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加速推进AI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构建覆盖公共服务和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智慧生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年03月28日        版次:NA11    作者:张小玲 刘庚怀

  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龙华区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深圳龙华区“加速度”推进AI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构建起覆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智慧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AI应用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

  感受数字时代城市进化图景  

  阳光明媚的三月,家住龙华区的陈佳(化名)送孩子去深圳中学龙华学校上学。在学校食堂门口,孩子们欢快地走进食堂,无需像以往那样排队打卡,只需在设备前轻轻刷脸,系统便迅速识别身份,自动完成点餐和支付流程。这便是深圳市中小学首个“AI数智食堂”管理系统,时刻守护着师生们的饮食安全。

  从学校出来,陈佳前往民治街道红山社区看望年迈的父母。走进龙华区首家智慧化长者饭堂,能看到AI智能服务机器人忙碌的为老人送餐。父母走到打饭窗口前,同样是刷脸就能吃饭。陈佳的父亲感慨地说:“现在的科技真是发达啊,我们老年人也能享受到这么便捷的服务。以前吃饭还得操心带钱带卡,现在啥都不用,刷个脸就行,太方便了。”

  离开长者饭堂,陈佳来到了龙华区行政服务大厅办事。在等待的过程中,旁边的人在讨论一个新上线的行政复议人工智能辅助审理系统。原来,从3月15日起,这个全市首款的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它从多个方面为行政复议官提供强大的辅助支持。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处理行政复议案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法律条文、整理证据材料,现在有了这个AI系统,这些工作都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它就像一个专业的法律助手,能自动识别证据材料,准确引用法律依据,甚至还能生成各类文书。这不仅大大减轻了行政复议官的工作负担,还大幅提升了案件的审理效率。

  回到家后,陈佳打开网络看新闻,正好看到一则关于龙华区AI应用的新闻报道。报道中提到,大浪街道方水围社区在探索AI助力社区调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调解员通过运用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分析矛盾焦点,生成精准的调解建议方案。陈佳深刻体会到AI在基层治理中的巨大作用,让社区的矛盾化解变得更加高效、公正。

  这个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的3月给陈佳带来极大的震动。在这场热火朝天的AI城市推进战中,龙华区正以势如破竹的“AI速度”,不断加速赋能产业升级、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让AI智能化应用与城市治理更加深度融合。

  站在深圳北站的玻璃幕墙前,俯瞰充满科技感的龙华区,陈佳和其他龙华人看到的不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更是数字时代的城市进化图景。  

  AI应用爆发式增长

  加速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龙华区在产业布局上高瞻远瞩,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逐步构建起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截至目前,龙华区有人工智能企业374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这些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70%,多项创新成果获国际国内认可。21家企业的优质产品被认定为深圳市人工智能优秀产品,总量居全市二。

  龙华区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累计已推动近百款AI产品进入应用场所,推动区内1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多家企业数智化案例入选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4年数智化供应链案例”名单,占据全市入选名单的2/3。

  产业集聚不仅带来规模效应,还让龙华区在AI应用上迎来爆发式增长。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深圳龙华区正以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城市治理范式。龙华区通过构建“1+4+N”智能体系,构建教育、医疗、城市、法院等4个领域专属模型,赋能N个业务场景,将AI技术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全链条。

  龙华区实现政府网站智能问答,整合归集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民生诉求渠道现有数据资源,创新运用“知识图谱+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数字政府领域示范应用,打造“信息融合+政策汇聚+服务集成+便民引导”一站式问答平台。自上线以来,平台访问量超21万次,累计收到用户咨询近15万条,有效答复率超89%。目前已接入DeepSeek模型能力,进一步实现“咨询即服务”。

  运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龙华区建立“数字治理”AI支撑平台,开发部署视频识别、图片识别等多种算法,为各业务部门提供菜单式的算法应用。已实现对国家公布的65类社会治理场景中30多类场景的识别,涵盖店外经营、人脸识别、危险品车辆、横幅标识、电动车入户等50多种算法,识别事件总量超4467万件,准确率达90%以上。2024年,平台重点应用在骑行电动车未戴头盔治理、工地安全算法训练等方面,检索暴露垃圾、非机动车乱停放、施工占道等各类事件,进一步推动超大型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

  龙华区通过AI来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依托龙华区智能运算能力平台,利用AI大模型技术,搭建电动自行车治理试点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事件识别分析和试点应用。

  龙华区还开发“智慧工地AI安全监管”,通过AI智能巡检和自主事件发现,实现对工地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识别,及时发现违规事件并预警,大幅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目前已接入890路视频,识别违规事件达29.6万件,有效事件量达80%以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龙华区率先发布全市首款行政复议人工智能辅助审理系统,通过AI赋能行政复议推动行政争议化解更加高效、便捷、公正、透明,使司法决策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支撑”,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级,打造智慧法治建设的“龙华样板”。

  龙华区正以AI技术为引擎,加速构建“全域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服务”的新型智慧城市。 

  将打造应用场景创新高地

  建设智慧城市群创新范本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等重点区域。深圳龙华区以“数字龙华都市核心”为战略定位,正以“AI速度”在这场变革中率先突围,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应用场景、深化政企协同,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深圳单体规模最大的新型工业智算中心在龙华区启用,首期部署算力达1000P。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展现出强劲竞争力的龙华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出持续攀升,1—10月总产出达4504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传统产业增速,全省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花落龙华。

  龙华区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优化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机制,建立区级AI产品供需对接清单并定期更新,累计已推动22款AI产品进入应用场所,展销商品或提供服务,并坚持企业在场景创新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多举措激励企业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其中,富联富桂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领威科技、富泰华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仙库智能获批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累计已推动区内1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作。龙华区富士康、益普科技的数智化案例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4年数智化供应链案例”名单,占据全市入选名单的2/3。

  在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梳理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中,龙华区入选“地方政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作为深圳中轴上的产业大区,龙华区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道路,加速辖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对已夯实产业发展数字底座的龙华区来说,如何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政务服务相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提高生产效率,成为龙华区人工智能发展未来发展之重。为此,龙华区明确未来发展战略:加速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抓好场景创新这条主线,巩固两个产业优势,夯实多个要素支撑。以应用场景为突破,打造场景创新高地。开展“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鼓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发展。

  龙华区的实践证明,人工智能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的桥梁。龙华区通过AI应用赋能千行百业,从政务服务到城市管理,从产业创新到民生保障,人工智能已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每个维度,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文:张小玲 刘庚怀

  制版:李斌 邓诗君 陈宁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