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时,家长可以提前一点进入界面填好资料。 官网截图
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带着小孩打疫苗。 南都记者 刘媚 摄
“神兽”返学让家长解放,但是“神兽”预防接种的问题又让家长有点头大。不过,南都记者从东莞疾控中心了解到,从3月1日起,东莞各镇街已经逐渐恢复,并且实行分时段预约接种。为了缓解受疫情影响而积压的大量预防接种需求,东莞已经增加了放号数量,截至5月中旬,东莞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的网络放号总量已增加至每日9000多个,网络放号数目前已超过疫情发生前的日均接种量。
网络“抢号”为主 分时段预约接种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从1月29日至2月29日期间,东莞市所有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暂停预防接种服务;随着情况好转,从3月1日起,东莞各镇街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逐渐恢复预防接种服务。同时,考虑到人群聚集会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有效控制进入接种门诊的人流量,东莞实行分时段预约接种。
据了解,目前东莞预防接种的预约方式以网络预约和电话预约为主,暂不开放现场预约取号。其中,网络预约为目前的主要预约方式,而电话预约主要针对未接种卡介苗、首针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需进行PPD皮试的儿童、已接种首针、需接种后续针次但接近年龄限制等特殊情况儿童,以及已接种首针、需接种后续针次的成人(成人流感除外)。
但是,网络预约开放,也让不少宝妈头疼。“连续几天晚上准时守着公众号,但号还是一秒钟就没了,真的太难了!”“南城的号一眨眼就没,得预约到塘厦去了。”……“神兽”返学让家长解放,但是疫苗接种问题又一秒把家长给难住了。
南都记者从东莞疾控中心了解到,自恢复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工作以来,市民反映预约难,主要因为门诊停诊期间积累了较多逾期未接种的儿童,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大;在开诊早期,部分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被调往其他岗位尚未返岗,导致预防接种门诊人手不足。此外,因为疫情防控需要,预检分诊流程复杂、耗时长。
此外,还有宝爸反映,预约系统出现卡顿或空白页的情况,这加大了预约的难度。对此,东莞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道,这是因为从3月16日起,东莞按照省卫健委的要求,改用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使得目前处于新旧系统交换之际,该系统存在运行不稳定、不顺畅等情况,造成接种效率降低;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短时间内集中访问预约界面的人太多,造成预约界面卡顿或空白页。
目前放号总量已增至每日9000多个
日前,南都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拨打东莞疾控中心客服电话咨询疫苗接种预约事宜,询问有无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客服“支招”:这个时候要拼手速和网速了。
客服建议,家长可以提前一点进入界面填好资料,或者多找几个手机抢。“有些预约到的妈妈说,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面对咨询者的疑惑,客服进一步解答,虽然已经增加了名额,但是一些人多的镇街或市区,每天抢号的人也多,确实是难一些。
实际上,为了缓解网络预约访问困难、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网络放号量不足等问题,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要求工作人员在4月10日前有序调回其原岗位,保障接种门诊的服务工作全面恢复;另外,也要求各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通过适当延长接种服务时间、增加登记接种窗口、逐步增加预约数量等方式,进一步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等。
此外,还逐渐增加网络放号量。记者从东莞疾控中心了解到,在门诊恢复开诊初期(3月初),网络放号量每天大概3000个,在4月中旬增加到约7000个。截至5月13日,东莞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的网络放号总量已增加至每日9000多个,网络放号数目前已超过疫情发生前的日均接种量。
“因为前期积累了一部分逾期未接种疫苗人员,因此仍有一定数量的群众未能成功进行网络约号。”东莞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各个镇街的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网络预约的时间不同,家长在预约前要先了解清楚网络预约途径以及网络放号时间。
每天上午9点放号,个别镇街有特殊调整
据了解,从4月21日起,东莞全市综合性预防接种门诊调整为提前3天放号,每天早上9点会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健康东莞”微信公众号、健康东莞APP网络等平台开放。
不过,个别镇街根据自身实际有所调整。其中,大朗、石龙、莞城、厚街、寮步、企石、塘厦、黄江、松山湖等镇街有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在周二预约当周四至周六的号,也有安排在周五发放下周的号,周日一般不放号。另外,东城街道比较特殊,提前1天放号,放号时间为早上10点,周六放下周一的号,周日同样不放号。
东莞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城、东城、莞城、万江、虎门、长安、厚街等人口基数较大的镇街,因接种需求量大,目前是预约较为困难的镇街,建议群众可尝试预约其他镇街的预防接种门诊。
另外,近期市疾控中心将为逾期未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大于3个月的儿童提供登记排队预约预防接种的服务。相关工作正在大岭山、南城、虎门、厚街等镇进行试点测试,待运行平稳于5月25日后在全市推广运行。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唐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