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通过结对,用物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更希望通过两个家庭语言、心灵的沟通让墨脱人民感受温暖。 ——喻晓坤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办法总比困难多。” ——崔现忠
“作为教师,一辈子一定要做的:一是当班主任,二是去西部支教。当我们行走在支教的路上,才知道人生因支教而充实和精彩。” ——赖东兴
“这次帮扶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在我们的帮扶下,当地群众看病更加有了‘医靠’,我们深感自豪和开心。” ——邓绿
自国家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佛山无数人踏上了帮扶之路,他们中既有干部,也有教师和医生等专业人才。他们跨越山海,来到贵州、新疆、西藏等地,一呆就是数年。脚下有力量,心中有真情,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力书写援建帮扶工作新篇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佛山帮扶干部的韧劲和拼劲。
◎援藏干部喻晓坤:实现百对贫困家庭结对帮扶 落地8000余万援助资金
“墨脱干部的作风、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提起援藏三年,现任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党委书记的喻晓坤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
2016年7月,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8人工作组的一员,喻晓坤奔赴祖国边陲。三年时间,他早已踏遍墨脱境内所有的村镇,还在这方“藏南桃源”种下了“三、十、百、千万”的种子。
成立8人工作组
克服艰苦环境半年走遍辖区
据喻晓坤介绍,2013年他也曾有机会“到墨脱去”,但自己没能抓住机会,最终失之交臂。
2016年,再次得到援藏机会的喻晓坤义无反顾地收拾行装,“圆梦”墨脱。
尽管提前已经做了很多功课,但真正来到墨脱,“艰苦”仍然超乎想象。逃不开的高原缺氧、长达200多天的雨季,亲历地震和蚂蟥扑身……复杂的自然环境给喻晓坤的生活提出挑战,而薄弱的基础设施、产业资源和交通配套和稀缺的专业人才同样给工作开展带来多重困难。为了尽早熟悉当地,喻晓坤和他的团队在半年内走遍辖区内所有的村。为了走进其中的一个村庄,单程就花了两天半。
这三年在墨脱,喻晓坤有两个身份,既是当地一个镇里的副书记兼常务副镇长,负责对口扶贫、产业发展、组织维稳等方面工作,同时又担任援助墨脱工作组的秘书长,负责接待、内务和衔接内地等诸项工作。
“援藏与一般的扶贫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喻晓坤表示,内地干部进藏绝非“单打独斗”,是经组织精心选配形成的一个团队。以他们的8人工作组为例,由三位党政干部和五位发改、住建、农业、医疗卫生、教育方面的技术干部组成,任县级部门和乡镇干部副职。
是“援助者”也是“学习者”
“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
“为社会做点事情”是喻晓坤进藏前埋在心底的朴素愿望。初到墨脱,他便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十、百、千万”的工作计划:三年的时间里成立三个基金,做十件民生实事,实现100对贫困家庭的结对帮扶,落地8000余万援助资金。
在喻晓坤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师范大学专项奖学金进入当地对贫困大学生针对性帮扶,广东遴选出的100个家庭与墨脱建档立卡的100个贫困户成功结对,还有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汇聚建设资金,为当地不断“上新”一些项目。
即便理想和现实难免有偏差,但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给群众带来生活的改善,为当地带来思维的向上和视野的开阔,是他至今觉得做过最有意义的事。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在喻晓坤眼中,这方祖国边陲上,家家户户总是自发地插着国旗,墨脱人对祖国和内地人民都散发着出自内心的友善和真诚。
在喻晓坤看来,内地干部援藏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国家通过这项制度性安排,将一批又一批满载新鲜的文化、工作思路的队伍送过雪域高原,在一代一代援藏人的努力下,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百姓生活越来越富有,援藏精神留筑成丰碑,民主团结的火也越烧越旺。
“我非常荣幸、非常骄傲地成为其中一员。”回忆援藏三年的经历,喻晓坤依然泪花点点。
◎驻镇干部崔现忠:因地制宜引进两大产业 带动就业让村民富起来
从军人到扶贫干部,改变的是职务,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2021年7月,转业干部崔现忠作为佛山南海区派驻肇庆市渔涝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工作队用两年时间,和当地党委政府齐心协力,因地制宜引入双千亩水稻辣椒轮作基地,其年总产值超3200万元;打造麒麟李名优水果品牌,大力推动消费帮扶。有了产业,就有了希望。随着经济的振兴,缺少路灯的自然村实施了“亮化工程”,原本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凭着这股拼劲,崔现忠带领着工作队,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两周制定发展规划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麒麟山下,绿意盎然,一座小镇依山而建——这里是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以农业为主,其余产业并不发达,仅镇中心存在少量与生活配套的服务业。2021年7月,初来乍到的崔显忠有点懵,因为常住人口仅有2.2万人的镇区,有一万多人外出务工,存在较多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更为棘手的是,渔涝镇2020年的GDP有6个亿,但财政收入却是0元,镇政府的支出都只能靠封开县统筹发放。
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开展工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崔建忠随即带着工作队开展入户调研,仅用两周时间,走遍全镇9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对曾经的建档立卡脱贫户218户560人全都走访完毕,进农村、访学校、调民意。“老班长”崔现忠雷厉风行的行动不但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也让干部鼓起了干劲。在此期间,工作队和渔劳镇党委政府一起完成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渔涝镇高速路网有一定基础,又处在粤桂交界的位置,经济腹地很大,土地资源也比较丰富。”按照肇庆市封开县产业定位,崔现忠与工作队引进两大产业。
引进封开县福达农业公司,投资3600万建设以麒麟李为核心、“三产融合”的集新型农业、文化、旅游综合性生态园。2023年2月,麒麟山的万亩李花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麒麟李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引进肇庆市永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约1500万元推动双千亩稻椒轮作种植项目落实,采取“公司+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该基地年总产值超3200万元,招聘村民就业超150多人,已发放村民工资及土地租金超600万元。短短一年时间,永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
二次跨市帮扶
奋战一线帮助全村123户脱贫
事实上,派驻肇庆市渔涝镇已经是崔现忠第二次进行跨市驻村帮扶了。2019年5月,崔现忠刚退役转业安置到南海区大沥镇政府没多久,被指派到云浮附城街道新民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9年底,新民村全部贫困户123户419人达到脱贫“八有”标准。因扶贫期间表现优秀、业绩突出,崔现忠于2021年被评为“云浮好人”,同年六月,还获得“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1年下半年,崔现忠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来不及休整,就收到组织新的任务,派驻肇庆市渔涝镇帮扶。家人既理解又不舍。“我跟家人说,部队培养了我,现在乡村振兴很重要,正需要我们。”当这个五十岁的山东汉子回忆起往事,既内疚又感激。
在广东省肇庆市文明办发布2022年下半年“肇庆好人”评选结果中,佛山市南海区驻肇庆帮扶工作队伍的大沥镇帮扶干部、退役军人崔现忠榜上有名,这是继他获得2021年“云浮好人”荣誉称号后,第二次获得对口帮扶城市市级荣誉。
◎“最美支教老师”赖东兴:舍小家赴山区支教 垫底学校成全州示范
2022年7月底,作为佛山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的赖东兴率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三江中学,担任该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帮扶工作。经过一年多来的帮扶,昔日排名垫底的学校迸发新光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力提升,赖东兴也因突出成绩获得“锦屏县2023年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接手帮扶最薄弱中学
找准目标制定发展计划
赖东兴今年49岁,是佛山市实验中学副校长。2022年,赖东兴的母亲已经80岁,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还要定期上医院检查,女儿也正准备上高一。但当他得知这次支教的背景后,赖东兴最终选择舍小家,毅然奔赴山区支教,“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西部地区,是党中央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农村地区的孩子,更需要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也是农民的儿子,能够走出农村、考上大学,毕业后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工作,都离不开组织和学校的培养。”
让赖东兴没想到的是,他接手帮扶的三江中学,是全州33所公办普通高中最薄弱的学校,“近年来,这所学校的高考成绩在全州均是垫底的,连续多年在低位徘徊,并且呈现不断下滑之势。”
在压力面前,赖东兴选择迎难而上,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找准学校发展路径,锚定“第一年保增长、止跌企稳,第二年翻番,第三年破百”的三年高考奋斗目标,制定学校未来发展计划,并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抓好学校“软件”建设
完善学校办学“硬件”
赖东兴发现,学校老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他充分利用好帮扶团队的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如安排组团帮扶的9位老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高三把关老师,多次开设公开课、专题讲座,在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教法学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同时,安排他们每人帮带至少四名徒弟,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老师的成长,培养本土人才。
在此基础上,赖东兴还积极将校外资源“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校老师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除了抓好学校“软件”建设外,赖东兴还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完善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其中,赖东兴发现,三江中学教室里是没有空调的,“由于学校建在半山坡上,这里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别热,从早到晚教室像一个大蒸笼,老师和学生热得汗流夹背,根本不能集中精力上课。”为解决这一难题,赖东兴积极争取粤黔协作资金,让学校每个课室都装上了空调,“当时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不敢相信,非常开心。”
同时,他还发现,学生宿舍较为破旧,且没有风扇,为此他积极争取社会慈善资金,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从原来墙皮到处脱落到现在焕然一新的宿舍,每个宿舍都安装了风扇、更换了稳固的床架、铺贴了1.5米高全新透亮的磁砖,我深刻感受到广东帮扶给我们带来的实惠。”一名高三学生发出由衷的感叹。
经过一年多来的帮扶,三江中学从全州垫底到成为示范,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生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信心越来越足。赖东兴也因个人突出成绩,先后荣获“2022年粤黔协作工作突出个人”“锦屏县2023年最美教师”“锦屏县2023年优秀支教工作者”“黔东南州2023年优秀支教工作者”称号。
◎支医专家邓绿:牵头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创多个“首例”让患者有“医靠”
佛山市帮扶黔东南州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与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人民医院建立“组团式”帮扶关系,2022年5月30日,作为南海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的邓绿被选为帮扶团的队长,带着4名骨干专家,跨越山海,担任榕江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
在邓绿等帮扶人员的努力下,榕江县人民医院建设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5大中心,完成二级医院复审,逐步向三级医院水平迈进。同时,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也得到提升,医院新增了3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技术的救治。
修订了百余条制度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当邓绿被选派挂职榕江县人民医院院长时,他坦言一开始,内心是忐忑的。“主要是帮扶时间比较久,不能顾及到家庭。”
2021年,根据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安排,佛山市接棒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山海协作迎来了崭新开始。经过前期的帮扶,榕江县人民医院已达到二级水平,如何让榕江县人民医院提质扩能,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是佛山帮扶团队面临的最大考验。
顶住压力,邓绿经过深入调研,制订了该院发展方案,包括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等5大中心及重点专科;医生人才培养等。
“我们首先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前后修订了100多条制度,其中重点对医务人员的奖惩制度进行了修订,通过制度的规范,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邓绿说。
在帮扶期间,邓绿还牵头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助推诊疗技术、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高速提升。
据其介绍,目前“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胸痛中心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卒中中心”9月已经过现场验收,受到专家高度评价。“创伤中心”已通过现场验收签约挂牌创建。值得注意的,“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得到州卫生健康局高度认可,并在全州卫生健康系统进行通报表扬。
一位专家带三个徒弟
“传帮带”培养专业人才
邓绿介绍,刚来的时候,榕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整体技术水平是不足的。为此,佛山帮扶团队通过专家带徒弟方式,每位帮扶专家选择3名重点带教对象,帮助培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佛山帮扶团队还让榕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走出去”,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帮扶团队指导下,榕江县人民医院开创多项首例新技术新项目,让榕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技术的救治。专家带领的团队在今年3月黔东南州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教出的徒弟获个人赛二等奖。
据悉,自建立“组团式”帮扶关系以来,佛山市先后选派帮扶专家21名,其中长期驻点帮扶9名,柔性帮扶专家12名,期限最长的是3年,涉及的专业有健康管理、新生儿科、胃肠外科、妇科、康复医学科、眼科、骨科及儿科等专业。
经过一年多的帮扶,榕江县人民医院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正逐步向三级医院水平迈进。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就诊185856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36%;入院患者17999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8.84%;开展手术3668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29.93%。床位使用率87.24%,同比增长14.8个百分点。
采写:南都记者 陈飞龙 孙振凌 陈斌颖 李焕怡 实习生 潘少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