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高地,活力惠阳。 通讯员供图
日前,惠阳区正式印发《关于加快人才集聚步伐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家、省级、市级领军人才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惠阳工作,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补贴;力争到2025年,全区人才总量超过25万,专业技术人才达5万,技能劳动者突破15万,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惠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蓄力。
集聚人才 力争2035年人才强区建设跻身全市前列
惠阳区作为惠州临深片区“桥头堡”,在深度融深融湾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临更多发展机遇,对各类人才的渴求也前所未有。
近年来,惠阳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把人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同步规划,出政策引才、以产业揽才、搭平台聚才、用服务留才,实现人才总量、结构、素质大幅提升。
当前,大湾区各地均把人才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谁能在“引才”中取胜,就能更快赢得发展先机。《实施意见》提出,惠阳区将主动抢抓融深融湾发展机遇,紧扣产业发展集聚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培育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留住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力争利用5~10年时间,人才规模、质量实现大幅提升,人才结构、效能得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到2025年,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更加完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全区人才总量超过25万,专业技术人才达5万,技能劳动者突破15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0%。
到2035年,人才强区建设跻身全市前列,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集聚一批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质的突破,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更加精准到位。
培养人才 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是地方发展的关键,人才集聚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推动惠阳高质量发展更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需要链接多层次的人才来惠阳助力。
根据《实施意见》,接下来惠阳区将重点引进培养4类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师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毕业生),优化5支队伍(医疗卫生、教师、党政、乡村振兴、社工专业队伍),搭建4个平台(创新创业平台、院校育才平台、人才驿站平台、研学培养平台),落实3项服务保障(人才安心服务保障、人才安居服务保障、人才交流服务保障),着力打造重视人才的工作格局、人尽其才的广阔舞台、爱才留才的良好环境,为来惠人才广开进贤路,铺宽成长路,护航发展。
国家、省级、市级领军人才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惠阳工作,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补贴。积极引进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对带科技成果来惠阳转化且预期项目产值和经济贡献较大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补贴。新引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人才,给予总额最高45万元的住房(购房)补助和每月最高3500元的生活补助。
发放“归善人才卡”,凭卡可在惠阳行政服务范围内,享受区行政服务中心、银行、公办医院、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等绿色便捷服务。为企业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提供“人才贷”,支持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建设1000套左右人才公寓,按轮候机制提供给本硕博人才、中高级职称人才、高技能人才租住。
《实施意见》中还提出,将建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制和年度述职制度,将人才工作列为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
畅通优秀人才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渠道,建立人才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工作机制。同时,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工程师人才”、“技能人才”、“教师人才”、“医疗卫生人才”、“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努力把人才的积极性引导到“学先进、见行动”上来,推动惠阳人才工作良性发展。
相关新闻
百名学子研学游家乡 零距离感受惠阳魅力
为吸引更多惠阳学子学业有成后返乡归巢,助力家乡发展,惠阳区已经连续5年举办“学子归巢·圆梦惠阳”研学游活动。今年8月15日,再次组织了近百位惠阳学子研学游惠阳,零距离感受“智造高地·活力惠阳”的魅力。
东、西两条线路研学游
据了解,该活动由惠阳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区人社局联合举办,今年的主题是“喜迎二十大,庆建团百年·学子看家乡”。
本次活动设置了东、西两条线路,学子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说,“零距离”感受家乡的发展与进步。
东线第一站是亚维浓生态园,在导游与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学子们体验了亚维浓生态园里的萌宠互动、花海、植物园等项目,感受家乡乡村振兴成果,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第二站是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园区工作人员为学子们介绍了智慧科技产业园的发展规划,科普了关于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发展等多领域的相关知识,让学子们从中感受到了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
随后,学子们又走进广东至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了智能印刷生产设备以及现代化先进印刷车间,智能化生产给学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东线的最后一站是从事智能家居与家居设计的远超公司,在这里,学子们不仅了解了该公司的发展史,还学习了多种家居设计风格,包括现代简约、简美、简欧、轻奢等。在制造车间,学子们了解了关于皮质沙发等相关家居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惠阳轻工业的发展与制造水平。
西线的第一站是位于惠阳新圩的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工作人员为学子们介绍了产业园的发展规划。目前,该园区将重点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第二站是迪芬尼产业园,这里的工作人员为学子们介绍了该产业园与厦门大学共同组建的“联合实验室”“声学博士工作站”等特色项目。通过参观学习,学子们进一步掌握了关于声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科技改变生活有了深刻理解。
西线的最后一站是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高新科技公司,学子们在这里参观了高精密度线路板的研发生产过程,让“惠阳智造”的理念扎根学子们的心中。
希冀学子们学成归来投身家乡建设
8月16日,惠阳青年代表、学子们又齐聚一堂,在惠阳青少年宫召开座谈会,畅谈对家乡的所思所感,为惠阳发展献言献策,共话未来。
座谈会上,惠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黄奇昌为学子们解读了当前惠阳区的人才政策;区人社局一级主任科员李宙荣为学子们解读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并赠予学子们相关书籍。
团区委副书记黄锐敏向学子们介绍了“3+3+3”青年人才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第一个“3”是开展三个项目搭建沟通桥梁,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第二个“3”是以三个平台优化服务保障,让青年人才留得住;第三个“3”是实施三个计划提升综合能力,让青年人才发展好。
随后,学子们针对就业创业、青少年综合服务等问题展开提问、探讨与交流,对惠阳区未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团区委书记杨振基对在场学子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增长才干,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知识;希望同学们心系桑梓、热爱家乡,在勤奋刻苦求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家乡、广泛宣传家乡、积极代言家乡,互通家乡好,宣荐家乡美,不断将思乡之情化作助乡之力,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希望同学们学成归来、返乡创业,积极参与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投身家乡建设。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郭秋成 通讯员 陈丹娜 颜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