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的柏塘石岗村,突出“记得住乡愁”。
升级改造的柏塘石岗村,突出“记得住乡愁”。
南都讯 走进惠州市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村道两旁树绿花盛,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老屋焕新颜成乡村旅游新亮点,虫鸣鸟叫,溪水潺潺,天蓝、山青、水清,村庄美得像一幅山水画,令人陶醉。石岗村是博罗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南都记者走访获悉,作为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5个“先行先试”示范县之一,博罗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县共选取71个村作为试点,2019年至今累计投入6.6亿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博罗。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上田埔村位于惠州市柏塘镇东部。“看见村口的百年龙眼树了吗?它有200年树龄了,每次看到这棵树,就找到家的方向了。”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说,古树、旧房子承载着老辈人的记忆,这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地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上田埔村依然保留客家古屋、祠堂、石碾、客家竹编等存留着乡村记忆的老物件和古建筑。该村旅游服务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客家古屋博览室、客家名宿、生态农业观光园、观光火车道、湿地公园、塘心悠园、文体休闲活动中心等正在建设中。
“建成之后,将极大地提升村庄风貌,丰富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和精神生活、带动上田埔村的旅游业发展。”上田埔村村委书记陈水坚认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把一、三产业结合起来,在搞好农业的同时让环境变得更好,吸引游客进村感受乡村美景,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
据了解,上田埔村的规划定位以宜居宜产、田园生活、乡村记忆和农事体验为主,打造惠州特色农业休闲村庄。结合上田埔村现有农场、花木场、荔枝园、桔子园、黄皮园、油茶基地和山茶等自然资源,发展有机农产品,打造山茶基地,结合宗族祠堂文化、围屋村、扶贫厂房等人文产业资源,以及在扶贫厂房旁规划建设工业发展产业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上田埔村产业振兴,将其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生态美丽村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过程中,上田埔村是博罗县第一个有规划先行意识的村庄。在实际工作中,村两委干部会组织到浙江等乡村振兴先行地参观研讨,学习他们的发展模式,才有了这种“规划先行”的超前意识。
连片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据了解,博罗连线连片推进主要交通沿线、罗浮山、象头山和乡村景点周边村庄示范建设,选取泰美、柏塘、长宁、龙溪等8个镇街作为试点镇,选取陂头神等71个村作为美丽宜居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沿高速路、国(省)道两旁以及村主干道、村中心区、人口密集区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连线成片示范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乡村环境改善了,发展机遇也随之而来。湖镇镇坪山村率先在全县完成道路扩宽,借力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该村利用村庄丘陵地带的地理优势,打造越野露营基地。在越野露营基地的辐射带动下,一大批农家产品成为旺销产品。村干部引导村民让出36间空置房间,打造特色民宿延伸产业发展。每到周末,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乡村体验生活,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乡村游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在观音阁镇彭村村,古石龙休闲度假农场参考湖镇镇坪山村做法,将周边农户的房子改造成漂亮的民宿客栈,解决了房间供不应求的问题,盘活闲置空房资源,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局面。
美丽乡村孕育“美丽经济”
泰美镇罗营村位于象头山500米处的半山腰,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森林资源,毗邻漂流景点,村民主动让出约5亩土地用于河道整治。如今,6公里的河道清澈见底,村里以此引导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茶园经济带旺农家乐,来这里观光旅游的游客逐渐多了,村里6户贫困户全部摘下脱贫帽。此外,檀悦旅游度假区项目也将落户该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及乡村旅游。
横河镇下河村则充分利用天然形成的龙潭瀑布,以及依托“禾肚稻香”景点,村民自建乡村悠闲民宿及农庄,重点发展民宿及观光生态农业特色产业。
下河村和罗营村情况类似,博罗不少乡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实施农村变景区(点)、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农产品变旅游产品“三变工程”,让乡村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环境美促生态美、乡村美、旅游美、产业旺,一批批村庄集中连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博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博罗立足乡村、依托乡村、回归乡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推动力。
以点带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近日,南都记者来到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看到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两旁不仅种上了绿化树,还铺了草皮种了花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石岗村委会主任罗建强介绍,村中的垃圾收集点设置完善,村民已经自觉将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到收集点清运。村民还自觉装扮好自己的庭院,将杂草清理干净,把柴草等杂物堆放整齐,并把屋前屋后打扫干净。
行走于石岗村,记者看见,该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有序推进,旧猪舍、危旧房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物清拆完毕,清拆后铺上草坪成为村民的休闲活动场所。
据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博罗县按照“全县一幅画、一村一张图”的总体布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推进、示范带动”,因地施策,分年度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博罗县以点带面,严格按照“硬化、洁化、绿化、美化”整治标准,该补的补、该建的建、该拆的拆,统筹实施“改房改水改厕、通路通气通讯、治污治脏治乱、添树添景添色”4个方面12项综合整治,着力升级“水电气讯”保障、配备“科教文卫”设施,确保整治过程“不走样”,整治效果“不变样”。
据博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博罗全县清理村庄乱堆乱放等13.8万处,清理农村生活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2.96万处,清理沟渠池塘漂浮物等2.5万处,拆除危、旧、破、弃、废房5.5万间,拆除私搭乱建等1.39万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牌、招牌等1.2万处,完成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等1.7万宗,全县所有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昔日破旧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有着600余年历史的福田镇山下村,在这里,涓涓山泉水绕村而流。然而在人居环境整治之前,村民们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上下游住户几度纠纷不断。综合各方面考虑,山下村率先启动雨污分流工程,让各家各户接通污水管道。由于山下村距离镇污水设施厂较远,管道铺设难以展开。村干部决定在山下村独立建成一座污水处理设施,一并解决了周边三个村小组的排放需求。村委书记徐志成说:“水流出来以后,我自己拿去广州化验过,水质的确是达标,带来的益处是保持河流环保,群众意见和邻居纠纷也为此少了很多”。
目前,博罗全县343个行政村及东江沿岸74个村小组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36座,总建设规模达3万吨/日,配套收集管网约590公里,总投入资金3亿多元。同时,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周边的行政村或村小组生活污水基本按要求纳入城镇污水厂处理,全县基本实现了“一村一设施”建设目标。县里的7个省定贫困村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6座,污水处理能力1020吨/日,污水处理率约68%;今年新建90座农村生活污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至目前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今年实施“百村示范 全域整治”
今年,博罗县将继续巩固已有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扎实强力推进,建立以“县督导、镇组织、村落实”的三层责任制,编制责任清单,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农村干净、整洁、有序。同时,加快实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工程,着力打造71个示范村,带动全县34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工作,推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博罗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团队——广东安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一支以90后为骨干的“少壮派”,成立两年多已经为惠州、河源等地的100多个村子进行设计规划和工程施工,其中石岗村的规划设计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
南都记者获悉,博罗县已编制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对全县进行通盘规划,分区域、分功能进行连片连线整治建设,同时编制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精品特色村样板实施方案,供各村对照参考实施。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通讯员 朱玉忠 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