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创!惠阳设立稻田固碳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长期监测稻田碳排放规律 助力全省农业固碳减排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22日        版次:HA06    作者:张嘉培

  惠阳区成功建设广东省首个稻田固碳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时近三伏,暑气升腾。惠阳农科中心试验田里的稻穗饱满,稻香弥漫。连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与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一直在田头忙碌,为设置于此的“广东省稻田不同耕作模式碳足迹及固碳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抽样测产验收,并严谨地录入系列数据。

  全省首个

  开展稻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

  

  惠阳区是广东省典型的赤红壤双季稻种植区,具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自2014年起,就与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科研合作,在惠阳农科中心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稻秆还田等稻田试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站,积累了大量科学观测数据。2021年11月,该研究站获批为广东省首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用于开展稻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卢钰升称:碳达峰、碳中和是农业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这个碳排放监测基地是广东省设立的、全国首创的第一个稻田碳排放野外观测站。它对于我们长期监测稻田碳排放的规律,以及判断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固碳增汇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地。同时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展,也希望对广东省农业的固碳及减排技术做一个很好的筛选。

  卢钰升表示,农技人员可通过监测不同气候环境下稻田气体的排放规律,结合稻田各种栽培技术模式和品种的产量来进行综合的评估。

  

  固碳机制

  免耕、秸秆还田等可实现碳盈余

  

  在现场忙着监督夏收测产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学科指导专家、研究员徐培智说,在惠阳开展的稻田不同耕作模式的碳足迹及固碳机制研究是非常成功的。如免耕、秸秆还田、氮肥减施、间歇灌溉及稻田种养等农艺措施均可实现碳盈余。另外结合专业团队,通过合理农艺措施、优化布局稻作模式,切实提高了水稻生产碳中和水平。在惠阳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实施成果,也为评估和评价广东省稻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效应与固碳减排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几年的实验结果我们也在当地得到应用推广。尤其在甲烷排放方面,得到比较大幅度的降低。我们的土壤质量是在年年持续提升,用一句俗话说,我们的地是越种越肥!”徐培智表示。

  目前,中国正处在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农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大势所趋,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2060年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参与实施该观测研究站项目的惠阳农业技术人员李冬娴表示,惠阳一直坚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减量增效”“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对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的工作,今后继续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探索研究,她和同事们责无旁贷,且永远在路上。

  采写:南都记者 张嘉培  通讯员 罗宇 刘勇 陈丹娜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