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柏塘镇茶园。
近期落成的良井镇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指挥部。
统筹支持每个镇1000万元,作为示范镇创建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南都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惠州正在举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擂台赛”。
已初步形成11个主导产业示范带
最近召开的惠州全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工作交流会,对惠城区汝湖镇、惠阳区良井镇、惠东县白盆珠镇、博罗县柏塘镇和龙门县龙田镇5个第一批示范镇进行了中期评估。5位镇党委书记依次上台以PPT的形式,介绍各自在农村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方面的经验做法,经省、市级专家及市直、乡镇(街道)、媒体和金融保险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的评审组综合打分。会上采取同样的方式,惠东县梁化镇和博罗县泰美镇入选为第二批示范镇创建名单。
会议由惠州市副市长黎炳盛主持。惠州市委副书记杨朝晖在会上表示,全市64个主要涉农镇(街)要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因镇施策,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上再下更大功夫进行探索,同时在联农带农富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杨朝晖强调,第一批选出的5个示范镇要不辱使命,脚踏实地干出更好的成绩,刚遴选出来的第二批2个示范镇不要辜负期盼,真正创建出示范效应。同时,所有涉农镇(街)党(工)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勇挑重担,在乡村振兴中当好表率。同时,全市各职能部门要与各县(区)、镇(街)联手形成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并希望专家、金融保险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在专业、实践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惠州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会议透露,目前惠州市各示范镇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在“串珠成链、连点成片”上狠下功夫,整合连接生产基地、集散加工、农旅商贸等功能点,初步形成了包括丝苗米、甜玉米、茶叶等11个主导产业的示范带。
在示范镇创建过程中,三产融合模式已现雏形。记者在会上获悉,各示范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锻长板、补弱项,初步探索出“种养+”“农旅+”等以各自优势产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模式。
统筹支持每个示范镇1000万元
惠州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汇报交流和现场评比等,示范镇创建旨在积极探路子出经验,努力探索更多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加强宣传推广经验成果,引领带动全市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根据《惠州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工作方案(2021-2023年)》,统筹支持每个镇1000万元作为示范镇创建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南都记者获悉,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把示范镇创建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编制有关实施细则和方案,规范示范镇建设及资金使用,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做强一产、做优二产、激活三产,以点带面,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巩固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
博罗县副县长李智表示,博罗县将依托示范镇的创建,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接下来,博罗县将会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柏塘镇和泰美镇的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工作,并进一步落实以示范镇的创建推动全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体系建设。
惠东县副县长曹慧也表示,惠东县将通过示范镇的创建平台,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智力支持,同时实施规划引领+金融支持+持续运营。举全县之力,重点在土地规划、财政等政策上引导先行,借智借力科研院所、专家智库等专业技术和人才辅助,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
到2025年,将打造30条综合示范带
据博罗县柏塘镇党委书记陈湘介绍,为振兴茶叶产业,柏塘规划打造了一条约22公里的旅游示范线路,将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古迹游览、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商品购物等丰富多彩的茶旅体验串联成线,让游客既能赏茶山美景,也能品茶、购茶,形成了一条龙产业带,有效带旺了沿途乡村经济。
“当前,惠州正在着力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示范镇创建工作,发挥出圩镇联城带乡的枢纽功能,探索“生产在农户、基地在乡村、加工在乡镇、增收在农民”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把圩镇真正建设成为乡村治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中心,实现“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发展,释放乡村经济乘数效应,走出有惠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南都记者获悉,惠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农业城市,拥有丝苗米、马铃薯、荔枝、南药、兰花、生猪、三黄胡须鸡、蜂蜜等诸多特色农业产业。在惠城区汝湖镇,当地正推动甜玉米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深加工,将玉米制作成为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响甜玉米品牌;惠阳区良井镇则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打造佳禾阳光田园综合体、六谷裕兴农业公园等农旅结合项目,丰富乡村游客的体验,延伸提升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的价值链。
按照“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原则,惠州注重产业导入,突出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蓝色海洋、田园风光、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等优势,通过串点成线、连线连片、示范引领,打造一系列集农业产业、乡村漫游、农旅观光、文化体验、特色风貌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根据计划,到2025年,惠州将打造形成30条可持续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
联农带农推动乡村“三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让乡愁有了载体,也让农村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惠州把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沿线圩镇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一体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线”和“四乱”整治、绿化美化、房屋外立面整治提升,全域提升沿线圩镇镇容镇貌水平,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每逢周末,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游客络绎不绝,住民宿、摘水果、品农味、逛祠堂,乐趣十足。当地村民早已准备就绪,把农产品、特色小吃拿出来摆卖,很快销售一空。
据良井镇党委书记黄文胜介绍,该镇凤悦·良井原乡旅游人数达10万人次/年,带动105名村民就近就业;佳禾阳光田园综合体成功打造佳禾米等本地品牌,2021年带动当地农户每户增收2500元;六谷裕兴现代农业园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500多人,示范带动周边1850户农户发展种植。
梁化镇是广东省蔬菜专业镇,有惠东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镇内的伦信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排名全县第一,今年入选全国农业强镇创建名单。梁化镇党委书记谢智威介绍,该镇以蔬菜产业为主导,重点做强现代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禀赋,以农旅一体化为抓手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纵深发展。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更多公共资源和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配置,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等,加快城乡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健全新型乡村生活体系,激发农村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通讯员 余剑辉 卢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