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

打造AI赋能教育的“先锋”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年03月28日        版次:NA34    作者:周正阳

  东海实验小学副校长谭春兰在课堂指导学生使用AI工具。

  当前,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层变革,正在持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更是AI赋能的“主战场”。福田区作为深圳的“首善之区”,率先在教育领域推动执行AI技术的落地应用,以系列组合拳推动AI教育走深走实。在方兴未艾的“AI教育潮流”中,福田区走在时代前列,福田教师也成为了深度践行AI教育的先锋力量。

  今年3月,福田区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发布《全域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二十五条举措》。这一诞生于深圳福田的AI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系统化、专业化的路线图,也为全国同行推动AI教育创设了一份精彩的“样板”。

  事实上,福田区已于数年前便先行启动AI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探索,成果显著。去年,《实施“大先生”计划,强师工程筑梦首善教育》案例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典型案例。当前,该区全新升级“大先生”培养计划2.0版,首次将数智素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指标体系。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将着力构建“智创未来”AI教育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如今,AI技术已成为福田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精准化评估的智能助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AI先锋队:快速响应,一项一师带动一校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掀起了“DeepSeek热”。大年初六,区教师发展中心就迅速反应,开展了“DeepSeek教育应用探究——教师的智能助手”沙龙,通过私有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搭建本地知识库,让全区教师率先掌握AI教学工具。

  早在2022年,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就邀请顶尖专家开展人工智能与课程融合等工作坊研修。近两年,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教师学习工作坊30场,1万多人次参与。通过沉浸式学习,老师们将研修成果带回学校,带动全校融入AI技术,快速完成了“学习——推广——应用”在全区教育系统内的普及。

  福田区构建“线上理论+任务共创+案例分享工作坊”教师学习模式,创设“共生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并成立由导师团队和66名一线队员构成的AI先锋队。先锋队聚焦教育微场景,开发120多个典型案例,发布《教师AI应用手册》《教师AI工具包》等,为教师提供智能化教学工具。

  两年多来,AI先锋队逐步实现了“一项一师带动一校”的引领作用。目前,AI先锋队开展12项教学实践任务探索,制作60余节班主任微课,开展120余场研修分享会。还通过“云端送教”等向全国输出“福田经验”,在20余个省市县开展110多场跨区域AI专题讲座,备受全省同行的好评。  

  一线教师:AI赋能教育新体验  

  AI先锋队中的校园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已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活动中——东海实验小学副校长谭春兰主导构建的“三体课堂”模式,通过搭建平台推动教育观念变革;石厦学校罗瑞玲老师借助AI驱动跨学科项目设计,让学生用英文记录化学实验并生成双语报告;荔园外国语小学胡晓璇老师利用AI写作、绘画和编程实践,拓展学生思路。

  AI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减负增效”,福田教师们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先锋队员、红岭华富实验学校副校长李维用AI工具生成迎新形象和校歌MV,将工作时间从数天缩至几小时,他还积极开发、普及AI校本课程。荔园外国语小学陈晓岚老师使用AIGC优化教学内容、支架、量表等,让她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荔园小学园岭校区黄佳老师用AI工具设计开放性任务,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探索精神。深大附中创新中学朱维维老师运用AI工具解决学生迟到问题,还带领团队分享AI教学经验。  

  率为先行:自上而下的深度布局  

  福田教育立足“AI先锋队”前期探索成果,全面启动数智教育战略布局。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率先构建“三维一体”发展体系:研制中小学教师数智素养标准框架,打造“AI+教师发展”全链条培育体系,分层开发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专项课程。首创“AI+OMO”混合式研修体系,结合线上诊断与线下实践,通过“AI教学伙伴”优化教学全流程。并在注重数据安全与AI伦理的基础上,打造AI技术赋能的学情枢纽,构建教师智能研修学习平台,创新评价方式。

  先生之道,率为先行。福田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持续构建“AI+教育”教师发展生态体系。未来,福田区将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全域应用,培育新业态,携手建立湾区教育智能联盟,继续探索与创设更多AI教育的“福田经验”。

  文:周正阳

  制版:史明磊 崔智超 陈宁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