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纵老兵廖志华:

年少加入东江纵队离休又为展馆奔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01日        版次:HA14    作者:李鹏 黎秀敏 杨振华 黄海林 郭秋成

  之 人物

  人物 名片

  廖志华 男,今年91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九村人。1944年,年仅13岁的廖志华加入东江纵队,担任情报员、警卫员,15岁随部队北撤至山东烟台、17岁参加淮海战役……他的足迹遍及广东、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8省,行程达1万多公里。1962年,他回到家乡博罗,后担任县卫生局局长直至离休。

  91岁高龄的廖志华,目前身体依然硬朗,虽满脸皱纹、头发斑白,但精神矍铄,只有些耳背。一枚枚勋章,见证了作为东江纵队抗日老战士的他在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

  13岁参加东纵抗日

  

  1931年4月,廖志华在博罗县罗阳九村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出生。

  “我父亲死得早,因为家里穷,为了能有口饭吃,我不到10岁,就去给地主放牛、打短工。”廖志华告诉记者,7岁那年,日本鬼子侵占博罗,鬼子的飞机轰炸了他的老家九村,将家的茅屋炸了个七零八落,从此他们一家就连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看着日本鬼子在家乡为非作歹,村民流离失所,也为了自己有口饱饭吃,听说在苏村、宁和一带有打鬼子的共产党游击队在活动,廖志华在12岁时,就与村上一名叫黄狗仔的小伙伴一起,背着家人开始偷偷地去找游击队,但无功而返。第二年他继续去找游击队,终于找到了东江纵队,成了一名战友口中的毛头“小鬼”。

  因年纪较小,且对周边地形较为熟悉,廖志华在参队的前两年,一直负责通信和情报工作,以及护送香港爱国同胞到解放区的任务。

  

情报藏草帽躲过鬼子搜查

  

  廖志华回忆称,他当时负责跑的是龙门正果-麻榨-永汉的这条线。每次接到要护送的任务的时候,自己都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昼伏夜行,将那些同志安全地带过日寇的封锁线,交给下一个交通站的同志,然后再返回。

  1945年3月14日中午,在当时的增城正果镇,廖志华接到一个任务,要把重要情报送到龙门一交通站。他将情报卷成条夹在草帽边缝里,穿着布衣和草鞋,手拿鞭子,佯装成放牛娃,一路谨慎前行。刚走了一个小时左右,他就碰上了一队正在巡逻的日本兵。

  “日本兵很残暴,如果这个时候掉头,一定会被日本兵开枪打死。”廖志华说,考虑到这一点,他故作镇定,继续走路。可就在这时候一个日本兵突然走了过来,一把抓住他胸口的衣服,扯来扯去,询问是不是红军。廖志华知道自己一旦露馅就必死无疑,于是假装无辜和害怕,说自己是本地人,只是一个放牛娃,“因为我把情报藏在帽子里,敌人也搜不出东西来”。

  靠着迥异于年龄的沉着、冷静,廖志华机智地骗过日本兵的搜查,最终安全地把情报送出去。

三天三夜赶路接应南下部队

  

  廖志华说,类似的危险任务,他经历过多次。当时,为了躲避日军的巡查,送情报的路线和交通站的位置都是不固定的。有时设在猪圈,有时设在柴房,条件很艰苦,但他执行任务时没有一次被抓住或露馅。

  看到廖志华这小鬼不光不怕死,人也精灵,任务完成得好,时任东江纵队四支队队长阮海天,就把廖志华调到了身边做警卫员。

  “闲暇时,阮队长还经常教我认字,学文化。”廖志华说,在东江纵队,他感到特别温暖,部队首长对战士十分关心和体贴。而当地群众对东江纵队特别拥护。当时东江纵队很艰难,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食用盐短缺,部分战士患上“夜盲症”。为了消除“夜盲症”,当地百姓用棉袄浸盐水后晒干,再穿着棉袄,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将浸有盐的棉袄送到部队。

  1945年2月,东江纵队司令部迁至博罗县罗浮山,廖志华跟随首长住在罗浮山的冲虚观。同年5月,由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遵照党中央“挺进中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指示,8月底,抵达赣南、粤北。为了迎接王震359旅的南下支队,组织上派廖志华赶赴南雄、连平、和平的交界点当向导。接受任务后,廖志华连续三天三夜赶路,赴目的地接应。为避免暴露,中途累到不行的时候,他也只能到山上找个隐蔽处歇歇脚。

  

中弹受伤后继续抢救伤员

  

  1946年6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东江纵队主力北撤至山东省解放区。廖志华也随队离开家乡,北上山东烟台,参加了淮海战役、济南战役、杞县战役等战役。

  “当时,东江纵队四个主要领导人,北撤了3个,他们是曾生、杨康华和王作尧,政委林平则留下来坚持斗争。后来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就是政委林平与北撤烟台时留下的同志们作为骨干。”廖志华回忆称,随队北上后,他被组织送往山东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医学知识,后被派到两广纵队二团担任卫生所所长。

  1948年3月份,17岁的廖志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廖志华的腿上,现在还有当年子弹留下的伤痕。他告诉记者,这是在淮海战役时期受的伤。“子弹无眼,在前线救援,医护人员就只能利用壕沟等地形、地势避开子弹。”廖志华说,他有一次还是没能避开,中了一枪,子弹穿过他的右腿,他赶紧包扎一下继续抢救伤员。

  在山东,廖志华结识了来自东莞的战友叶细枝,两人关系非常好。一场战斗前,他和叶细枝约定,两人中若是有其中一人牺牲了,幸存的人,要负责照顾牺牲者的母亲。战斗开始后不久,叶细枝不幸被炮弹击中,就此壮烈牺牲。

  “他被炮弹轰起的遗体,飞到了红枣树上。”廖志华说,这一幕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晚上怎么都睡不着。后来,廖志华曾辗转到东莞寻找叶细枝的老母亲,却发现她早在几年前已经去世,“我终究还是没能完成战友的遗嘱,这成为我永远的遗憾”。

  

出钱出力帮助筹建东纵纪念馆

  

  1949年,廖志华随两广纵队南下。

  廖志华说,加入东江纵队时,母亲并不知情。“在随后的5年间,失去了彼此的消息,母子重逢时我已经18岁,再不是当初离乡时那个13岁少年。”廖志华说,当时母亲竟一时没有认出我来,等反应过来时,她早已泪流满面。

  从部队转业后,廖志华先到了湖南的一个县担任卫生局副科长,同时兼任当地人民医院院长。在这里,廖志华认识了老伴杨曼萍,“她是湖南湘潭人,比我小5岁,也是学医的”。

  1962年,廖志华回到家乡博罗,担任县卫生局局长。离休后,廖志华任东纵边纵博罗县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名誉会长,以及博罗县东江纵队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于推动东江纵队老战士的联谊互动及资料保存工作。

  2003年12月,在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之际,东江纵队纪念馆开馆,地址就在罗浮山景区内的冲虚古观旁,那里曾经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为了帮助筹建东江纵队纪念馆,廖志华和战友四处奔走,出钱出力。如今,东纵纪念馆收藏了500多张真实历史照片和200多件革命文物。

  “让我感到特别自豪的是,我的5个孙辈中已有4个加入中国共产党。”廖志华说,他希望儿孙能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把党员的本色保持下去,让红色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

  让我感到特别自豪的是,我的5个孙辈中已有4个加入中国共产党。

——廖志华希望儿孙能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相关链接

  东江纵队对日 作战1400余次

  据史料记载,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在惠阳县土洋村(今属深圳坪山)正式宣告成立。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尹林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联合发表《东江纵队成立宣言》。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大鹏半岛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东江纵队在巩固和发展惠东宝抗日根据地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向北挺进,创建罗浮山以北,翁源以南,东江、北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向东发展,创建东江韩江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东江纵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1万余人的抗日武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击毙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约3500人,缴获各种枪支6500余支,各种门炮25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东江纵队有2500余名战士为国捐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东江、北江,粤东和港九这片乐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参加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东江纵队主力北撤留下的部分部队继续坚持隐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立下很大功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