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江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芶晓彤。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芶晓彤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1+6+3”工作安排,深入实施“侨都赋能”“港澳融合”等六大工程,大力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让侨乡人民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高水平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
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市镇街办案总量和人均办案量全省第一
南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日前,省司法厅印发了《关于高水平法治保障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为广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当前,江门正优化提升六大工程,系统推进法治江门建设。请问,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江门市司法局今年做了哪些工作?
芶晓彤: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江门市司法局聚焦“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挥“一个统筹,五大职能”作用,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有力有效。我局党组细化出台《2023年江门市司法局争创亮点工作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江门市司法局关于高水平法治保障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开展第二届“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评选,抓严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统筹做好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工作,力争实现法治广东建设考评连续五年“优秀”。
二是坚持为侨初心,奋力推进新时代法治侨都建设。高质量建设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化运营管理“江门智慧司法”“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小程序,高水平建设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上半年办理案件68宗,涉及案件标的总额13.7亿元。成功推动台山市公证处入选第二批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公证机构名单,与我国驻外的196家使领馆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力争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率先突破。组织、指导法律顾问团队为深入实施“五大提升行动”进行全过程跟踪、全领域参与、全环节把关,助力深江经济合作区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落实,助推中创新航江门基地增资扩产加快落地见效。省市协同构建“省市县+基层联系点”联动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江门市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条例》《江门市社会治理智慧网格服务管理条例》《江门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出台。《广东江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司法部2023年度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司法行政领域)项目。截至7月12日,全市应用“粤执法”累计产生案件130973宗,其中,全市73个镇街办理案件75001宗,办案总量和人均办案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坚持法治惠民,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深化打造“律动侨都 法润江门”周六一小时义务公益法律咨询活动、“法治大讲堂”直播栏目、“法治政府面对面”三大法治品牌。建立“法援+”协作联动机制,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52件,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358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截至6月底,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277次,调处矛盾纠纷3605件,涉及金额1.4亿元。
五是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底线。深入推进法治社矫、平安社矫、精准社矫、智慧社矫建设。上半年全市在册监管社区矫正对象1942人,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109人,期满解除社区矫正1072人。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百千万”工程
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
南都:江门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请问,江门市司法局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芶晓彤:市司法局高度重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压实各方责任,以一域之力助力全市大局,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高站位统筹。成立以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局迎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做好试点验收迎检工作。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工作,制定了《江门市司法局迎接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现代化试点工作迎检迎评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三是强化创新项目打磨。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聚焦提升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大力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各项工作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的“江门品牌”。
擦亮法治侨都金字招牌
实现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一门式办理
南都:江门被誉为“侨都”,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不久前在江门举行。近年来,江门“法治侨都”的招牌被持续擦亮。请问,在推进“侨都赋能”,服务华侨华人方面,江门市司法局做了哪些工作?
芶晓彤: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市司法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感恩自强奋进,按照市委“1+6+3”工作安排,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不断提升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
一是发挥好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重要作用。市司法局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了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一门式办理。上线“江门智慧司法”“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微信小程序,开设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留言咨询;提供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司法鉴定、网络仲裁等6种法律服务在线申办服务。收录9个类别共计85个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海外公共法律服务点,让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二是发挥好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平台重要作用。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创新性区域仲裁合作平台,紧紧围绕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的目标要求,聚焦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做到“三个立足”。
立足侨都,开创华侨华人国际仲裁新局。深入实施“港澳融合”和“侨都赋能”工程,推动打造中国华侨华人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探索“华侨调解+江门仲裁”模式。
立足湾区,开创东西联动国际仲裁新局。服务区域融合发展,走访联络服务在江门投资的深圳企业,在深圳投资的江门企业以及珠江西岸和粤西城市企业。抢抓重大基础设施机遇,积极深度参与大广海湾,尤其是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
立足江门,开创珠江西岸国际仲裁新局。围绕“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的总体工作安排,定期举办证券业及上市公司、商业银行、房地产建筑工程等专场座谈会和仲裁法律服务交流会,举办开平、鹤山、江海等县(市、区)国际仲裁业务培训活动,推动建立各县(市、区)仲裁联络站(工作站),打通仲裁深入服务企业、园区“最后一公里”。
三是发挥好外交部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平台重要作用。2022年5月和今年5月,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和台山市公证处先后入选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公证机构名单,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我国驻外196个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公证办理业务。
持续聚焦“侨味”立法
为全国涉侨法规建设提供“江门版本”
南都:今年,一部热播剧《狂飙》带火了取景地江门,也让公众看到,江门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面成效明显。这背后,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华侨文化的立法保护方面,江门市司法局取得了哪些成效?
芶晓彤:江门是著名的“中国第一侨乡”,530多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独特优势,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江门坚持立良法促善治,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聚焦“侨味”立法,先后制定《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江门市侨乡广府菜传承发展条例》等多部涉侨法规规章,推动《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出台,为全国涉侨法规建设提供“江门版本”。同时,今年市司法局加强了重点领域立法,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智慧网格服务管理、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等重点领域立法,增强立法供给的精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江门样本”
在全省率先完成“粤执法”市县镇三级应用全覆盖
南都:民生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近年来,江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盯行政执法难点、痛点、堵点,打通法治护航“最后一公里”,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造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江门样本”。请问,江门市司法局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芶晓彤:市司法局坚持谋变革求突破,纵深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22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广东江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司法部2023年度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司法行政领域)项目。
市司法局推动全市73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协同高效运作机制,实施党建带队建“四个一”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编印《江门市构建信息化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资料汇编》《江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建立健全职权下放“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职权下放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在全省率先完成“粤执法”市县镇三级应用全覆盖。
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思路
构建“人防+技防”新智能监管体系
南都:近年来,江门市司法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这个目标,不断深化法治江门建设和平安江门建设,请问,江门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这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芶晓彤:江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坚持以政治引领、专业化建设、提升质量、改革创新、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管理教育、社会参与、基础保障上持续发力,累计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400余人,解除矫正5800余人,列管7800余人,社区矫正对象年度再犯罪率长期维持在0.2%以下的较低水平,为以高水平的平安江门、法治江门建设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社区矫正保障。
在监督管理上,江门市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业务深度整合,构建功能更强大、管理更智能、运行更高效的“人防+技防”新智能监管体系。在心理干预上,完善心理矫治体系、推动矫治场所建设、丰富心理矫治手段,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在专项整治上,建立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病情复查、妊娠检查和生活不能自理鉴别常态化机制,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减假暂”专项执法检查、漏管专项清查等活动,杜绝“纸面服刑”。在教育帮扶上,全面推行“五个一”教育矫正模式,积极开展“一县区一品牌”创建活动和“每月一主题”教育,实施分类、分段教育,突出法治、道德等教育,做实个案矫正,推动教育矫正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深化推进科技赋能智慧社区矫正,高质量建设市本级智慧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各县(市、区)“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智能化水平。
数读“法治侨都”建设
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上半年办理案件68宗,涉及案件标的总额13.7亿元。
截至7月12日,全市应用“粤执法”累计产生案件130973宗,其中,全市73个镇街办理案件75001宗,办案总量和人均办案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6月底,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277次,调处矛盾纠纷3605件,涉及金额1.4亿元。
累计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400余人,解除矫正5800余人,列管7800余人,社区矫正对象年度再犯罪率长期维持在0.2%以下的较低水平。
策划:郭锐川 采写:南都记者 罗忠明 通讯员 杨潇锋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