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沥

抢抓广佛同城新机遇 勇做地治改革先行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5月20日        版次:FA12    作者:刘钰莹

夜幕下的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 沥宣供图

“创新大沥,欢迎您!”沿广佛湾东接广州、佛山水道,南联禅桂的南海区大沥镇,拥有着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商贸基因,“做生意,来大沥”的城市口号也在多年的贸易积累中打响。

从十三行到省佛通衢,大沥镇在历史上与广州交往频仍,随之注入了“广佛极点”的基因。迈入“十四五”,大沥镇以“智慧+创造”为亮点,建设新时代广佛智创走廊,打造“商贸大沥,智创新城”,在开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融合高地:

抢抓广佛新城战略机遇

位于南海区东部的大沥镇靠近广佛同城的前沿地带,有25公里的边界与广州接壤。大沥镇的建设开发较早,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先行先试,大沥镇调动起了市场的活力,商贸业十分发达,“做生意,来大沥”的口号随之传开。作为中国商贸名镇和广佛全域同城化的先行地,大沥镇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15公里的“广佛黄金走廊”。

然而,多年来大沥镇已面临发展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无序化、粗放式的落后产能依存,已跟不上城市与产业的发展需求。“从三旧改造里面要发展空间,是大沥唯一的出路、方向。”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曾表示,在城乡融合的路上,大沥需要大胆探索和创新。

2015年南海与荔湾签订的《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拟在五眼桥-滘口片区启动广佛同城化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片区,共建“广佛新城”。到去年确立的7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大沥镇便占了3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海北、黄岐和盐步片区,可谓是承担着“挑大梁”“唱主角”的角色。

成为广佛全域同城化主阵地的“广佛新城”,让大沥镇迅速谋划和启动广佛黄金走廊上的专业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大沥镇镇长游剑锋介绍,今年大沥将先后启动水产市场改造、推动国际高端五金安全装备展贸区建设、启动大转湾家具城改造。

如今,广佛新城的战略再次升级。3月25日,广州荔湾、佛山南海共同发布全球征集令,提出要将广佛湾打造为广佛新城的标杆,其北侧就是大沥镇。从中可以看出,过去处于城市边缘的大沥镇,在广佛湾的助力下成为两区、两城同城融合的中心,广佛湾正致力于打造成为“产、城、景、人、文”和谐共融的示范区。

重点重构:

拆为手段、建为目的

高规格的示范区更需要与之匹配的空间载体。“大沥镇是一个最具想象空间的镇,也是要重点重构的一个镇。”在今年的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分团讨论中,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对大沥镇寄予了厚望。

大沥镇早已开始意识到重构的重要性。年初,位于大沥镇穗盐西路南侧的南海艺术中心片区首个项目开工仪式,是千灯湖北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桥之隔即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区位十分优越。不久的将来,这里将集聚多个高端优质项目,如会展中心、音乐厅、中心湖等,周边配套的效能将得到质的飞跃。未来可以预见,该片区引领着千灯湖水轴建设及千灯湖中心功能北延段建设开发,成为南海的下一个“城市会客厅”。

这便是村改攻坚“腾笼换鸟”的实质性成效。今年开工一周后,南海区村改大攻坚现场会便选择了大沥镇作为主场,现场12台挖掘机同时作业,全区七镇街现场拆除面积共计300亩。“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村改大攻坚’为总抓手,推动城乡空间重构、产业结构再造、生态空间腾退,努力把‘边界地’变‘中心区’。”刘浩文在会上表态,要让“散小乱低”的村级工业园在2023年前退出历史舞台。

纵观大沥镇的村改攻坚成效,截至2020年底,大沥镇超额完成了万亩目标,拆除整理10212亩;累计完成拆除整理12533.02亩;复垦复绿累计完成620.11亩。未来两年,力争总体完成11400亩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任务。

可喜的消息纷纷传来,5月18日,大沥镇一连出让两宗重磅地块作为商服用地用途,作为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项目,宗地要求竞得人对宗地实施连片混合开发,将单一生产功能的连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融合住宅、商服、办公、学校等功能齐备的综合性项目。

大沥镇也清晰地意识到,在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进程中,土地利用碎片化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最大瓶颈。“大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和项目落地创造空间,就必须围绕‘土地’这一关键资源进行改革。”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说道。

于是,大沥镇坚持以拆为手段、建为目的的理念,以产业提升、项目落地为导向,与招商引资、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等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今年大沥镇的总体计划,就是在拆除整理5000亩用地的基础上,为有色金属、泛家居、铝材、装配建筑等优势产业落地提供空间。

先行先试:

“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

实际上,大沥镇在土地领域的探索一直走在南海、佛山的前列,从“三旧改造”到“三块地”改革破题,村级工业园改造再到试水“地券”制度。广佛国际商贸城,就是在旧改背景下催生成为大沥“样板间”的,现如今已汇聚了多个总部大厦,合计超150万平方米,已是大沥镇的价值高地。

一个月前,大沥镇重磅推出“毛地”入市政策,举办产业用地精准对接会,再解产业空间提升受限之难题,全区乃至全市的改革目光纷纷投向了大沥镇。

按照以往的政策,毛地是不允许入市的。近年来,条件逐步放宽,在符合条件时可采用此方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定、指引等,大沥镇“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轮轮论证和反复的修改,大沥镇率先印发“毛地”入市项目选取市场改造主体工作指引,展现了在南海“地治改革”中的探索与担当。

“毛地”入市可谓效益多多,有利于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对村集体来说,“毛地”入市放宽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标准;对市场改造主体而言,可以降低企业用地获得成本和竞争压力,保障改造主体的市场利益。而从政府层面看,“毛地”入市既释放了土地资源、增大产业发展空间,又创新了城乡融合发展模式,铺开了大沥、南海的新一轮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画卷。

“‘毛地’入市的先行先试,既展现了‘南海地治改革’实践的大沥担当,也体现了立足本地实际、用好用活村改政策的作为。”南海区自然资源分局城市更新审批管理股股长杜小刚表示,希望借“毛地”入市先行先试之机,以“南海地治改革”为总揽式突破口,加快促进城乡全面融合一体发展。

据统计,目前大沥片区已整理土地800亩,包括535亩的产业用地。今年计划整理土地面积3000亩(产业用地面积约1000亩),预计建成优质载体65万平方米。不久的未来,随着大沥镇“半城不乡”的城市面貌历史翻篇,一个历久弥新且充满生机的大沥,正向我们招手。

文:刘钰莹

制版:林至钦 邹虹香 丰卫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