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马甲”志愿者开展捡跑活动确保城市整洁。

围绕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商超等市场监管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文明劝导。
文明是一盏灯,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环卫工人头顶烈日沿街清扫卫生确保城市整洁;交警实施交通整治营造文明出行氛围;志愿者常年开展捡跑等公益活动建设美丽龙门……今年以来,惠州市龙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入户宣传、文明巡查、文明劝导、文明捡跑等形式,掀起全城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新热潮。
志愿服务
6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
今年以来,在龙门的公园、广场、河堤、碧道等地,经常能看到一群“红马甲”“黄马甲”一边慢跑一边留意地面,把垃圾捡起放入手中的垃圾袋。
这些“红马甲”“黄马甲”是来自龙门各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保护龙门生态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一帮喜欢跑步健身又热心社会公益的人们聚在一起,把跑步健身和环境卫生公益结合起来,在慢跑中一次次俯下身,以实际行动倡导市民争做生态文明的先行者、践行者和守护者,为建设美丽龙门出一份力。
据悉,目前龙门县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40支、志愿者66346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0.8%,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农事活动、当地民俗举办“舞狮舞龙舞貔貅舞春牛”“乡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6万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城市“刷”上最温暖的底色;无论是重大赛事还是日常活动,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那一抹亮眼的“志愿红”在洁净美丽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生动感人。
龙门县坚持以建设“志愿者之城”为抓手,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把创建文明城市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推动志愿服务与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融合起来,开发了龙门微心愿小程序,依托小程序常态化开展助学支教、法律援助、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学子、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小困难、实现小梦。
交通秩序
精干警力集中统一清理清查治安乱点
交通秩序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为营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出行环境,龙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县公安局机关、派出所等部门抽调的精干警力,全力以赴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
8月3日晚,龙门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东江一号”集中精准清查行动,对重点人员及重点区域展开全面清查整治,积极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持续确保全县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当晚22时30分,县公安机关组织治安、交警、巡警、情指、刑侦、缉毒、森警、派出所以及机关抽调单位等警力在辖区内开展了第一次集中统一清理清查行动,深入辖区娱乐场所、旅业、交通主干道等场所、路段,通过采取设卡查缉、清查整治、打击收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净化治安乱点,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行动中,各清查小组深入网吧、酒吧、酒店 宾馆、桑拿沐足场所以及KTV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清查,查处打击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同时,交警大队在各重点路段设立检查卡点,坚持“逢车必检、逢车必查、逢违必究”的原则,严查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文明交通秩序维护中,交警大队做到定岗定人定责,明确灯控路口、重点路段路口和机动巡逻组执勤民(辅)警的具体工作职责,压实责任。根据路面状况,采取每组2-3人定点值守、机动巡逻、动静结合的勤务模式,充分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加大对机动车逆向行驶、乱停乱放、无牌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强化渣土车、农用车、变型拖拉机等“杂车”整治,全面清除占道“僵尸车”,对行人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全力净化交通环境。
农贸市场秩序
部门联动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
农贸市场秩序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一环。连日来,龙门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短板及薄弱环节,持续精准发力,抓细抓实市场环境卫生、摆卖秩序、车辆停放等重点问题整治。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龙门县市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加强管理、综合整治、严格执法等措施,落实农贸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围绕物业小区整治、市政设施建设、建筑工地管理等重点工作,龙门县住建局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市政基础设施实施更新改造,同时,做好建筑工地围挡文明宣传,加强扬尘管控,严格施工许可审批,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龙门县市场监管局则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重点围绕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商超、药店、校园周边等市场监管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文明劝导活动,督促和引导各经营主体做到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8月8日下午,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洪添带队到龙城街道调研指导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刘洪添一行先后前往龙城街道甘南市场、中心市场、农贸市场和供销市场,走访了解市场总体规划、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秩序、车辆停放等方面情况,并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要求相关部门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先进、查漏补缺,切实抓好整改。
刘洪添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进行深度融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效的执行力,全力以赴落实好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
共同发力
各乡镇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一台“独角戏”,而是一曲“大合唱”,需要各镇(街)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发力。
近期,蓝田瑶族乡认真落实文明创建工作部署,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实沿街商铺文明经营,营造干净整洁市容环境;规范停车秩序,营造良好出行环境;做好常态化保洁,提高辖区环境卫生质量水平。
永汉镇始终把“创建为民”的宣传引导摆在突出位置,最大化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多渠道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利用流动宣传车、农村大喇叭、微信工作群、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突出宣传“点”,拉好责任“线”,拓宽覆盖“面”,引导群众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平陵街道组织志愿者到各包干区开展爱国卫生环境整治,在各交通主次干道路口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组织执法人员到市场周边管制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违法行为,通过实际行动助力龙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通讯员 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数读
2017年11月,龙门县荣获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再创佳绩,在134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中位居第33名、全省第1名,取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门红。
龙门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县总医院、文化“四馆”、龙城五小等一批民生项目先后建成启用,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年增幅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连续9年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