号灯调控工作人员。这一系列变化,正是他本人负责牵头信号灯调配方案的制定,然后由他带领的信控团队具体实施。交警内部有人开玩笑称,史亚斌可能是交警部门权力最大的男人,哪个红绿灯多一秒、少一秒,全市几十万台车都要听其号令。

史亚斌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学的就是交通管理专业。虽然是专家,但他始终以“做市民身边无形的交通卫士”为己任,肩上背负的责任很重,除了每天琢磨怎么把灯调到最优最高效,最广为珠海人熟知的救命“绿波带”,一年近400宗,都是由他带领团队完成的。一想到每年有几百条生命等待自己和信控团队开辟救助通道,他就表示压力再大,也要服务好市民安全出行。

交管科民警:对行人开出8000张罚单

2020年,珠海交警创造了一项记录,仅2020年9月到12月,短短4个月,全市交警对乱穿马路、不按信号灯过斑马线的行人开出了8000张罚单。如今,迎宾南路、粤海路、桂花路上的斑马线,就算路上没有车了,只要人行是红灯,行人也会自觉等灯。

这项执法虽然是全市路面警力完成的,但幕后的指挥者却是另一人。他叫郑正,交管科民警,也是此次获奖作品《在路上》的原型人物。他负责全市交警执法方案的制定和考核。虽然路上进行处罚的是某个交警,但指挥棒却在郑正手里。

他的指挥棒指向哪里,全市交警的处罚力度就会冲向相应的方向。所以他时常自我调侃说,我应该是全市驾驶员最不喜欢的交警,没有之一。

他的同事告诉南都记者,他工作责任心很强。就拿向行人开罚单这事来说,其背景是,珠海2020年因为行人乱穿马路造成的死亡事故已经占据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每次听到某种事故死人比较多,郑正的血压就上来了。记得前两年,有一段时间,珠海某类事故高居不下,驾驶员伤亡频发,他每天眼睛布满血丝,早上刷牙能刷出一大口血来。

他每天对着的都是各种数据,每周有小结、月度有分析会、季度有总结,他需要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中找到规律,然后下发执法指引,在“民警在执法时是否特别要注意做好解释工作,处罚是教育为主还是直接开罚单”等等问题上给出专业意见。

郑正告诉南都记者,春运要到了,目前执法重点是整治超速。接下来,路上的流动测速仪会明显增加,特别是金湾、斗门等区域。

  4-5版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 王靖豪 通讯员 张子恒 朱金辉 许嘉伟 赵志鹏 林小兵 杨小江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