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现代化高品质中心城区

今年努力在提升产业层次上谋求新突破,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10日        版次:FA02    作者:奇槎 资本

禅城区智慧新城。 南都记者 郑仲 摄

  禅城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6月30日,比往常晚几个月的禅城两会召开,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如是说道。梳理禅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无论是否受疫情影响,禅城的传统支柱产业如陶瓷瓷质砖、不锈钢,产量都在下降。近三年,禅城区GDP持续稳步增长,2017年1750亿元、2018年1855亿元、2019年1920亿元。作为佛山面积最小的区,禅城以全市约1/25的土地,创造了全市GDP总量的1/5。部分传统产业增长乏力和禅城总体经济增长的背后,体现出禅城产业布局之变。禅城一直在寻找发展新优势的破题之道。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中,在疫情影响的发展困局中,禅城提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中心城区。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提升产业层次上谋求新突破。培育壮大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泛家居、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产业五大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禅城传统产业之难

瓷质砖、不锈钢等产量连降

近年来,禅城一直在喊“禅企回家”,今年继续提出,“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扎根禅城,扎实推进‘禅企回家’‘禅商回归’”。从十余年前的腾笼换鸟、企业外迁,到近年不遗余力地呼唤和引导“禅企回家”,禅城发展的着力点始终是民营经济、实体经济,避免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和“城市边缘化”。

事实上,尽管用政策补贴引企,用情怀和环境留企,陶瓷、纺织、不锈钢、家居,这些禅城的老牌产业,近年来一直面临转型和发展的困惑。

以陶瓷行业为例,据禅城区经济统计数据,2017年,禅城陶质砖产量比上年增长9.8%。2018年,瓷质砖产量2.98亿平方米,比上年减少7.1%;2019年,瓷质砖产量1.91亿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1.3%。

再看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2018年、2019年,禅城不锈钢日用制品产量分别为2.13万吨、1.75万吨,同比下降15.9%、17.8%。2019年,卫生陶瓷制品、电光源、模具等禅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出现明显降幅。

它们其实指向了一点,禅城传统产业增长的乏力。当然,这并非只是禅城遇到的问题,所有倚靠传统产业发展起来,如今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样难题。问题是谁能从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禅城而言,且不说与大湾区其他城市PK,临近兄弟顺德、南海都曾是广东四小虎之一,近来提出“重振虎威”,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土地面积、发展空间并不占优势,如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做出高品质和禅城特色,更是对禅城主政者的考验。

重塑发展新优势

从先进制造业突破

从经济总量来看,近三年,禅城区GDP分别为,2017年1750亿元、2018年1855亿元、2019年19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6.3%、6.4%。

快速增长从何而来?2017年,禅城区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23%。201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0.7%。至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与此对应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上升,至2019年占比达到63.8%。三大产业的结构在进一步优化。

表面上看,禅城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实际上,制造业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重点加强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是禅城提出“重塑发展新优势”的发力点之一。2019年,禅城制造业的几个增长数据值得关注:医药制造业比上年增长38.7%,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9.5%,传统产业中家具制造业同比增长18.7%。

又如,禅城十分注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培育,2017年新增143家;2018年新增181家;2019年新增61家,总数达458家。今年禅城未提出GDP增长目标,但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目标,“力争高企总量达528家、规模以上高企新增56家,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第一批108家‘隐形冠军’”。

近些年忧虑“产业空心化”的背后,是禅城对新产业的不断探索和布局。今年,禅城强调“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提升产业层次上谋求新突破”。

早在2018年,经过一年多建设,科力远CHS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主要生产汽车混合动力系统产品,总投资约10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实现100万台/套产能、总产值约300亿元。这是禅城在新能源汽配产业的一大手笔。2019年,禅城被授予“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称号。

从2017年初步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配、大数据及信息、生命健康三大产业集群;到2019年提出,壮大五个“拳头产业”,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泛家居、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产业;今年再提出培育壮大这五大产业集群,禅城现代产业的定位和路线图已经勾勒。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科创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也是禅城产业布局重点。

3月31日,在佛山市2020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上,禅城区24个项目开工投产,总投资约260亿元。其中,不乏有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项目,如国星光电新建的用于超高清、新型智能显示的LED封装生产线;开普勒华南数据中心以及结合智能识别与道路交通。

禅城三产比例

已现中心城区的强特征

一直以来,禅城在佛山五区中最大的独特性在于,它的中心城区地位。禅城集聚了佛山丰富而悠久的岭南文化资源,也是佛山市级政务中心所在。2019年佛山市委全会更是赋予了禅城“做大做优做强佛山中心城区功能”的使命。

2018年,禅城提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中心城区”。2019年,提出“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佛山中心城区”。今年6月,黄少文走马上任,担任禅城区委书记,到任之初,就提出禅城要“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现代化高品质中心城区”。

按照世界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一个城市的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是逐步超过第一、二产业,并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这也正是禅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禅城区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55.74%,逐年上升到2019年的63.8%,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63.7%。与南海、顺德这两个第二产业比重均超过55%的经济强区相比,禅城区的产业结构已经突显出很强的中心城区特征。

落到具体操作层面,今年禅城重点推进的新的五大发展平台值得关注。6月23日,在禅城区委全会上,黄少文表示,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建设聚锦科创园、东平数字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北大健康城、凤翔湾都市产业区、佛山综合保税区等五大发展平台,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

无论是数字产业、健康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等,都是在通过产业现代化,推动城市现代化,以带动城市品质提升,禅城的发展实际上紧扣城产人的融合,以打造更加有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抢抓机遇

在开放合作中迈向新发展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推出后,禅城多次强调“抢抓机遇”。因受地域空间所限,禅城着力挖掘内在的发展增长点,比如今年,禅城谋划推进区级(含镇街)重点工程建设项目85个、计划完成投资188亿元,力争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3.5亿元。

同时还将目光积极投向外部,借力借势发展。在今年禅城两会上,尽管提到“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孔海文也强调了禅城发展的机遇,适逢“双区驱动”,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广佛全域同城化“双叠加”机遇,佛山创建全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双政策”利好。

对于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禅城有所布局,将以禅西、奇槎、城北片区为重点,接轨“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对接广深、港澳高端创新平台,承接大湾区先进城市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溢出效应,深化产业协作共建,以推动禅城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