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镇旧梁村的闲置农房,被改造成田园民宿。
深度融深融湾,聚焦聚力优化投资兴业环境;建设“志愿者之城”,文明创建为人民生活带来可喜变化;党建引领服务生态大局,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惠州市龙门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
深度融深融湾
打造千亿级园区目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龙门县地处粤港湾大湾区腹地,区位和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显著。2022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龙门县当好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对此,龙门县委书记、县长刘洪添表示,该县将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深融湾,继续推动优质资源加快向龙门大健康产业园集聚。
要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引进湾区的大项目、好项目。发挥园区建设发展工作指挥部作用,全程服务、闭环管理,推动工业项目早日动工、竣工、投产、达产,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要有力有序发展“三农”,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实行“景区+乡村”旅游双驱模式,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和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要聚焦聚力优化环境,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标行业标杆水平推动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坚决筑牢惠州北部生态屏障,以更优质的生态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要用心用情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小康生活新水平。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财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防灾减灾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近日,龙门县重点工作推进和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刘洪添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决战冲刺的状态,不折不扣地把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提出,龙门县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盯打造千亿级园区目标发力,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持续壮大实体经济;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稳定投资、拉动经济、集聚产业作用,稳定有效投资;深入挖掘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回暖。
文明城市建设
“志愿红”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
多年来,龙门县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县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龙门县在创文过程中屡获佳绩,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形象整体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可喜变化,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在龙门的公园、广场、河堤、碧道等地,经常能看到一群“红马甲”“黄马甲”一边慢跑一边留意地面,把垃圾捡起放入手中的垃圾袋。
这些“红马甲”“黄马甲”是来自龙门各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据悉,目前龙门县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40支、志愿者66346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0.8%,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农事活动、当地民俗举办“舞狮舞龙舞貔貅舞春牛”“乡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6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城市“刷”上最温暖的底色;无论是重大赛事还是日常活动,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那一抹亮眼的“志愿红”在洁净美丽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生动感人。
“龙门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造福龙门人民的有效举措,把创建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聚焦群众反映的城市建设短板弱项,努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刘洪添介绍称,接下来,龙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将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到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之中,践行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教育
今年将建成多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
据了解,龙门县自2021年开展林长制工作以来,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目标,推深做实林长制各项工作。该县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市)东北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森林督查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快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管护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市首个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龙门县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龙门县森林资源丰富,在惠州市林长办的支持和指导下,由龙门县检察院与龙门县林业局共同建立了涉林行政、刑事案件异地补植复绿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和龙潭镇之间,面积共670亩,其中首期规划面积536亩。该基地将践行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试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以期实现深化诉源治理、释放司法善意和修复社会关系的目的。
南都记者日前现场走访看到,龙门县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建立的这个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集“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成果展示、警示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在“党建示范、智慧共用、诉源治理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和影响带动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地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林区治安秩序稳定。
生态,一直是龙门最大的优势和最亮的底色。作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龙门”已成为龙门人的共同理念。十年来,龙门县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域中国天然氧吧,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推进富民兴村产业,建设美丽幸福乡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是惠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亮点。南都记者从龙门县获悉,该县计划在今年建成“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三生体验·康养农旅”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并启动“愉悦龙门·工贸文旅”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通过创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让乡镇沿线、周边一二三产实现融合发展,进而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数读龙门
龙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100.29亿元,到2021年达到187.87亿元。
全县民生投入从2012年12.5亿元,到2021年35.4亿元。
2017年11月,荣获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11月,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公布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在134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中位居前列,排名全国第33、全省第1。
县总医院、文化“四馆”、龙城五小等一批民生项目先后建成启用,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年增幅全市第1,群众安全感连续9年全市第1。
过去一年,龙门建成1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打造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乡镇、94个美丽乡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实习生 陈嘉琪 通讯员 龙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