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机动车保有量达18.9万辆,汽车保有量近两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日均通勤出发量、到达量仅次于珠海中心城区。一方面是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近年来斗门城市快速发展,交通配套设施一时跟不上发展速度。上下班高峰时段拥堵,因此被不少市民诟病。如何治理城市拥堵,南都记者日前问计斗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梳理他们的发声建言。
数据
汽车保有量近两年增长率10%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标配。据斗门交警大队提供的数据显示:斗门区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18.9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3.2万辆,汽车保有量近两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13.2万辆是什么概念?以每辆车平均长度为4米计算,全斗门13.2万辆汽车排成直线,可以长达528公里。而斗门辖区内的道路总里程约874公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与道路建设速度不匹配。
与此相对应的是,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路也就越来越堵了。以去年10月份为例,斗门区该月通勤出发量达到49.2万人次,工作日日均通勤到达量44.3万人次,仅次于珠海中心城区。而以交警去年提供的一份数据为例,从湖心路才知大厦路段,早上7时至9时,双向车流达9515辆次;下午5时至7时,双向车流达9874辆次,车流量均比前年同期增长15%以上。
走访
湖心路交通拥堵成常态
湖心路,进出斗门的主干道路之一,是市民对拥堵问题反映较为强烈的路段。早高峰到底有多堵?南都记者近日驱车沿湖心路往井岸方向行驶,抵达尖峰桥西花坛路段,前后用时约15分钟,车速低于10公里/小时。这样的时速,远远低于道路设置的每小时60公里的限速。
主干道路拥堵,一些支线是否能顺畅?在井岸港霞东路,记者测试后发现,一段900多米的支线路,早高峰行车大概用了20分钟,等同于时速只有2.7公里。“平时花上这样的时间很正常了。如果遇上大雨或交通事故会更麻烦,半小时可能都走不了500米。”家住附近的赵先生说。
他还表示,这一路段周围中小学比较多,上下学高峰车流和人流都比较密集,加上附近配置有大型商场、商业街、市场,车流量较大成了常态。
建议
斗门区人大代表孔丽兰
加快建设渡江路交叉路口人行天桥
中兴路井岸大厦路段一直以来都是井岸城区交通拥堵“重灾区”。由于路窄,路面形势复杂,人流量大,交通较为拥堵;随着大信新都汇斗门店的投入运营,该地段的人流和车流剧增,交通压力更是倍增。
对此,斗门区人大代表孔丽兰表示,让重要交通节点保持畅通是关键。天桥的建设可实现人车分流,提升车辆通行速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因此加快推进中兴路与渡江路交叉路口人行天桥的建设变得更为迫切。
同时,交警应加大对区域内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交通志愿者协助做好日常交通疏导。相信通过这样的配合,在城区道路不能扩宽的情况下,也能使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建议可以在大信新都汇东面引入多层智能立体停车场,也能避免因寻找停车位,车辆慢行所引致的拥堵。”
斗门区政协委员管小蕊
建“井岸三桥”,优化路口管理
始建于1988年1月的井岸大桥,是连接井岸镇与白蕉镇的重要交通干道。随着井岸、白蕉近年的发展,井岸大桥拥堵情况日渐严重。同样,尖峰大桥也未能“幸免”。究竟该如何治堵?斗门区政协委员管小蕊表示,缓解井岸大桥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从完善黄杨河两岸交通网络上着手,建议再建一条跨河大桥。
其称,井岸大桥和尖峰大桥目前是斗门区上下班高峰期的两大“堵点”,如果在井岸大桥与尖峰大桥之间再建一条跨河大桥,并推行单向行驶双向分流的话,将对缓解“双桥”的交通拥堵起到很大作用。短期的解决方式建议放在优化交通设置上,实现车辆快速分流,提升桥梁主流通行能力。例如考虑对现有尖峰桥上下桥三岔路口交通灯设置时间进行优化等等。
斗门区政协委员邓顺杰
减少珠峰大道红绿灯和斑马线数量
珠峰大道是斗门区的交通要道,承担着井岸、白蕉接驳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及富山工业园的作用,是斗门东西交通主干道。而由于珠峰大道支线路网未完善,交通压力也随之出现,交通拥堵等情况随之而来。目前,在上下班出行高峰,珠峰大道的锦绣荣城路段、遵医五院路段、机场高速出入口、乾务路段等多处都会“亮红”,通行拥堵时长超过20分钟。
对此,斗门区政协委员邓顺杰分析称,通过实地观察和比较,珠峰大道现以“平面”交通为主,红绿灯路口有十多个,人行斑马线多达20多处,车辆行驶“不畅”是造成目前珠峰大道拥堵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公共服务机构较为集中的路段,以及新青科技园的主要路口,增建人行高架桥或地下人行通道,对人车进行分流,减少主干道的红绿灯和斑马线数量,提升车辆通行速度,都会让道路“畅”起来。
斗门区人大代表杨子才
打通白藤片区交通干道“断头路”
湖心路与珠峰大道的情况类似,行驶车辆不能“一畅到底”是湖心路出现高峰期拥堵的因素之一。斗门区人大代表杨子才建议,应在幸福河桥桥底设置一个标准的双向掉头点,将能让直行车辆行驶更通畅。同时,即使打通白藤片区交通干道“断头路”,提升交通道路承载力,也是舒缓拥堵的有效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 通讯员 张霖 阮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