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仁议事”“‘一二三四’工程”获评“珠海市域社会治理首批示范点”

珠海高新区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新路径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1月04日        版次:ZA05    作者:朱鹏景

“唐仁议事”品牌调解工作室。

法律援助月宣传活动现场。

唐家社区妇联主席接听妇女热线活动。 高新区综治局供图

10月20日,珠海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第一次创新交流会召开,会上为高新区“唐仁议事”品牌调解工作室和心理健康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一二三四”工程等十个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点颁发“珠海市域社会治理首批示范点”牌匾。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唐家湾宪法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荣获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唐家湾镇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17个社区均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会同社区荣获全省最美乡村“五强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重要工作部署。珠海高新区坚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通过打造一批创新实践点,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高新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智脑统筹,织密社会治理“全科网”

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不久,大多数居民还在居家防控时,有一群人频繁地穿梭于各大社区之间,这些人中有走出日均2.6万步的网格员、运动排行榜占领200个朋友封面的社区书记,这些基层工作人员的逆行,把疫情“防火墙”建在了社区这个最微小的社会单元。在珠海高新区,疫情期间,网格员们化身“排查员、服务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累计巡查走访5万余户15.2万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20万余人次。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珠海高新区高标准打造了“全科智慧网格”,让治理网格“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细化管理。

对此,高新区提出了“任务相当、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将辖区细分为136个网格,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社区网格建设第一责任人,依托“数字高新”综合指挥平台,实施信息收集、事件处置和核查结案等七步闭环机制,做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一般类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由3天缩短为6小时。

2019年至今,网格员累计巡查场所及重点部位46331处,排查各类隐患2903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有效解决国有用地违规使用、偷倒建筑垃圾和社区“三小”场所消防执法等复杂疑难问题63件。

与之相配套,高新区财政累计投入2个亿建成数字高新通用信息系统,集数据共享、网格服务和视频监控功能为一体,横向实现综治信访、食品药品、森林防火监管等26个平台数据整合,纵向实现数字城管、安全生产和环保监测等多省市部门信息系统上下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智脑统筹全局,一张网络深度覆盖,一池数据共享开放”的治理新格局。

服务零距离,打好法律为民“组合拳”

在珠海高新区,“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已经走进现实。近年来,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两级网络,高新区充分整合区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和商事仲裁等法律资源,成功打造出了“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高新区与村居法律顾问、高校法学院、36家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在珠海功能区中率先组建143人法律援助律师库,为农民工、被家暴女性等群体维权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指派,后补资料”,一旦身份条件符合,半天内指派律师介入,一周内补齐资料即可。还整合了唐家派出所调解室、唐家社区调委会等调解力量,成立“唐仁议事”品牌调解工作室,吸收乡贤、族老、人大代表和村居律师等组建“唐仁议事团”,在当事人—调解员关系中增加第三方声音,提高群众社区参与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仅如此,高新区还打破服务边界,优化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时间,每天均有法律顾问开展工作,在值班时间内,既服务本社区居民,也调配处理全区性突发情况。

2019年以来,高新区全区共提供法律援助236宗;调解纠纷1415宗,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村居律师走访社区1018次,接受咨询2735起,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00起,协助审定社区重大项目、决策并提供法律意见68次,为集体经济组织审查修订合同36份。

针对企业,高新区还推出了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品牌。打破“律师体检出报告”的常规做法,探索“既问诊又开方”的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聘4家律师事务所,提供“创业大礼包”和“成长大礼包”两类“法治套餐”,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完善服务,架起心理健康“连心桥”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社会共享、推进社会共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因为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意外事件和极端犯罪案件不断出现。特别是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和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高新区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心灵港湾”,实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获得了省内同行和专家点赞,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并予以肯定,近日还获得了“珠海市域社会治理首批示范点”荣誉。

首先是“构建一个闭环模式”“建立两支服务队伍”。高新区整合了社区、医院和心理服务专业机构等多方资源,建立“社区宣传排查—专业机构评估分类—医疗机构精准治疗—社区持续关注”完整闭环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建立两支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一支心理服务专职队伍,以多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为主,入驻社区心理咨询室,开展排查评估、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工作;一支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吸纳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家庭医生、人民调解员和大学生等群体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

其次是实行“深入实施三个机制”“突出抓好四个服务”。建立定期值班机制,委派专业心理咨询师驻点17个社区,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等服务。开通“平安高新”社区心理服务热线,定期举办线上网络课程,开展线下心理健康服务,针对不同人群实现“私人定制”,帮助个体、家庭或特定团体进行心理调适、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已成功预防多人轻生。

凝聚共识,奏响和谐共治“进行曲”

社会治理,凝聚共识是重要一环。高新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在多方治理促和谐、发展经济促增收、志愿服务添活力、改善环境稳安居等方面下功夫,构建立体多元、共建共治的“新生态圈”,有效增强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整体效应。

基层民主协商在高新区已经稀松平常。目前,辖区17个社区已全部完成居民公约修订工作,唐家、淇澳和会同社区议事协商试点项目正在推进,唐家社区已完成5个无物业小区议事代表选举,并进入议事阶段;会同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9人议事小组,对涉及集体经济的重大事项公开讨论、集体评议。

志愿服务力量凝聚方面,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学院为试点,成立“法治先锋”公共法律服务联盟并组建30人分队,进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调解员+律师+高校导师+志愿者”四合一新模式,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上,高新区坚持“抓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抓社会治理”理念,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接下来,高新区将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典型带动,继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多元参与机制,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争先,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高新、法治高新,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文/朱鹏景

制版:黄亚岚 肖美连 丰卫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