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火炬村,村里建筑墙体统一的“红色”彩绘异常抢眼。
南都讯 为系统回顾宣传东莞市帮扶广东省揭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亮点和成效,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舆论支持,9月初,东莞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重点媒体赴揭阳市开展专题采访。媒体团先后走进揭阳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等地约10个村,深入采访帮扶揭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亮点和成效,采访内容涵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和社会力量帮扶等。
从2016年4月起,东莞市承担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及揭阳产业园等4个县(市、区)共114个相对贫困村对口扶贫任务。到2020年6月底,这114个相对贫困村、7112户27168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完成脱贫出列手续。
2016年4月起,
对口帮扶揭阳114个贫困村
据介绍,从2016年4月起,东莞市承担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及揭阳产业园等4个县(市、区)共114个相对贫困村对口扶贫任务。当年,东莞市与揭阳市建立了对口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并签订了《对口扶贫协议书》。
为压实责任,东莞市成立各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梁维东担任组长,市长肖亚非担任副组长。2016年4月,东莞选派了129名干部到揭阳市开展扶贫工作;2019年4月,重新轮换选派145名扶贫干部到揭阳市扶贫,构建“市、县、村”三级前线扶贫队伍。
2016年至2020年,东莞对口帮扶揭阳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376亿元,推动揭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对口帮扶揭阳市11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平均2.9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平均24.22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43万元,是省定标准8266元的1.89倍。到2020年6月底,东莞对口帮扶揭阳市的114个贫困村、7112户27168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完成脱贫出列手续。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
据揭阳市委副秘书长、东莞驻揭阳工作组组长陈朝云介绍,东莞在对口帮扶揭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克服揭阳市贫困村人口多、土地少等难题,扶贫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截至2020年6月,对口帮扶揭阳的114个贫困村共扶持特色产业130个,建立健全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含种养大户)82个;启动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94个;实施光伏、入股分红、资产性收益等项目195个,参加资产性收益项目的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798户。
同时,东莞帮扶揭阳还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充分利用资金协助当地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四年多来,共开展村道硬底化579公里,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21个,修缮或建设公厕219个,修缮或新建广场140个,建设卫生站128个,开展污水治理工程129宗,架设路灯13422盏,修建(修缮)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247个,搭建文化戏台49个。
目前,对口帮扶的114个贫困村所辖自然村已基本完成村内巷道硬化工作;已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全部实现通光纤网络,电视信号、宽带网络信号实现全覆盖。揭西县火炬村、鲤鱼钩村,普宁市什石洋村、和美村,揭阳产业园东风村,惠来县前吴村等东莞对口帮扶贫困村在揭阳市举行的“美丽乡村”迎新春乡村振兴大擂台上分别荣获揭阳十大美丽乡村、揭阳美丽乡村精品路线、揭阳特色村等殊荣。
为各村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东莞驻揭阳工作组组长陈朝云还特别介绍了东莞帮扶工作中的一大创新:为增强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东莞市从2019年开始,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按每年每个对口帮扶村3.6万元的标准,配备扶贫驻村助理工作经费,在贫困村当地聘请有大专以上学历、懂得电脑操作的年轻劳动力担任驻村扶贫助理。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名当地青年劳动力受聘驻村扶贫助理(每村聘请1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朝云介绍,东莞市派驻揭阳市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带着驻村扶贫助理一次次遍访贫困户、一道制定、实施贫困户帮扶措施,手把手教他们操作扶贫信息系统,一起到镇、县有关职能部门跑项目……
“东莞市在揭阳、韶关等贫困地区聘请驻村扶贫助理的这种做法,不但加强了驻村扶贫工作力量,又为当地贫困村两委培育了一批既熟悉基层村委工作、又懂扶贫业务的年轻后备干部,为揭阳市100多个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陈朝云说。
典型案例
揭西县火炬村:对口帮扶三年多 革命老区村脱贫
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是革命老区村、纯农村、省定贫困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抗征队诞生地,由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对口帮扶。
数据显示,火炬村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1亩,山地面积5786亩,总户数437户,总人口1877人。火炬村现有贫困户46户133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8户103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8户30人(含特困户9户9人)。致贫原因主要是没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农民经济收入低微,留守村民老弱病残多,缺乏强劳力等。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东莞市委党校驻火炬村第一书记蒙巧聪介绍,自2016年东莞市委党校实施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共落实资金2528.46万元。“火炬村立足红色资源,结合揭西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高规格规划火炬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一条以‘红色’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融合促进之路。”
据统计,2019年火炬村集体收入12.5万元,实际减贫成效显著。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6元,高于当年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实现28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共38人外出务工,做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全村133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省脱贫标准。
物色专业团队,整体开发红色游与乡村游项目
驻火炬村第一书记蒙巧聪介绍,红色村只是一个壳,它还要有血有肉。为此,他们前往梅州、汕头等地,对老抗征队员进行走访,编纂了宣传册,制作了宣传片,不断丰富火炬村的红色内涵。火炬村也成功入选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如今,走在火炬村里,新修的沥青村道四通八达,村里建筑墙体统一的“红色”彩绘异常抢眼,村中的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旧址以及抗征队司令部、后勤部、枪支厂等多个红色遗址已进行了修缮。同时,火炬村还完成了雨污分流、集中供水、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邀请了专业公司进行全面规划提升红色品牌,完成了中心广场、宣誓广场、村标、双拥广场、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等项目建设。
这一切都为火炬村发展红色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6月,火炬村举办“红色村”千人红色之旅徒步活动,1000余名参加者穿着红军服,以徒步形式从火炬村前往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旧址,往返15公里,实地感受火炬悠久的革命历史和火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打响火炬村红色旅游的第一枪。去年一年,火炬村共接待了游客6000多人。
“接下来将逐步把火炬村打造成爱国教育基地、红色党建基地。”蒙巧聪说。同时,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的融合之路,物色专业第三方团队,把村里红色资源整体打包,共同经营发展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项目,鼓励村民投资餐饮、农庄等项目。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