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65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在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
为什么会看病难看病贵?为什么患者看病总往大医院跑?为什么双向转诊不畅通?......医改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但顺德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作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实验区,2022年顺德推出全省首个“健康共同体”建设方案,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
10月25日,第65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在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现场,区政协委员、医护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健康共同体建设成效,使市民更有获得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抒己见。
基层首诊率低,患者看病总往大医院跑?聚焦“强基层”,全省首推“健共体”
今年以来,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省级两会都特别提到了推进基层医疗建设。作为基层医疗的重要一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为“家门口的医院”,主要满足周边居民就近就医、配药等需求。但实际上,在顺德,基层首诊比例比较低,患者更愿意到三级医院看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还是欠缺的,存在着接不住(病人)的问题,所以市民群众对其不信任,有病都往大医院跑。其次,顺德各镇街的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以至于资源较差的镇街市民都跑去优质医疗资源就诊。”现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党委书记王文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代表,顺德区政协委员陈斯瑜也对此现象做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社区服务中心存在着医疗人才短缺且招聘难、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为此,顺德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区医改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与2017年顺德推进‘政校合作’时重点聚焦‘建高地’不同,此轮顺德医改迈出的第一步则是重点凸显‘强基层’。”顺德区政协委员、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抒豪表示,建设紧密型健康共同体是此次医改的关键。2022年7月,顺德推出全省首个“健康共同体”建设方案,整合区域内医疗服务资源,融合公共卫生资源,组建成服务共同、统一管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健共体,推动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同质化、连续性服务,实现不得病、晚得病、好看病、看好病的目标。
如何改变患者看病只认大医院的习惯?均安镇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罗健斌则建议,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也可以享受到专家门诊等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发挥好医保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报销比例引导群众逐渐转变就医观念和习惯。
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注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交流 发动社会资源等支持建设
如何发挥“健共体”的建设成效,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现场多位嘉宾都有着这样的共识:关键在于医疗设备的完善以及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在硬件方面,区政协委员刘地广建议,首先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水平;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发挥数据价值,服务基层群众。
对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观点,区政协委员廖东浩也十分认同。他建议,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全区患者病例库,尤其是疑难杂症病例,让基层医生了解更全面的信息,从而提升医疗水平。
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早在2011年,顺德就大力推进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设“步行15—30分钟”的社区卫生服务圈,并在2012年率先试点,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健共体的理念是预防疾病,医疗机构的职责从治疗转向预防为主。”区政协副主席李建丽建议,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通过家庭医生指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让家庭医生守好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健共体医务科主任陈志铭建议,有序扩大家庭医生来源渠道,推动健共体牵头医院中高级职称医师(全科、内科为主)、中医师(含退休)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医生团队可吸收中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义)工等成员。强化完善家庭医生培养培训体系,开展免费送教下基层的公益继教活动,提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继续教育水平,增强全科医生知识积累和技能更新。
此外,刘地广还建议,注重健共体的人才引进,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医生的传帮带作用,为基层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同时,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让基层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到大医院进修学习。
无论是基层医疗设施设备的完善,还是医疗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背后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目前,财政资金配套跟不上新的政策与机制,扶持力度不足。”对此,区政协委员陈斯瑜建议,积极发动社会资源、慈善力量来支持健共体建设,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可以共享医改成果。
分级诊疗制度落地难,双向转诊不畅通?成立双向转诊服务中心 推广“1免5优先”做法
推动医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顺德多年前已经谋划和启动这项工作。但现实中却存在双向转诊不畅通的问题。
“现在的分级诊疗服务还是有所欠缺,除了基层医疗机构‘接不住’外,还存在着上级医院‘不愿放’的问题,对于一些普通病、常见病,舍不得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王文权建议从医改的顶层设计去破解这一难题,同时要建立互联互通的双向转诊机制,成立双向转诊服务中心,形成上下联通的转诊闭环,并推广“1免5优先”做法(1免是指免挂号,5优先指接诊、检查、住院、配药、缴费优先)推动双向转诊落到实处。
在均安镇,自2018年起均安医院与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全区唯一紧密纵向型医疗联合体,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基础上,依靠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与广东药科大学联手打造三师共管系统以及系列方案、制度和措施,打通医院和社区的信息交互壁垒,实现诊疗信息双向共享。均安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委会主任梁伟文分享了健共体建设的“均安经验”,认为健共体建设需及时总结阶段建设成效,沉下来思考,用数据说话,结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健共体建设。
陈抒豪表示,区政协委员、医护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既是群众所需,也是接下来顺德医改需要突破的问题。接下来将从落实政府办医院管的治理模式、完善“一供二管”政策、做实“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实施医防融合工程四方面发力加强健共体建设。
现场嘉宾
区政协委员、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陈抒豪
区政协委员、陈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 刘地广
大良医院健共体医务科主任 陈志铭
均安镇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 罗健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党委书记 王文权
采写、统筹:南都记者 胡嘉仪 实习生 韩晓瑜
主持:南都记者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