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今年10月和11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结果出炉

洁净度PK 松山湖东城稳居前两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15日        版次:DA02    作者:田玲玲

现场嘉宾围绕热点话题“城市运行安全之燃气安全”进行讨论。

昨日下午,由东莞市城管委办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主办的“洁净东莞·城市论坛之荔香绣语”活动在大朗求富路花园举办。活动发布了今年10月和11月全市“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及红黑榜情况。据了解,在今年10月和11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中,松山湖和东城分别稳居第一名和第二名,而望牛墩连续两个月排后三名。

望牛墩连续两个月排后三名

10月、11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包括动态测评(70%)、机制测评(20%)、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10%)、“行走东莞”(扣分项)四部分,由市城管委办发布。

根据测评结果,10月份,松山湖、东城、莞城名列前三,黄江、樟木头、望牛墩排名后三。与9月份相比,排名明显上升的有:塘厦(进步17名),虎门(进步12名),沙田、大朗(均进步11名);排名明显下降的有:大岭山(退步20名),企石(退步9名),常平(退步8名)。

11月份,松山湖、东城、东坑名列前三,望牛墩、麻涌、石龙排名后三。与10月份相比,排名明显上升的有:企石、大岭山(均进步11名),石碣(进步9名),樟木头(进步8名);排名明显下降的有:横沥(退步8名),莞城、长安、石龙(均退步7名),石排、大朗、虎门(均退步6名)。

也就是说,在今年10月和11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中,松山湖和东城分别稳居第一名和第二名;而望牛墩则连续两个月排在后三名。

公厕暗检扣分连续4个月减少

从各项测评指标来看,在动态测评中,对比10月测评数据,今年11月,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扣分情况相差不大。其中,市容管理扣分占比为46.66%,环境卫生扣分占比为53.34%。具体来说,扣分占比前四的是:散落垃圾、清扫不及时,占42.74%;占道经营、乱设摊点,占32.42%;乱拉乱挂、乱写乱贴(城市“牛皮癣”),占8.62%;公共厕所日常管理不到位,占7.00%。

根据测评反馈,11月份市容管理方面扣分情况与10月份相同。而环境卫生主要扣分点为:垃圾容器周围存在积存垃圾、污水污迹未能及时清理,同时存在大面积垃圾露天积存。11月份乱拉乱挂、乱张贴扣分占比比10月份上升了约7%,乱晾晒衣物现象依旧未改善,甚至有增多的迹象。

此外,公厕暗检扣分持续下降,11月比10月份下降约1%,扣分项集中在未升级公厕的管理不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公厕暗检扣分已连续4个月减少,充分体现出各镇街(园区)已基本形成较好的日常管理制度,“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情况值得肯定。

11月,5个镇街登上红榜各加3-5分

在机制测评方面,总体来说,11月份比10月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在“路长、巷长、所(站)长”制实施方面,现场核查发现,松山湖、南城、石龙、洪梅等11个镇街(园区)存在未设置路长、巷长公示牌,未开展现场巡查工作等问题。

此外,根据“机制测评”评分细则,从7月份开始,对村(社区)登上红榜的镇街(园区)加5分;对其他区域登上红榜的镇街(园区)加3分。故11月对望牛墩镇加5分,对东城、中堂、沙田、南城各加3分。

同时,从8月份开始,除对登上红榜的镇街(园区)进行加分外,还对上月登上“黑榜”的区域视整改情况进行相应加减分。通过“回头看”发现,10月登上“黑榜”的区域属地政府均能高度重视,并能积极落实整改工作,故没有作扣分处理。

部分未升级公厕管理不到位

在总分占比10%的公共厕所日常管理方面,11月在全市范围内一共暗检了314座公共厕所。其中,松山湖、莞城、道滘、大岭山等镇街(园区)在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方面做得较好,望牛墩、横沥、长安、中堂等镇做得较差。

从检查结果来看,升级完成投入使用的公共厕所基本形成较好的日常管理制度,暗检时大部分公共厕所卫生都保持较好;部分镇街未升级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也做得较好,公共厕所内部通风明亮、环境干净整治,如松山湖、南城、黄江、大岭山等。

但仍有部分未升级的公共厕所管理不到位,存在外观残旧、乱贴乱画、设施破损、保洁不及时等问题,比如:横沥镇公厕横沥04,大朗镇洋坑塘村广场街31号公厕,洪梅镇公厕洪梅08,中堂镇蕉利村蕉利中和市场公厕,其中较严重的是望牛墩镇洲涡村喜庆堂公共厕所。

此外,在“行走东莞”方面,11月份,市领导行走共达30次,覆盖29个镇街(园区),行走超过37个村(社区)。行走发现的问题,已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全部反馈相关镇街(园区)立行立改。据统计,11月份市领导“行走东莞”发现问题共立案54宗,其中,本月应结案41宗,已结案41宗,结案率为100%。从当前情况来看,33个镇街(园区)已连续四个月在“行走东莞”方面未被扣分,“行走东莞”专项工作成效值得肯定。

反复登上“黑榜”的区域,

将纳入重点督办

市城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创业对10月、11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情况进行点评,对排名垫底的镇街进行原因分析。其中,望牛墩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市后三,究其失分点,主要在动态测评中的环境卫生方面,乱拉挂、乱张贴现象和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现象较严重,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不到位。

此外,综合以往排名情况,麻涌都处于中上游水平,但近两个月成绩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乱堆放现象严重,道路可视范围和内街小巷散落垃圾、成堆垃圾普遍,公共厕所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大步村创兴二路与太步路交界处甚至存在露天垃圾收集点,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周边居民生活。

黄江在10月排名倒数第一,但11月份进步了7名。10月黄江的主要失分点是机制测评,动态测评中的市容管理失分也较多,主要存在乱堆放、乱拉挂现象较多,日常保洁工作不到位,公厕保洁力度不足;而11月在以上几方面均有改善,但提升不大,市容管理和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方面与排名靠前的镇街仍存在较大差距。

陈创业还对近期排名波动较大的石龙、大岭山、长安等镇进行点评,并分析10月、11月的“红黑榜”情况。他透露,针对反复登上“黑榜”的区域,市城管委办将纳入重点督办和“行走东莞”的重点区域;整改不到位的,将进行通报和约谈。而对于连续登上“黑榜”的企业,将约谈企业主要领导,整改效果长期不达标的“黑榜”区域及企业,提请市政府实施后续的惩处措施。

  红黑榜名单

  10月份“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黑榜名单

  【红榜】

.红榜之村(社区):横沥镇山厦村

上榜理由:路面整洁靓丽,立面绘画生动,水面干净清洁,沿岸风景秀丽;公园广场保洁到位,绿树成荫,景观提升明显。

/红榜之道路:凤岗镇沿河路

上榜理由:绿化休闲景观体现在卧龙桥至永和桥环河道,全长2.2公里;人行道及绿化带面积约26000平方米;文创夜景灯光覆盖沿河两岸,灯光覆盖面积达34000平方米。

0红榜之垃圾转运站:沙田镇大泥垃圾转运站

上榜理由:采用了新一代具有压实密度更高,压缩容量更大,压缩效率更高的压缩设备。此外,还有LYSZ28A车厢可卸载式垃圾车与之相配套;全自动超声波环保喷淋除臭系统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噪音和异味;新站场实行全天候视频监控,每天最多可处理约80吨生活垃圾。

1红榜之公共厕所:塘厦镇塘龙广场1号公共厕所

上榜理由: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内部配备高低洗手台、感应式水龙头、一体化烘手机、应急充电区、挂钩、蹲位指示灯等基础设施;配备儿童洗手盆、安全扶手和防滑垫、独立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实行专人管理,配备卫生纸和洗手液;全天候免费开放,实行16小时保洁,保洁时间由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每两小时冲洗一次,每天大清洗不少于3次,使公厕保持干净卫生。

2红榜之河涌:中堂镇四乡村四乡涌

上榜理由:四乡涌总长约1.7公里;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326万元进行沿线景观提升,修建河堤、种植绿化;落实4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河涌水面和堤岸的常态化保洁,并通过各项措施,努力恢复水乡特色风貌。

3红榜之市场:茶山镇京山综合市场

上榜理由:安排专人对摆卖点进行日常管理,维持良好的经营秩序;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破解乱摆卖难题。

  【黑榜】

.黑榜之村(社区):石碣镇鹤田厦村

上榜理由:生活垃圾乱堆放,路面保洁不到位;垃圾收集容器破损,地面垃圾成堆;屋边田边等闲置地存在乱堆乱放,形成卫生死角;水面保洁不到位,存在堤岸垃圾;出租屋周边乱张贴现象严重。

/黑榜之道路:石龙镇怡枫路

上榜理由:道路两边乱堆放现象较严重,建筑垃圾未及时收集处理;占道经营现象突出;道路两旁人行道板损坏严重;道路两侧长时间未进行清洗,泥沙较多。

0黑榜之垃圾转运站:寮步镇富竹山村寮步14号垃圾转运站

上榜理由:站内积存生活垃圾,污浊脏乱,伴有恶臭,管理较差;站外生活垃圾堆放严重,整体保洁较差,较大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1黑榜之公共厕所:中堂镇槎滘摆卖区公厕

上榜理由:公共厕所标识缺损,整体残旧,内部污迹现象严重;异味明显,蹲位无人冲洗,管理严重缺失。

  11月份“洁净东莞指数测评” 红黑榜名单

  【红榜】

.红榜之村(社区):望牛墩镇李屋村

上榜理由:内街小巷整洁有序,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公园广场保洁到位,绿树成荫,水面干净清洁,景观提升明显,沿岸风景秀丽;村内道路平坦整洁,日常保洁到位,干净有序,绿化管养效果较好。

/红榜之道路:中堂镇新兴路

上榜理由:人行道每月高压清洗4次、路面每日高压冲洗、洒水降尘各2次,护栏每月清洗2次;路面宽大整洁,道路两旁设置停车位,规范停车;沿街商铺无出店、占道经营现象,绿化美观整齐;结合“千箱美化”行动,两旁的配电箱进行艺术图画美化;结合“灯光亮化”工程,两旁路灯升级为LED中华灯。

0红榜之垃圾转运站:东城街道火炼树社区35号垃圾转运站

上榜理由:共投入约200多万元重新提标升级垃圾转运站,全面按“一站一景”标准建设。在硬件上,更换原有垃圾压缩设备2套,更换全新垃圾运输车辆,新装负压除臭设备1套,安装生化喷淋1套,安装视频监控系统1套;在管理上,垃圾转运站每天坚持至少冲洗地面设备3次,聘请特勤人员每天不定时巡查垃圾转运站,督促垃圾转运站做好站点管理,安排人员通过指挥平台监管垃圾中转站现场情况。

1红榜之公共厕所:南城街道西平社区休闲公园50号公共厕所

上榜理由: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采用城市现代建筑风格,创新性的外观设计融入了周边环境景观,充分体现南城现代化市中心城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公共厕所内部配置了洗手液容器、干手设施、儿童洗手盆、废弃物收集容器等设施,并建立了“所长制”上墙制度;公共厕所配备2名专职管理人员,设有专用管理间;公共厕所保洁时间由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每两小时冲洗一次,每天大清洗不少于3次。

2红榜之河涌:沙田镇穗丰年水道

上榜理由: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水系内鱼虾繁育,还原生态系统,吸引迁徙候鸟回归,在区内觅食、栖息、繁衍,重现“曲水芦苇荡,鸟憩红树林,江舟渔歌韵,人鸟乐游悠”的美景;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加强河面保洁及巡查,每周组织检查不少于5次。同时,加强河岸园林绿化卫生保洁,每天组织人员及时清理垃圾和绿化废弃物。

  【黑榜】

.黑榜之村(社区):石龙镇黄家山村

上榜理由:生活垃圾乱堆乱放,路面保洁不到位;垃圾收集容器破损,未按时清洗;市场、主干道乱摆乱卖现象严重;路面泥沙撒漏严重,未及时进行路面清洗;出租屋周边乱堆乱放现象严重。

/黑榜之垃圾转运站:虎门镇小捷滘社区小捷滘二巷23号旁垃圾收集站

上榜理由:站内场地不整洁、堆积杂物、伴有恶臭,管理较差;站外工作人员疏于管理,缺乏监管巡查人员,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0黑榜之公共厕所:桥头镇大洲社区大洲综合市场公厕

上榜理由:公共厕所整体残旧,门窗均损坏,地面墙体污迹现象严重;蹲位无人冲洗,异味明显;天花蜘蛛网密布,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