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内,孩子们围坐长桌学习。
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写字。
静谧悠长的古道上,古树苍翠,古巷蜿蜒,一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祠堂矗立其间。炎炎夏日,古祠中传出琅琅读书声。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作为该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多年来在暑期开设公益性的传统文化夏令营,为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丰富的暑期文化培训,以“文化+祠堂”赋能“百千万工程”,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近日,南都记者深入探访这座五百多年历史的古祠,挖掘这座焕发新生的文化地标背后的故事。
公益学堂:
建立书院办夏令营,七成学生来自外地
位于祠巷村的陈氏大宗祠,占地十亩,以其独特的四进三厢式布局,不仅是当地的文化地标,更是白坭镇借古开新的公共文化空间。这座古老的建筑曾一度因学校撤离而荒废,但自2008年底陈氏族人重启重建计划以来,它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暑假期间,走进陈氏大宗祠,只见孩子们围坐长桌,手持毛笔专注地写字,老师在耐心指导。祠堂内,欢笑声与朗读声交织回荡,古老的建筑因此充满生机。
如今,陈氏大宗祠不仅恢复了其作为教育场所的功能,还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成为服务外来工、促进社区融合的重要平台。利用“祠堂+文化”的优势,祠堂建立了义门书院,开展助学育才、家风家教、青少年心理辅导、书法培训、广府粤语文化推广等活动。每年暑假,祠堂还会举办夏令营,开设书法、国画、陈氏太极拳、象棋、乒乓球、国学等兴趣班,为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丰富的假期文化生活,同时引导青少年关注、学习和热爱传统文化。
至今,陈氏大宗祠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夏令营,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孩子们暑期生活的一大亮点。夏令营主要面向小学生,无论户籍,本地或外地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据悉,第十三届夏令营中约七成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及双职工家庭。陈氏大宗祠夏令营始终坚持公益性质,不收取学费,每天仅收取30多元的材料费和餐食费。
除了夏令营,每周六古祠还开设常年班,至今已坚持五年,成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乐园。一名暑期接送9岁孩子下课的家长分享道:“这里的兴趣班费用非常优惠,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学,孩子已经在这里学习两期,每逢假期都会来。”她说,孩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进步显著。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她曾考虑给孩子报补习班,但费用高昂让她望而却步,因此她非常感激这个平台为孩子提供学习机会。
行动诠释:
“平凡人做光荣事,为了下一代”
在陈氏大宗祠的每一间教室里,都流淌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对文化传承的深情与执着。他就是陈氏大宗祠书画协会会长陈玉祥,这位土生土长的白坭人,也是祠堂文化的守护者之一。退休后,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祠堂的教育事业中,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暑期平台。
陈玉祥的这份执着起初并非一帆风顺,资金不足、招生艰难、师资匮乏等问题接踵而至。为了筹措资金,他自掏腰包,开着小车到处张贴招生和招聘简章,挨家挨户向家长介绍。他坚定地说:“我从未想过放弃,我做事一定要成功。”
陈氏大宗祠的夏令营项目渐渐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口碑不断积累,政府和企业也逐渐伸出援手。如今,祠堂兴趣班的家长群已有超过300名成员,甚至还有企业慷慨赞助教学费用。尽管班级运营仍时有亏损,但陈玉祥始终保持乐观,他常说:“哪怕亏钱,我也要保证教学质量,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孩子的未来。”在学堂教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最多亏损的一期教学亏了8000多元,还有一期亏了5000多元,陈会长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愿意更加热情地教导孩子们。”
谈起自己的坚持,陈玉祥说:“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件光荣的事,为了下一代。”至今,他依然每天最早到达祠堂,亲自迎接晨曦中的孩子们,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与照顾。
再上讲台:
“10元+”课时费,退休教师累并快乐着
祠堂夏令营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群热爱教育并无私奉献的教师。陆琦玲就是其中一位,退休的她选择回到讲台,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甘霖。
陆老师已在陈氏大宗祠执教两年,曾是白坭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拥有42年的教学经验。她不仅负责教授书法和阅读,还需管理孩子们的日常饮食。夏令营期间,每个兴趣班有13到15名学生,一个班级由一位老师负责带领,她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手把手纠正低年级学生的握笔姿势与坐姿,这无疑是一项体力与耐心的双重考验。
谈到在陈氏大宗祠的教学体验,陆琦玲老师总结为“累并快乐着”。在她看来,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安全,要确保学生能学习新技能、培养良好习惯,这份责任让她倍感压力。“每当看到学生们取得进步,心里确实是很高兴的。”陆老师话语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到无比的满足,所有的疲惫也随之消散。
对于报酬,陆琦玲表现淡然。尽管外面培训班的费用高达每小时上百元,而祠堂仅有每节课十几元的课时费,她表示:“即使只收很少的钱给学生上课,也会倾尽全力去做好,那份快乐与满足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之后还会选择继续在此教下去。”
采写:南都记者 李焕怡 实习生 何佩雯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实习生 李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