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
回望过去一年,佛山金融系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实现了支持增长有力、赋能发展有效、惠企纾困有为、风险防控有底的工作局面,为佛山经济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
金融业“盘子”做大 对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
来自佛山市金融工作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佛山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09.29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市GDP比重为5.6%,比上一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金融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度达到26%。金融业税收合计135.71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总税收的9.4%,金融业纳税额仅次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排名第四。
面对去年复杂多变的情况,佛山金融仍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实属不易。随着佛山金融业的体量增大,信贷“盘子”也越来越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至20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235亿元,同比增长10.7%,贷款总量位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制造业贷款增长18.6%,占各项贷款比重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佛山制造业贷款的余额增速远高于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这意味着,在佛山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制造业倾斜。
用好政策性工具 为重点领域融资创造红利
近年来,佛山全力推动企业投融资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运用十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支持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保通保畅、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央行资金在佛山辖区投放482.4亿元,符合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要求的贷款规模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积极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落地,2022年全市24个签约基金项目已经全部实现资金投放,投放金额合计46.24亿元。另一方面,提高市级政策性金融工具助贷款降成本。2022年市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共帮助3239家企业转贷548.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30.6%,被佛山企业家誉为“最具获得感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帮助193家企业获得贷款5.01亿元。
去年以来,佛山在全省率先推出首贷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出台《佛山市构建首贷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利用政务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结合政策工具,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全年全市新增首贷户7871家,新增首贷户贷款余额237.63亿元,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新红利。金融服务日益完善,佛山的企业融资成本却不断下降,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佛山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6个基点,共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1.51亿元。
精准浇灌 全方位赋能制造业
制造业是佛山的“脊梁”。在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的号角下,佛山产业加速转型迈向中高端,金融资本的精准灌溉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截至2023年2月底,佛山银行业机构设立制造业中心等专营机构34家。
“双十园区”和重大项目是佛山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7月底,中国工商银行等10家银行分别与佛山市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建设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月28日召开的佛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6家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支持佛山市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未来三年专项投向佛山十大制造业园区的信贷规模合计共1150亿元。
在重大项目方面,出台《关于完善重大项目融资创新机制的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系列重大项目融资专场对接活动,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对接。截至2022年末,全市196个省级或市级重点项目获得佛山市银行机构授信,授信金额超1300亿元。
佛山金融对于制造业的赋能也体现在推动实体企业拥抱资本,做大做强。2022年以来,佛山启动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新增上市企业9家(含3家已过会待发行),累计实现企业上市76家,总市值约1.2万亿元。同时,上市后备企业达260余家。
“大金融、新引擎” 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13日,佛山市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佛山金融系统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当家的支持力度。“佛山金融要保持‘敢闯、敢拼、敢创、敢干’的作风,在全力拼经济中继续发挥先行作用,坚持以竞标争先为工作导向,以‘大金融、新引擎’的格局担当,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当家支持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努力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彰显金融新作为。”佛山市副市长周紫霄说。
佛山市金融工作局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健全完善企业投融资服务机制,着力提高金融行业贡献度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能。一方面,集聚金融资源拼经济,举办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对接会,强化对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着力在创新投融资方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筑牢制造业当家的金融台柱子,推动金融机构设立更多制造业专营机构、向上争取更大审批权。逐一对接好十大制造业园区金融需求,充分调动各方金融资源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重大科研平台的支持,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同时深化资本赋能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倍增工程,全力争取今年企业上市数量创历史最佳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实习生 刘潇瑜 通讯员 叶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