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将成为博罗新增长极

陈国煌:集全县力量建设“一带一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2日        版次:HA02    作者:黄海林 王诗媛

博罗县委书记 陈国煌

面对疫情之后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周边区域激烈竞争的态势,博罗如何突围,逆势而上,是我们必须深思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博罗县委书记 陈国煌

高标准规划建设沿东江经济带和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企业;高 起点谋划大交通体系,通过交通建设串珠成链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聚焦“三农”实现乡村振兴,加速奔向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在今年的中共博罗县委第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政协博罗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博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博罗县委书记陈国煌、县长谢远区接受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采访时提出,将集中全县力量建设“一带一圈”,同时提升博罗东部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 设施建设水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聚焦“三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带一圈”

提升博罗东部地区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

南都:您提出要集中全县力量建设沿东江经济带、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同时着力提升博东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请介绍下“两规划一意见”的出台背景及相关部署。

陈国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来后,博罗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排名下滑。这情形就像当年的沙河国考断面水质下滑一样,我们又要像打沙河整治攻坚战一样打一场经济发展的翻身仗。面对疫情之后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周边区域激烈竞争的态势,博罗如何突围,逆势而上,是我们必须深思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充分论证,提出建设沿东江经济带和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以此为主动力轴,推动博罗高质量发展。

罗阳、龙溪、园洲、石湾等沿东江四镇街区位交通良好,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相对完善,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县的65%,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且四周被发达一线城市环绕,在惠州来说有如此条件的区域凤毛麟角。但是目前四镇街协同发展不够、产业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没有形成发展整体合力和竞争力。所以,要统筹全县优质资源,一体化打造沿东江经济带,关键就是要从“一亩三分地”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不能停留于小乡镇发展思维,要有城市的格局,自觉把这块区域放到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中来审视和考量,以城市的形态、一流的标准来谋划建设。

罗浮山及周边长宁、湖镇、福田、横河、龙华等五镇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拥有罗浮山和中医科学大会等品牌,博罗作为惠州打造“2+1”产业布局中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主战场,大力发展生命、生态、生活“三生”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三生”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朝阳产业、幸福产业。如果把这一区域做好做旺,那么博罗就能成为大湾区最具幸福感的地方和高品质慢生活的度假胜地。接下来,我们要集中力量推进罗浮山开发建设整体提升以及葛洪中医院、罗浮-津村制药项目、岭南药用植物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三生”产业精品标杆,把最亮的东西点亮,把产业、资金、游客等统统吸过来、留下来。接下来,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必将成为博罗新增长极。

在重点推进“一带一圈”规划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同步抓好博东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柏塘、公庄、观音阁、杨侨、杨村、麻陂、石坝、泰美等博东乡镇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客家民俗文化保存比较完整,有基础有优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我们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全面提升博东地区教育、医疗、交通等建设水平,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博东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创新思维调整盘活土地

将“积压”劣势转化为“存量”优势

南都:博罗实施“一带一圈”规划的难点或瓶颈在哪?将如何克服?

陈国煌:近年来,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博罗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也是一些镇街、部门工作推进不力的理由和借口,用地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今年起,我们要抓住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大胆探索创新,打破利益藩篱,改变之前原地盘整的思路,坚持盘整具体地块和盘整建设用地规模、用地指标相结合,用抓“两违”整治台账销号、清单式管理的方式来抓土地盘整,双管齐下,通过空间置换等方式,把全县低效闲置土地的规模指标调整出来,统筹集中到“一带一圈”高效利用,从盘整个别地块的“小打小闹”变成全域土地的大腾挪大整合大盘活。这项工作,要作为评定县直相关部门和镇街绩效奖金等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虽然缺乏土地规模指标制约了博罗发展,但同时也给我们在石湾、园洲等经济活跃地带保留了成片可连续开发的土地,这是一笔难得的巨额沉睡资产,只要能把这些闲置土地盘活,将“积压”劣势转化为“存量”优势,那必将会成为推动博罗后发先至、强势崛起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目前博罗面临很多困境,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影响了效率提升,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要突破这种困境、提升效率,必须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坚决改、改彻底,向改革要效率、要发展。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改革:一要强力推进罗浮山体制机制改革。罗浮山是座名山,但是目前名山效应不显、效益不高,最关键的就是体制机制不顺,制约了罗浮山发展。今年要把行政管理与市场运营分离,以市场化、产业化的思维运营罗浮山,释放罗浮山的发展活力。二要深化医联体改革。总结推广医联体的经验,在全县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防疫能力。三要积极推进教联体改革。要在博罗中学与石湾中学教联体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杨侨中学与高水平学校的教联体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挖掘资源、整合资源、活化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将错配、闲置的资源转变为“香饽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高起点谋划大交通体系

通过交通建设串珠成链拉开城市骨架

南都:针对《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出台这一重要契机,博罗将如何高起点谋划交通体系、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陈国煌:博罗区位优势明显,境内高速通车里程达200多公里,也即将步入“一城三站”的高铁时代,届时博罗境内的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些路网大多都是我们被动接受的,基本没有主动谋划的对接道路,导致博罗目前对接过境道路还不够顺畅,县内道路也不够通畅,制约了人流物流等要素的快速流通,区位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们将主动对接《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全面推进今年的桥梁、道路、高铁站场建设项目,同时要根据博罗城市发展走向、产业布局需要,提前谋划、科学编制“十四五”交通路网规划,优化补充现有主干路网,着力构建丰满灵动、内联外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大湾区经济生活圈。

谢远区:要发展,先修路。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尽快建成双龙大道、江南大道西段以及滨江路东段、工业大道、桃园路北段、建设路北段、矮岗中路,加快东江大道、振兴大道、博中东江大桥、滨江西路等项目规划建设,做大做优罗阳—龙溪组团。其中博中东江大桥工程将跨过东江,缓解县城过江交通压力,并且对接在建的江南大道,进而联通惠城区和仲恺区,该项目预计今年9月份开工。

博罗县东江大道工程项目(博罗大桥至粤湘高速段)是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中沿江交通轴线的先行实施段。路线全长约11.253km,起点在水西村接飞龙大道延长线,终点接博深高速苏村出口,预计今年10月开工。未来,东江大道将延伸到石湾,串起沿江的罗阳、龙溪、园洲和石湾四个镇街。除了东江大道,博罗在西部还规划了另外一条主动脉——振兴大道连接沿江四个镇街。

今年4月,博罗已启动15个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其中包括三个高铁站的建设。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配套工程力争今年6月份动工建设,广汕高铁博罗站配套工程力争今年8月份动工建设,广汕高铁罗浮山站配套工程力争今年9月份动工建设。这些道路建成后,“丰”字交通向“满”字发展,博罗综合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城市骨架将进一步拉开,同时也将助推博罗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

聚焦“三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南都:接下来,博罗在推行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将有哪些做法?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陈国煌:作为人口大县、传统农业大县,做好“三农”工作对博罗的发展关系重大。补齐“三农”短板,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基础,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接下来,博罗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聚焦“三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用工业化思维去看农业产业,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现在,我们一些农产品不好卖,受疫情影响是一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产品质量不高、品牌不响、营销不活,所以搞农业就要借鉴工业化思维,用“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农业”。今年是脱贫收官之年,越到最后阶段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各项工作要落实再落实,精准再精准,以底线思维兜住民生底线,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不因疫返贫。

谢远区: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提高博东地区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能力,与博西地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交通水平,进一步完善博东地区外联内接网络;二是提升教育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提升医疗水平,建成高水平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提升产业水平,在抓好公共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巩固推动博东地区现有产业,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及农业龙头企业加速发展;五是提升生态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持续下大力气开展农村“五美”专项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海林 见习记者 王诗媛 通讯员 博讯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