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街道航拍。
在近期召开的惠城区江北街道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亮眼数据发布,展现出街道发展的蓬勃态势。2024年,惠州市惠城区江北街道GDP强势突破215.4亿元大关,成为惠城区首个GDP破200亿的镇街,工商税收、GDP已连续10年稳坐全区榜首。
江北街道地处惠州市核心区,系惠州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在这片仅19.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中型商务楼宇鳞次栉比,有41栋之多,总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市场主体超3.5万个,企业总数1.6万家,其中规上企业586家,三年间新增205家,增长率高达53%,亿元企业近60家,平均每平方公里孕育3家亿元企业。这份沉甸甸的答卷,无疑是江北街道坚持创新引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的生动写照。
以“科技+服务”“产业+流通”激活创新生态链
江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光介绍,今年街道将聚焦“百千万工程”,锚定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引领,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商贸、低空经济等新兴业态,全力构建“科技+服务”“产业+流通”的创新生态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平台功能、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方面,江北街道通过搭建银企对接、人才招引、技术转化等服务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行业峰会、项目路演等活动,打通大中小企业间的合作通道,促进协同发展。以商引商、以链引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扎根江北,让江北成为企业家的投资热土。
陈光表示,江北街道将持续开展“亲企暖民”工程,深化“主官在线”“政企早餐会”“企业服务”等机制,努力实现政策兑现“零时差”、问题解决“零障碍”。
仅用15分钟,就能完成公司注册所有手续
政务服务革新是江北街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华贸商圈的江北街道CBD楼宇企业服务站,市民杜先生仅用15分钟就完成公司注册的所有手续。“以前要跑好几趟,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线上搞定,楼下的自助机就能打印营业执照。”如此高效的政务服务得益于DeepSeek政务云的本地化部署。
据了解,惠城区率先推出的“智慧政务服务系统”,通过AI审核、智能审批及全流程网办,打破传统政务服务局限,实现从“窗口办”到“指尖办”的智慧蝶变。如今,企业和群众办事无需再奔波于政务大厅,线上操作即可提交申请,审批流程在后台智能运转,极大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当数字赋能的“加速度”初显成效,江北街道又将目光投向服务网络的“辐射力”升级。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江北街道积极配合惠城区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辖区内设立24个服务站点。其中,江北街道CBD楼宇企业服务站增设的“湾区通办”自助终端尤为亮眼。以往跨区域业务办理繁琐,如今借助这一终端,企业和群众能实现“线上申请、智慧审批、就近领证”,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江北速度”,极大便利了区域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推动差异化发展,打造商圈“流量聚合地”
作为惠州市中心街道,江北街道的商圈发展态势强劲,以江北街道办事处为起点,两公里范围内有超过华贸天地、中海环宇天地、佳兆业中心、丽日购物广场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江北街道正加快推动特色商圈建设,形成“总部经济+商贸服务+金融科创”三擎驱动格局。该街道成立商圈联合党委,搭建江北商会平台,设立华贸、海吉星、中海广场3个企业服务站,绘制“一核三极”差异化发展图谱,快速精准定位推动商圈差异化发展。其中华贸聚焦“首店经济”,121家首店品牌已成功落户。在刚过去的周末,华贸天地首届青年潮流文化节举行,活动当天吸引近10万客流。中海广场打造“都市夜经济”标杆,融合多元业态,夜间客流提升40%;海吉星构建“智慧农贸+冷链物流”全链条,日均农产品交易量突破3000吨,辐射大湾区城市群。
其次是文化塑魂,打造城市级IP激活商圈流量密码。江北街道积极推进东江沿岸10余处景观带迭代,落地“璀璨江北”灯光工程,联动鹅城大桥光影秀、AI未来街区全息投影,形成“科技+生态”沉浸式体验,实现立体空间焕新。率先推出“新春”“夏日”嘉年华、“邻BA”物业小区篮球联赛,实现“文体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同时,街道加快推动政企媒联动讲好江北故事。深度挖掘企业发展和流量密码,构筑优质营商环境,从受众的角度讲好江北故事。
创新治理模式,推动辖区幸福指数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居住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江北街道在社区建设方面大胆创新,新城社区的共邻自然社区便是典型。
共邻社区小红楼秉持绿色、共享、参与理念,改造老旧建筑,精心规划空间功能。设置绿色种植区,供居民体验农耕乐趣;打造共享活动空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交流,塑造可持续发展社区模式。社区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如“α世代成长史”青少年公益脱口秀,从策划到组织,充分考虑青少年需求,为其提供展示自我平台。
“只要发生在江北的事,都是我们的事。”秉持这一理念,江北街道锚定平安稳定目标,以“市区一体”思路化解群众诉求,以“多元引领”创新未成年人帮扶模式,以“拥军共建”增进军民鱼水情,全方位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
江北街道高标准打造街道综治中心,梳理完善机制运行流程和执行标准,根据群众诉求复杂程度采取分级分类调处,更高效地解决群众诉求,推动“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地见效。
江北街道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教育帮扶体系,整合街道、公安、司法、教育等多部门力量,包括学习辅导、心理咨询与情绪疏导、亲子关系调解、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教育帮扶工作提供了持续的资源支持。项目成效显著,已帮助百余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成功重返校园或就业且无再犯记录。
作为惠州市中心城区,惠城区已经连续十次获得广东省“双拥模范区”称号。2025年,江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与辖区10家军创企业签订拥军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签约企业涵盖科技、服务、制造等多领域,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就业优先推荐、购物折扣、教育培训优惠等专属服务。街道还规划建立常态化军企交流机制,开展更多针对军人家庭的关怀活动。
从产业数字化到政务智能化,从社会共治化到服务人本化,江北街道正以系统重构诠释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文:吴方 李晓慧 温洁媚 图:温洁媚
制版:林云 王娟娟 刘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