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夏湾夜市。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国内部分城市纷纷松绑“地摊经济”。南都记者获悉,在即将召开的珠海两会中,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准备就珠海地摊经济、夜经济等建言献策。
建议打造地方特色跳蚤市场
市政协委员李风华提出,年初的新冠疫情对餐营业和个体小工商户、外贸企业造成影响。
结合珠海市海边以及旅游城市特色,在不影响城市容貌,保持卫生的情况下,建议打造一批可控范围内特色“地摊经济”,如“特色跳蚤周末市场”“特色小吃夜市”“特色二手交易市场”“居民小区特色地摊”。
李风华认为,地摊没有租房压力,创业门槛降低,租个摊位,推个小车,打开私家车后尾箱就能卖货。不需要租房,不用装修就能开门营业;创业风险比较低,只要手艺还在,就可以到大街上“一展身手”。
他建议,珠海可鼓励地摊商贩合法经营,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最大活力。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的合法地位;政府出台人性化政策;让经济快速复苏,解决底层百姓就业收入以及实际生活困难。
如闲置商业体广场,开放式公园,特色街道,由政府统一规划或者统一运营管理;打造“周末跳蚤市场”,并作为一个特色运营,形成一张城市名片,带动旅游观光;打造“特色街道地摊”,开放部分街道,鼓励老城区慢慢改造运营,提供经营场地,允许家庭经营小吃,恢复广东大排档,恢复小手工作坊,让城市更具备烟火气;打造“二手物件交易市场”,可以专门规划临时市场,也可以让居民小区辟出一块周末市场。收取基本卫生管理费用。让需要的老百姓可以得到一些价廉物美的东西,各取所需。
建议正确引导,繁荣城市夜经济
市政协委员曹灿也提出,建议正确引导夜市经营、繁荣珠海城市夜经济。她表示,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政策,北京、上海、重庆等几个一线城市积极响应,在发展夜经济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这样既丰富了当地市民的夜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繁荣了市场,这些政策和市场监管方面的新举措、新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反观珠海目前的夜经济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这跟对市场内大排档宵夜市场经济主体一律不得外摆经营的政策不无关系。曾几何时,大排档等夜市主体外摆经营是珠海,乃至中国南方地区一大特色,也是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但使得外来游客晚间有个消遣的去处,也满足了本地市民宵夜的需求。
曹灿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夜经济的作用。促进、繁荣、活跃珠海夜经济,给珠海中、低端服务人员提供就业,提高收入的机会,也丰富、方便了市民夜生活,也可使得珠海高、中、低产业和从业人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健康、和谐的社会。二是对各类夜经济经营主体分类管理、因势利导。对确实阻碍交通,扰民的要坚决取缔;而其他的,要引导合法合规经营。二是督促经营场所晚间收市后彻底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确保经营场所的清洁卫生。如果做不到的经营主体可以作出不准外摆经营的处罚。
建议规范管理,由街道办明确摆摊范围
长期关注经济和民生的珠海市人大代表、珠海百货董事长马婵兰表示,最近“地摊经济”成了热词,市民关注度很高,但由于从全国两会期间释放出摆地摊放宽的信息,到现在还没有多长时间,不少市民也并不太理解。有的群众以为摆地摊放宽了以后,哪里都能摆摊了,自己有一箱水果,有一点菜或是几件衣服,随便就可以摆在路边去卖,没有城管等部门管理了。
“国家放宽摆地摊,但珠海具体怎么落地,怎样保证有序规范,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做到有序规范,不能一窝蜂上。”马婵兰表示,其上世纪80年代来到珠海,当时城市到处能看到地摊,早期对于地摊因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一度出现了很多问题,除了影响市容市貌,还有人为了争一些好的地方闹矛盾,带来了治安隐患。
马婵兰称,今年珠海市两会,她将就如何有序发展“地摊经济”提出建议,呼吁每个街道办做一个规划,明确哪里可以摆地摊、哪里不行,甚至可进一步明确摆地摊的时间,有序发展激活“地摊经济”,而不是等到乱摆地摊形成了一定规模后再来管理,届时付出的成本将更大,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
他山之石
陕西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
近日,陕西省出台《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西安市曲江新区城市管理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开辟临时摊点,积极推进“地摊经济”发展。
成都允许摆地摊近2个月新增就业岗位超10万个
3月15日,成都出台“五允许一坚持”服务措施,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商贩占道经营。近2个月时间,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超10万个。
5月28日,成都又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升级版,对原有措施进行细化和补充,包括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商贩摊主容错纠错、商贩摊主榜样示范、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摊区安全防护、城管巡查服务等,进一步激活“地摊经济”。
统筹:朱鹏景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