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收藏的美国华侨寄给家乡亲人的侨批。
在经营侨批业务的商号里,侨批按照收件地址被分拣到各镇对应的格子。
罗达全收藏的5件银信被选入“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世界记忆类遗产文本。
“试观泰西(旧泛指西方国家)各国无不藉机械发明而至富国也,惟我中国机械人才尤为欠缺,他日学业完成,裨益定然无限”,“倘我辈少年个个能具此心理奋勇向前”,“不难国家一跃而之富强”“方能与列强并驾者,岂不美哉……”这是一封侨批中的豪言壮语,收藏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五邑侨批整理、研究专家刘进教授每次读起,都会被其中的华侨精神深深感动,他说,“什么是华侨精神?吃苦、进取、孝敬老人,爱国家、爱家乡、爱家人,我认为这就是华侨精神,华侨精神就蕴含在这一封封的侨批里头。”
日前,江门市委宣传部召开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保护活化工作研讨会,专家学者与会,讨论如何推动五邑银信(侨批)保护活化,进一步发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丰富江门侨乡文化内涵。
侨批即华侨书信、汇银
什么是“侨批”?“侨”即华侨,“批”为广东潮汕侨乡方言中“书信”的意思。简单来说,“侨批”就是华侨与家乡亲人往来的书信。而在江门五邑地区,“侨批”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银信”。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告诉南都记者,侨批其实是一个方言,潮汕地区叫“侨批”,江门地区叫“银信”,其实两者是一种东西。“银信”既是“汇银、侨汇”,也是给家乡亲人的家书。
据资料记载,在公元8世纪,中国广东、福建就有民众出洋到东南亚谋生。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海外移民形成潮流,广东、福建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移民迁出地,华侨也逐渐由东南亚扩散到美洲和大洋洲。海外华侨华人肩负着改善家人生活境遇的重任,他们通过源源不断地汇寄血汗钱和书信,与亲人和家乡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情感和信息联系。形成“侨批”(银信)这种独特的书信与侨批(银)合一的国际移民文献。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广东五邑侨批整理、研究专家刘进表示,侨批最初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退出历史舞台,历时近一个半世纪。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仅广东省每月的侨批数量就达30余万封,目前尚有大量侨批流转于民间。
五邑银信可以做很多大事
虽然说侨批和银信是同样的事物,但却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
黄志强说,潮汕侨批和五邑银信有一个很大区别,五邑银信除了可以解决家里的问题,还可以办很多大的事情,比如买田买地,可以建碉楼、可以建楼房。
究其原因,刘进介绍道,江门五邑地区的华侨移民方向主要是北美、澳洲等发达国家,这些地方的华侨收入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距离较远,每次寄钱的数额会比南洋的华侨多。刘进说,“侨汇多了以后,家乡侨眷会做一些投资,买田买地,建房建工厂,进而推动侨乡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变,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五邑地区出现了诸如梅家大院、赤坎等几百个因侨资而兴起的侨墟。”
刘进介绍道,海外华侨华人还通过侨批(银信)给家乡捐钱,办学校、办医院、办侨刊,不少华侨为了让子女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十多岁便送到国外留学,这也是为什么江门有这么多院士,港澳地区有这么多江门籍名人的原因之一。
“国家有难时,海外华侨心系祖国,通过侨批(银信)救国”,刘进介绍道,在辛亥革命时期,有的华侨把工厂卖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把卖来的钱通过侨批(银信)捐给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侨领号召给国家捐款买飞机,买医疗物资,“让我感动的是,看过这么多捐款的侨批(银信),没有一个人抱怨,而且他们都会写到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侨批里有家乡 也有国家
在江门市博物馆的银信展柜里,整齐陈列了一封封侨批(银信)。黄志强指着其中一排正面中间画有红标的侨批(银信)说道,“这种叫红标封,是标准的银信,封面写着地址、汇款多少钱,里面放入家书和汇票。家乡亲人收到侨批(银信)后,就能取出里面的汇票到对应的银号或者商号兑换钱。”
“许多侨批(银信)写的内容不是很多,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其对家乡亲人们的思念”,江门市本土银信收藏家罗达全拿着新会籍华侨陈端寄给家乡的兄长陈寅立的侨批(银信)念道,“(家乡)有天然的高山,绿悠悠的田野,可爱的村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
除寄托思乡之情,还有不少侨批(银信)记录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1931年11月,美国华侨关崇初给弟弟写信说,“要送孩子阿炯到美国政府主办的飞行学校学习驾驶技术,他希望阿炯能够“专心学习,将来得以成功回国最大用之事业也”。1937年10月,华侨刘炳良写信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华侨分子更应踊跃,缘平素受制于人之苛例下,实指不胜屈,岂非我国积弱之故耶!凡我侨胞,既不能前方杀敌,亦当勉输财力,誓为后盾,方不负七尺之躯也。钱财如粪土,国破家何在?”
此外,刘进还介绍了一封美国华侨的侨批(银信),“这位华侨认为在餐馆打工永远没有前途,若改行去学机械和电学,不仅自己可以致富,而且对国家富强也很有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觉得这就是华侨精神。”
“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经过100多年来的变化,侨批(银信)这种民间档案遗产日益珍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间的集邮和文物爱好者着手收藏。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逐渐重视对这种民间档案的保护,投资进行征集、保管。
黄志强介绍,银信档案作为江门地区重要的华侨文物资料,历年文物征集工作始终将银信作为文物藏品征集的方向之一,在征集工作中做到“逢银信、必征集”,尽可能多地将银信资料纳入馆藏体系。截至目前,市博物馆馆藏银信档案资料约2.6万件(套),其中华侨书信约6000件(套),金融票据2万多件(套);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展出389件展品,包括330件原件;开平市博物馆目前收藏银信1214件(套),包括书信、票据、记账簿、年结簿等。
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五邑银信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第一侨都,江门拥有着数量多质量高的银信。据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介绍,约15万份侨批列入侨批申遗文本,其中江门就有约4万份。
近年来,江门通过办展览、举办侨文化活动等方式,邀请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到银信的保护活化当中,越来越多民间收藏家有了平台向公众展示其收藏的银信。罗达全表示,其收藏的银信,有5件被选入“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世界记忆类遗产文本。2019年,“少年中国说”——月是故乡明2019华侨书信朗诵会在开平碉楼举行,江港澳青少年学生,美国、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籍华人华侨代表,国内朗诵名家用朗读华侨家书的方式与华侨先辈作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现场不少诵读的华侨书信都来自罗达全等民间收藏家,这给银信保护活化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声音
什么是华侨精神?吃苦、进取、孝敬老人,爱国家、爱家乡、爱家人,我认为这就是华侨精神,华侨精神就蕴含在这一封封的侨批里头。——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表示,全方面挖掘银信价值,首要是加强对银信的学术研究,为保护活化银信提供支撑。
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市博物馆将积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银信提供便利,并努力建设一个银信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另外也将鼓励馆内同事开展银信研究工作。同时,将积极促进银信资料汇编出版以及研究成果的出版。——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
建议尽可能收集留存更多有价值的银信文物,同时加快整理出版更多银信资料,为学界研究提供便利,推动银信研究多出成果。可以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展示银信,更好地展示江门的人文。还可以通过世界江门青年大会,“走出去”的银信展览等平台和形式,让银信被更多人熟知。——江门市人大代表、银信民间收藏家罗达全
故事
本土收藏家收藏数以万计侨批
江门市人大代表罗达全是一名本土银信收藏家。他的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海外华侨,曾下南洋打工,姑婆们则远嫁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他的外曾祖父是旅日华侨,在回乡之后创办了江门制纸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江门历史上第一家机械化造纸厂,也是民国时期华南三大造纸厂之一。
罗达全介绍,小到大,听过许多祖辈奋斗的故事。遇到侨批(银信)时,以前的记忆突然涌上脑海,对侨批(银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收藏的侨批(银信)许多都出自民国时期,记录了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出钱出力,毁家救国的历史片段。他说,虽然侨批(银信)中的只言片语无法完整表达出爱国爱乡情怀,但每封泛黄侨批(银信)的背后都是一颗心系祖国、关怀乡梓的赤子之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罗达全收集到数以万计的侨批(银信)。他很乐于分享他的藏品,迄今为止,大大小小举行或者参与过二三十个华侨华人相关的展览。他说,“我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在家里收藏,不给别人看,这才是真正地暴殄天物。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侨批(银信),了解侨批(银信)背后的海外华侨华人的故事。”
央视《国家记忆》记录侨批(银信)故事
11月18日—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组将镜头聚焦侨乡江门,围绕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拍摄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摄制组先后到开平市赤坎镇司徒美堂故居、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台山市台山一中、梅家大院、海口埠码头旧址、银信博物馆等地,以及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实景拍摄。
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为载体,讲述侨批故事,追忆华侨先贤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并回馈桑梓故土的历史记忆。通过对五邑银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向观众展示侨胞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精神。
据悉,该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面向全球播出。
采写:南都记者 罗忠明 摄影:南都记者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