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生活垃圾分类 上半年立案处罚485宗

东莞“小微执法”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25日        版次:DA03    作者:田玲玲

  谢岗城管分局举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谢岗城管供图

  谢岗镇打造了“1+1+10”垃圾分类示范街,建设116组垃圾分类投放亭。 谢岗城管供图

  谢岗镇建设了1座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理量为20吨。 谢岗城管供图

  7月5日,东莞市清溪镇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小微执法”行动。一名女士未按照分类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经工作人员教育讲解后仍态度较差,仍不愿进行垃圾分类。随即,工作人员对该名女士进行警告并罚款。据了解,这是清溪镇开出的首张生活垃圾分类个人罚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莞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违规行为教育改正和查处共7526宗,其中立案处罚485宗,罚款50230元。案件查处以随意倾倒垃圾、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内、轻微混投等违规行为为主。

  执法

  今年上半年共罚款50230元

  7月5日,东莞市清溪镇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小微执法”行动。在现场,工作人员发现一名女士未按照分类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经教育讲解为什么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该女士态度仍然较差且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

  随即,执法人员和镇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对该名女士进行警告及罚款,并开具《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名女士现场承认错误,并承诺将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当天,工作人员还对不分类的3名住户进行劝告,并要求其进行现场整改。

  此外,市垃圾分类办联合大朗镇垃圾分类办以及大朗城管片长,前往某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行动。检查人员发现,该区域店铺虽均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普遍存在垃圾投放错误、混投混收等问题。

  执法人员对问题情节较轻的店铺开出了《告知书》,要求店铺根据垃圾分类工作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其中,一家店铺未按照分类规定投放生活垃圾达1立方米,执法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100元的处罚。

  据了解,《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未按照分类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事实上,在此之前,东莞已依据《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莞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违规行为教育改正和查处共7526宗,其中立案处罚共485宗,罚款50230元。案件查处以随意倾倒垃圾、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内、轻微混投等违规行为为主,并均已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

  

  进度

  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27%

  “小微执法”是东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措施之一。近年来,东莞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根据《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三步走”。

  东莞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2年7月底,松山湖、滨海湾、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全市139个村(社区)、566个小区及全市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27%。其余28个镇正有序推动示范片区建设;计划到2022年底,28个镇30%的村(社区)完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部分镇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称,“松山湖厨余垃圾分出比例已达到国考要求,做到了‘真分类’。”据了解,松山湖厨余垃圾收运范围已覆盖辖区内所有厨余垃圾产生源单位约158家。每天早上6:00—晚上10:00收运一次,共有7条收运线路;目前每月收运量约1500吨。

  松山湖厨余垃圾收运采用交付收运方式、上桶模式,即厨余垃圾产生单位将厨余垃圾专用收集桶放至指定地点(垃圾暂存点、垃圾房等),收运车辆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收运地点清运,上桶后冲洗周边区域,保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每个收集点收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收运车辆还专门配置了密闭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此外,从2020年起,谢岗启动了“1+1+10”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即在创建“1+1”(泰园社区、稔子园村)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基础上,在其余10条村,各打造1条垃圾分类示范街,形成具有谢岗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谢岗共在示范片区建设了116组垃圾分类投放亭,建设完成12个有害垃圾投放收集箱房、20个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1座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实现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全覆盖。

  不过,塘厦等个别镇垃圾分类工作仍有待提高,主要存在垃圾分类机制不完善,“人、财、物”保障不到位,分类设施配套滞后,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缓慢等不足。

  难题

  可回收物收运体系仍需健全

  东莞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莞在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等方面的链条建设已逐步完善;但在可回收物收处方面,仍需结合“国考”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两网融合”。

  据了解,“两网融合”主要指再生资源网络和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两个网络的充分融合,让可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探索“两网融合”方面,南城街道石鼓社区走在了前列。石鼓社区“两网融合”暨环卫固废收集站自2019年9月开始运营,共分为废金属区、废塑料区、废纸品区、废织物区、废玻璃区、环卫固废区等六个区域,主要承担可回收物的便民交售以及环卫固废中转,处理量约20吨/天。其中,再生资源、可回收物回收量约500吨/月,环卫生活固废回收量约100吨/月。

  该收集站的再生资源和可回收物交售主要采用“互联网+可回收物收处”模式,居民可以选择自提送到站点、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拨打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三种交售方式,且都明码标价,而针对居民头痛的大件垃圾收集同样适用。这种方式解决了传统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便民交售点为基础,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收废品”模式。

  石鼓社区在“两网融合”和环卫固废收处方面的探索经验将进一步推广。有关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网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两网融合”发展的通知》,完善可回收物收处体系建设。

  此外,“低值可回收物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的问题仍需解决。”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称。低值可回收物是指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被循环利用、回收成本大、经济附加值低的物品,包括废玻璃、废塑料、废织物等。为此,东莞印发了《东莞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2022版)》,下一步还将规范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破解其“无处可去”的困局。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