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坚持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
8月31日上午,仲恺高新区在第十小学举行2022年新建、改扩建学校集中启用仪式,11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新提供约1.6万个优质公办学位。
近年来,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仲恺高新区始终坚持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新改扩建仲恺中学高中初中部、仲恺区第十小学等一批学校,建成区人民医院新院、潼湖卫生院等一批医疗设施,就业、劳务、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增进高品质民生福祉,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教育 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85%
“这些年来,仲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今年高考,仲恺中学连续九年取得新突破,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队伍的持续选优培强。新学期开学,我们招聘了40多名老师,招聘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就是想要精挑细选,招聘到更优秀的老师。”仲恺中学校长张干丁告诉记者,仲恺中学近年来招聘了400多名教师,高中教师全部是研究生,初中教师也全都来自师范院校。
区宣教文卫办教育科科长王姝君介绍,仲恺高新区持续推动“区管校聘”体制改革,启动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实施“青苗计划”,培养农村新教师;实施“头阵计划”,培养教学领军人才;实施“名师工程”,打造青年干部成长的摇篮。不断发展壮大教师队伍,2022年已公开新招聘教师700余名,不断为仲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2022年上半年全区67个教育课题入选市级、省级课题,仲恺区教师获市级、省级奖项共112人次,其中一等奖占比约34%。深入实施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目前已有名校长工作室4间,名教师工作室12间,名班主任工作室4间,并成立了惠州市首个县区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区教育生态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公民办占比持续优化,今年9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85%。全区教育质量取得突破性成就,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今年全市教育质量监测仲恺区初中(监测八年级)、小学(监测五年级)总分均排全市前列。
2017-2022年期间,仲恺高新区大力度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4个,扩增优质公办学位约4.1万个。其中,2022年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牵头推动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13所(其中:小学5所,初中3所,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3所),建成后可提供约2万个学位。2022年9月,已有11所新建、改扩建学校集中投入使用,新提供约1.6万个优质公办学位。
同时,仲恺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2021年至2022年共计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48所学校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用足用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注重对农村地区教学点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把教学点恢复成为完全小学,预计到今年10月全区15个教学点有9个恢复成为完全小学。
卫生健康 成立仲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招49个人!人才安置费最高达30万元!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2022年第二批次招聘开始啦!”日前,一则招聘消息引爆了惠州人的朋友圈。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叶伟麟表示,该院在综合医改新形势下以6S为抓手,坚持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先后出台系列改进医疗服务措施,如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轮椅雨伞便民服务等。
据悉,仲恺高新区推进全区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组建紧密型医联体,由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医院组建,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实行行政、人事、绩效、医疗、药械、考核“六统一”管理。
正式成立了仲恺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175人的流调溯源队伍,在“0131”潼侨新冠疫情确诊病例流调、密接次密排查、管控区域划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仲恺在全市率先提高村卫生站建设标准,加大村卫生站建设的面积,由每间60平方米扩大到80平方米。目前,全区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已建成38间。每年设立500万元用于基层设备购买和基建维修,有效改善就医环境。惠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仲恺分中心于2017年上线运行,设立绩效奖励,对应急救援3分钟内出车的给予奖励,不断提升医疗急救出车效率,有效填补仲恺急救服务体系空白。
目前,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新院项目综合服务楼工程在建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惠环医院新院项目计划年内动工建设。
社会保障 建立“1+8+54”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仲恺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着力保基本、兜底线,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近年来依托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今年来,仲恺高新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被动申请”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单一资金补贴”向“提供多样化服务”转变,从“重点突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向“农村社工站服务”转变,从“财政资金为主”向“资金来源多渠道”转变。
据悉,仲恺高新区建立了“1+8+54”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全覆盖。目前,已建立御湖、东江、斜下、英光、迭石龙、潼侨、赤岗、广和8个服务点,有效打通农村民政服务“最后一米”。丰富申请途径,扩大救助范围,化“被动申请”为“主动服务”。通过引入专业社工驻点,主动发现群众需求,整合资源,重点关注低保、特困、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精准救助服务。
针对老年人(尤其是失能、独居、空巢、失独老人)“难做饭、吃饭难”问题,仲恺区分别在陈江街道、古塘坳社区等地设立10个长者大食堂,开启从堂食到社区、乡村长者公益配餐到家服务,免费为60岁以上长者配备午餐,实现“长者大助餐”。通过慈善总会开展“困境居民居家改造”项目,为30户困境居民建立个人居家改造档案并提供居家改造服务,以减少居家安全隐患,为困境家庭筑起“安乐窝”,提升其居家安全感。
目前,区慈善总会已设立13个慈善基金,救助范围涵盖助医、助学、济困、助残、扶孤、敬老等多个民生事项,包括公安民警救助基金、关爱困境母亲儿童基金、教育基金、个私协会关爱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基金规模超过1.6亿元。
采写 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