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晋中说,不主张让孩子轻易转学,家庭教育与家长陪伴不能缺失。
在教育线上工作40年,深耕教研24年,日前,中山市教研室主任何晋中迎来了他退休的日子。何晋中多年从事高考研究,作为“广东省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优秀教研员”,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考试选拔大概率准确,家长择校心态属于正常,不主张让孩子轻易转学,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与家长陪伴不能缺失。
一直致力于物理教研创新
1992年,何晋中从湖南来到中山,到中山纪念中学任教物理;1998年,何晋中担任中山市中学物理教研员,指导高中物理教研工作,中山市高考物理成绩长期排全省前列,多年平均分全省第一,高中物理竞赛一直名列全省前茅。2002 年任职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2014年任职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同时任中学物理教研员。
他常常琢磨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物理,他认为“物理学科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围绕这个核心理念,30多年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发教材、撰写论文,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部课程研究所以及省、市课题8项,成果先后获得市级及以上教科研奖7项;参编教育部审定《高中物理选修3-1》教材,主编了《高中物理选修3-1实验册》《高中物理选修3-3实验册》等多部教材配套书籍。
作为高中物理教研员,他一直致力于物理教研创新,也鼓励各学科教研员创新:借助举办全国学术会议推动中山物理教学改革;以大型专业教学研讨活动为平台助推优秀教师成长。他表示:在这些活动的组织、策划中,一方面借助了先进思想和经验,推动了中山市物理教学发展;另一方面也搭建交流平台,展示了中山教改成果,打造和推动了高中物理“中山流派”的形成。
力推一批教研员成名成家
2002年后,何晋中负责中山市高中教学教研和竞赛工作,主抓全市高中教研;2014年以来作为市教研室主任,他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科教研创新:积极打造“学习型教研文化”,创新教研员的成长机制。
在引领教研员专业发展上创设机制和平台,力推一批教研员成名成家,同时打造小学语文“香山流派”、高中语文“技术作文”“中学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等一批中山品牌学科。
据介绍,目前,中山市教研室在编专业教研员33人,创建了16个广东省学科教研基地,获评了3个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5个中山市名师工作室;市教研室还建立了名师工作站,提供给镇区教师跟岗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鼓励市教研员建立民间教研共同体,把中山教育有热情有理想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进步。
对话
家庭教育要给孩子安全感和支持
南方都市报:“家庭教育”是个热词,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热词”?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何晋中:从源头上思考,家庭教育是一种血缘关系;而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关系。源头出发点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一些分歧。一个班级50多名孩子,能力较强的孩子觉得很轻松,能力较弱的孩子觉得作业很吃力,老师们应该以哪个标准要求孩子?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配合,了解自己的孩子,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作业多了,有家长认为影响孩子休息;作业少了,有家长会觉得孩子吃不饱。我认为,学习应该就是要刻苦的,人不自律不可能成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关心孩子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家长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就是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生活得好,这是家庭最原始的出发点。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在于多陪伴,尤其在孩子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低龄期间,陪伴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为了他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但学校教育更多是传授知识、传授人类文明成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一个怪圈,孩子生下来后,总寄希望于这个孩子不是一个凡人,当孩子的分数低了,就开始焦虑,家长的这种焦虑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中考后,家长没了信心,这很可怕。家庭教育应该给予孩子源头上的安全感和支持,给孩子一处心灵归属的港湾。
不要认为考试是洪水猛兽
南方都市报:目前,不少家长依旧为“择校”而焦虑,您怎么看?是否要让孩子上辅导班?如何看待“超前学习”?
何晋中:关于择校,我们要理解家长,很多家长没有太多时间来教导孩子,或者总希望孩子方方面面不能落后,希望孩子能到一所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教育政策如何引导、学校如何建设。
我们反对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是反对升学率。一所没有升学率的学校家长不会认可;但如果只有升学率,只开设考试科目,其他美育体育劳育都不开设,学生在学校没有任何社团活动、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绝不会是一所好学校。
目前,国家出台了各种教育政策,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摇号入学,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是保障托底。保障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讲究公平公正,使每个孩子机会均等。接下来看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潜能了,是否适合进一步去学习深造。
我是非常认同就近入学的,尤其是小学阶段,不建议住校。一是家庭能有更多的陪伴,二是孩子不用起太早,能有更多睡觉时间。我也不希望孩子转学,因为转学到一个新环境,肯定会面临一些问题,安全感和秩序感需要重新建立,除非你的孩子内心很强大。
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全面的眼光,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到了初中,更能扛住大的知识学习量。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急,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长。但可能因为每天都有作业,每学期都有测试,分数一出来,家长就会焦虑。要对抗这种焦虑,一是教育政策的出台,如摇号和“双减”等政策;二是家长要有正确的认知,也要学习修炼。
需要再强调的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里,一个班级50个左右的学生,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可以课后辅导。是否要上辅导班,家长们一定不能盲目,不能别人送我也送。建议家长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与老师多沟通,在班级里学生的个性化程度如何,老师是最专业、最有发言权的,所以参考老师的建议。
此外,不要认为考试就是洪水猛兽,我们国家要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目前来说,考试是一种正常的选拔方式,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从大概率上来讲,考试成绩的反映是准确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素质总体上是比较高的。
观点
一所没有升学率的学校家长不会认可;但如果只有升学率,只开设考试科目,绝不会是一所好学校。
家庭教育应该给予孩子源头上的安全感和支持,给孩子一处心灵归属的港湾。
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全面的眼光,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到了初中,更能扛住大的知识学习量。
不要认为考试就是洪水猛兽,我们国家要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何晋中
采写:南都记者 侯玉晓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