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德古村落如何活化改造,破局出圈?

提升环境让村里人留下来 植入艺术把青年人引进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7月31日        版次:FA08    作者:胡嘉仪

  7月14日上午,第63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在勒流黄连村举办。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古村落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目前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让古村落在“古”与“今”之间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和内生动力,融入和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7月14日上午,第63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开进勒流黄连古村,区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相关职能部门、乡村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围绕“顺德古村落如何破局‘出圈’”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如何保护?保存“本体”建立保育底线思维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融自然山水、道德传统、民俗民风、建筑美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旅游等价值。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活化利用传统古村落是关键。

  近年来,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专业理事陈碧云,全身心投入到顺德杏坛青田村的乡村复兴和村居保育工作中。她认为在古村落活化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是“保存本体”这一问题。“顺德是岭南水乡,第一个本体自然是水,特别欣慰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德各级政府都有保护水体的意识。第二是空间,包括古建筑、古巷道、古树等,这些都是用历史用时间积累下来的本底,所以如果没有经过深思就去改变它的话,本体就会被改变或消失。”

  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顺德区知联会副会长陈霖峰认为,在传统古村落活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文物的保育。顺德村落有很多古建筑,有一些是有历史价值的,有一些是承载着大家共同记忆的,需要进行分类保育,“这些古建筑不是随便改变的,我们要梳理好保育好,建立一个底线思维,再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活化,发挥其功能。”

  “我们怎样理解古村落?是从村落的历史发展时间,还是说文化积淀来定义呢?这是我们在讨论古村落‘出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廖流波还表示,在活化过程中,我们没办法像乌镇那样,让原住民迁出。在顺德的村落里,还有很多村民生活在这里,也有经济产业在这里发展。所以在活化前,需要与村民达成共识,尊重他们的意愿。

  “目前顺德古村落面临的困局,跟全国其他传统村落是一样的。第一是村里人愿不愿意留?第二是村外人愿不愿意来?”顺德区政协委员伍志琴认为,首先要提升传统村落宜居宜业的环境,让村里人愿意留下来。在此基础上,再去思考如何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来吸引外来游客。

  为谁保护?谁来保护? 鼓励本村企业家参与活化过程

  2014年底,佛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顺德共有50个村居被纳入《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名录》,成为市级古村落活化对象。八年来,顺德先后完成五批次22个古村落的活化升级,其中,杏坛逢简、古朗、马东,北滘碧江、桃村、林头,勒流勒北、龙眼、黄连、江义,龙江右滩、乐从路州等多个古村落活化成效显著,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古老村落到中国最美乡村,杏坛逢简水乡无疑是顺德古村落活化的一个样板。“2023年春节假期杏坛逢简接待游客达到15.6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35%。第一季度旅产值大约是1550万元,同比增长了27.1%。”区政协委员、杏坛镇逢简村委员会党委委员梁有聪表示,接下来还将推动生态游、文化游、观光游结合,对逢简进行微改造,着力发展“夜经济”,吸引游客留下过夜,让游客玩得好、有回忆、还想来。

  顺德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敏辉介绍,当前,顺德正结合世界美食之都、古建筑、岭南文化三大元素开展古村落活化工作,接下来还需区镇合力搭建古村落活化“舞台”,鼓励村居“唱戏”,以古旧建筑活化为突破口,提升乡村品质,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共同推动古村落“出圈”。

  顺德区政协委员伍志琴在杏坛镇古朗村土生土长。“古朗和逢简从历史发展来看是同步的,但现在可谓是相差甚远,所以我觉得政府的引导对古村落的发展来说非常有意义。”她建议通过宣讲教育增强村民的集体文化保育意识,增强村民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共同推动家乡发展,以乡村发展吸引外来的投资者、人才、游客,同时参考逢简经验吸引游客,发展“夜经济”,让游客在顺德住上一两天,体验顺德乡村慢生活。

  古村落是顺德城市记忆的具象载体,是顺德文化根脉所在,对其的活化改造从来不是政府一家之责,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区政协委员、佛山拓球明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权兴建议,在村居古建筑活化过程中充分用好本村企业家资源,鼓励本村企业家参与其中,这既推动了企业文化发展,又可增加村居公共文化空间,让企业家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大动力。

  “我们传统村落现在的一个困局就是,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年迈的人。年轻人是顺德古村落活化重要的新兴的力量。”区政协委员黄伟昌建议,乡村民宿向大学生免费提供7天住宿服务,免费入住的大学生则负责给民宿拍摄宣传片,为民宿提供“外宣”服务,以资源置换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顺德乡村。

  活化是否只能发展旅游? 植入当代艺术 引入传统文化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但许多地区开发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为此,在座谈会上,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陈霖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村落的活化是不是都要走旅游这一条路子?

  陈霖峰认为古村落活动首先要做好乡村规划,结合村居发展现状和人们生活需求增加现代元素,体现乡村的“慢节奏”,形成能代表乡村的新的乡土风貌。同时,他还建议,通过植入当代艺术来探索一条新的活化路径,“佛山南海举行的大地艺术节是很好的尝试,艺术家走进古村落,在保护其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老旧空间跟当代艺术的结合吸引了很多外来的人来参观。”

  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碧云则建议,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思维、行为去发展乡村,基于对自然、对文化的感知去创造、去发展乡村的美,把年轻人引进乡村,让青年人和乡村“发生故事”,产生双向影响,从而创造顺德乡村独有的美好生活方式。

  在岭南素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说法,近千座祠堂分布在顺德各村落,凝聚成深厚的祠堂文化,是佛山顺德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之一。因此,“唤醒”古建筑是村落活化的关键。区政协委员周志锋建议加强古建筑保育的监管工作,让古建筑保育可持续发展。区政协委员姜定财则建议把广东音乐、戏曲、私伙局等传统文化引入古建筑,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体验。

  现场嘉宾

  顺德区政协副主席 廖流波  

  顺德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何敏辉  

  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顺德区知联会副会长 陈霖峰 

  顺德区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陈碧云  

  区政协委员、佛山拓球明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权兴 

  区政协委员、杏坛镇逢简村委员会党委委员 梁有聪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实习生 郭馨月

  主持:南都记者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