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中山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从“治水”到“智水”到“共治”城镇建成区黑臭河涌基本消除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1月29日        版次:QA02    作者:侯玉晓

  南朗街道的崖口村。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推动农文旅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更高品质绿美生态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深入开展帮扶协作、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今年以来,中山进一步增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目标,深入实施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美丽新中山。

  经 济 强

  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居全省前列

  在中山市黄圃镇,大岑村正着力于精准对接智能家电、智慧家居等优质产业主体,引进商用厨电龙头德玛仕、软性电路龙头东迪电子等单项冠军企业,涵盖厨电生产、家电成品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等头部企业,还引入幸福连城产业园用以导入上下游配套企业,赋能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工改”,大岑村不仅实现了厂房建筑升级换代,更是招引来了一批有长远发展眼光的企业入驻,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中山市小榄镇,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二期正在建设。继一期项目相继投产、总部大楼顺利落成后,一栋栋大楼在二期建设工地上已现雏形。该项目是小榄镇创新模式打造的低碳环保智慧园区,也是中山首批共性产业园,其“村企合作+绿色共建”模式入选中山“工改”十大创新模式。绿金湾项目推动要素资源和产业集聚,助力小榄镇五金、照明等支柱产业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成功招引来自福建、深圳、江门等地的优质企业投资小榄、落户绿金湾。

  这是中山“工改”助力中山“经济强”的一个个缩影。中山乘借“工改”东风,加速推动产业载体扩容提质,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跨镇街规划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建设承载大项目的制造业发展大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山通过“工改”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2万亩,完成规划报建建筑面积超3467万平方米,施工报建建筑面积超2629万平方米,规划验收建筑面积超965万平方米。岐江新城经济开发区、板芙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开区,南朗产业园、三乡产业园认定为省产业园,省级以上园区增至7个。

  目前,中山共有6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5,其中小榄镇智能锁具产业集群成为中山市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我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中山奋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今年新增859家、累计推动3629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73%、居全省前列。

  中山推动农文旅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举办“金色大地音乐会”“中山美食文化周”等品牌文旅活动。深中通道开通后首个国庆节期间,累计吸引游客超340万人次,较2023年上升102%;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较2023年上升超95%。同时大力推动农文旅项目招商,举办乡村振兴招商大会、文化旅游产业暨乡村酒店(民宿)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签约引进蛟龙港海滨智谷、双环摩天轮等文旅项目37个,总投资额达267.4亿元。

  城 乡 美

  全市新建农村“四小园”1502个

  农村“四小园”的建设,是建设更高品质绿美生态中山的其中一个环节。中山深入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万棵桑树进田园”“十万果树进乡村进农家”等绿美行动。今年以来,已种植榕树超1.2万棵、桑树超1.5万棵、果树超4.6万棵,全市完成村庄绿美“七个一”项目1633个,新建农村“四小园”1502个。

  中山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年内共完成林分优化1.04万亩、森林抚育5964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大力开展“见缝插绿”,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3000场,累计种植绿化苗木超104万株;推进201个公园建设,人才公园等136个新建或改建公园建成开放。中山还通过实施城市门户形象提升、市容市貌提升等六大行动,整治提升镇村人居环境两万余处,全市城乡风貌、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品质等得到显著改善。

  社 会 治

  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

  美丽的水生态环境,与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息息相关。“治水”攻坚战,中山一批治水示范河涌、绿美河涌陆续建成,沿河宜居宜业、亲水乐水的社会风貌逐渐展现。中山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中山也实现了从“治水”到“智水”到“共治”的转变,闯出了一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路,重塑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据悉,中山坚持“清淤、截污、纳管”齐头并进,去冬今春以来完成水塘河道清淤480万立方米;央督以来全市新建管网5830公里;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从三年前的123.5万吨/日提升到221.5万吨/日,提升比例为79%;完成1276个居民小区、4306个工业厂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三年前的45%提升到81%;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三年前的25%提升至88%;完成8万亩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城镇建成区黑臭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河涌占比降至32.6%,一批绿美河涌陆续建成。

  此外,中山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快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进市级综治网格中心实体化运作,打造“调解超市”“善治联盟”等特色品牌,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在全国地级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中排名第1,板芙镇里溪村、五桂山街道南桥村两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社区)100%覆盖数字乡村平台,覆盖率及活跃率均位居全省第1。全市21个涉农镇街22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共有204个上屏数字乡村平台,覆盖率达91.9%。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