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激活银发经济 逐浪适老蓝海

南都湾财社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创新实践样本分析,为老有颐养提供发展经验,释放城市温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1月29日        版次:FT04    作者:卢亮

  当金融遇到养老问题,如何绘好大湾区“老有颐养”蓝图?

  粤港澳大湾区是发展养老金融的良好试验田,不仅财富群体是全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跨境区位特征及优势。受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他们对财富管理、传承更重视,对养老、享老也更前瞻更有意愿。

  与此同时,在全国即将迈入中度老龄化国家门槛时,大湾区人口结构显露出“年轻”底色。据不完全统计,“90后”群体十年涨了一倍。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些年轻人都将成为银发经济的潜在客户。作为年轻人之城的深圳,对“有备而老”的鲜明态度和引导方式,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

  而一河之隔的香港,一方面正面临老龄化挑战,一方面港人北上养老正成为新风尚,这倒逼大湾区加速优势互补,推进粤港澳三地跨境养老一体化的合作步伐。

  面对上述现状,大湾区养老金融探索之路更具备战略意义,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释放老年人口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大湾区开展养老金融的创新实践也会提供更多元的视角,有更多想象空间和试错空间,对推动全国养老金融体系的完善具示范借鉴之效。

  对此,南都湾财社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创新实践的样本分析,依托深港穗城市群金融业核心优势,聚焦湾区养老金融的先行先试和模式创新,既把脉养老金融的发展痛点,也破解中国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难题,努力把大湾区打造成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策源地,开辟养老金融服务的示范地,筑起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养老和健康产业的新高地,为“老有颐养”提供发展经验,释放城市温度。

  发展现状

  大湾区人口结构面临压力测试,政策保障体系持续迭代完善

  养老金融迎风而起的背后,是大湾区人口结构的压力测试。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大湾区内地9市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已达743.8万,占总人口的9.53%。此外,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716万,占比16.9%。香港65岁或以上长者占比21%,澳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

  聚焦城市来看,据广州市老龄办统计,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为204.7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9.38%。

  深圳方面,按照深圳市民政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深圳市户籍老年人口42.56万人,而实际服务管理老年人超百万。尽管深圳人口年龄结构趋向于年轻化,但为老龄化社会筹备已提上日程。按相关部门预计,到“十六五”时期,深圳或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参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香港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170万以上,老龄化趋势明显。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政策框架和保障体系也持续迭代完善。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定调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政策的含“金”量明显提升。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中央层面出发,提出要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等,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与发展空间。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出台并推进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落实,推动老龄和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完善。2019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6次提及“养老”关键词,明确要求深化推进医养结合、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2022年,深圳印发《关于切实提升辖区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提出20条举措。2023年出台《关于促进深圳社会金融发展的意见》,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创新实践。2024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深圳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聚焦深圳提升养老金金融供给质效,明确提出在短期内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建成高标准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协作机制。《实施意见》为“科学备老”绘制了路线图和施工图,推动深圳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和广州是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的“先行先试者”。

  按照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辖内6.2万人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销售金额44.16亿元,位居全国试点地区前列;截至6月末,深圳地区共21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05.78万户。截至目前,深圳已完成首批684个网点“智志助老e站”挂牌和1517个营业网点无障碍改造,推进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等适老化改造,已累计发放银行颐年卡突破110万张。

  在养老金融产业投资渠道方面,深圳已经形成了包括股权、信贷、债券、信托、资管以及政策性融资在内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已有十余家保险机构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

  广州的大数据也颇为亮眼。早在2022年底,全国五个城市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广州成为了首批尝鲜城市之一。截至2024年5月末,广州地区试点银行机构共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约500万户,开户人数已经远超个税税率10%以上人数,政策激励效应得到最大化体现。从参保人年龄段来看,中青年开户热情高涨,40岁以下开户人数占比超过60%。 

  样本扫描

  大湾区养老金融的创新实践 

  如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金融示范产品案例,建成高标准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协作机制,加快第三支柱规范发展,成为银龄时代的必考题,大湾区则是赶考者。

  实践   邑康保:“老龄之城”的普惠型养老保险探路

  在大湾区内地9城里,江门、肇庆、广州三市的老龄化程度比较突出,其中江门老年人占比最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江门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达85.7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35%。因此,探索普惠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养老保险产品,提高养老第三支柱保障能力,既有实际意义,也有示范效应。

  邑康保是由江门市医疗保障局、金融监管部门等多方指导,由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共同承办的医养结合补充保险的惠民健康保险项目。它的创新之处,是全国首创将长期护理保险与惠民保项目有机结合,是江门探索政府资助特殊困难老人参保与社会群众自费参保相结合的一种实施模式,可以为符合规定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补贴。目前,2025年邑康保进行优化升级,最高保障额度达370万元。

  邑康保减轻了医疗负担,提高了老年群体的照护服务质量。金融监管部门指出,这种普惠型养老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未来也会复制推广到大湾区更多城市。 

  实践1 智志助老e站:做深做细做透最后100米

  2022年,深圳银保监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选适老服务银行示范网点成为智志助老e站,拓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对象、赋能公益性民政服务内容。

  智志助老e站的实质是要求各示范点在完善适老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的同时,提供老年金融和智能化应用培训志愿服务、普及适老服务政策、开展金融防诈知识宣传,打通适老服务“最后一百米”,持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圳已完成首批684个银行网点的智志助老e站挂牌,1517个营业网点无障碍改造,并设立了1092个老年群体专属服务窗口,让金融温度渗透到家门口,让全市老年人与数字金融时代“e起行”,为深圳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贡献银行业的一份力量。

  实践2 保险+养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标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在“9073”养老格局下,平安人寿依托总部医疗养老生态圈,持续探索“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模式。2022年,平安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满足长者全养老周期的服务需求。“平安管家”实现了突破式创新:一是为客户配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二是打造“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的养老服务,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监督体系,让老人有需求的时候,管家能够及时响应,相当于老人多了一个24小时陪伴的子女。生态共建方面,平安和业内产学研相关方打造出居家养老“联体”模式,截至目前已聚焦长者居家康复护理难题、居家安全风险、“失乐”困境等需求痛点,分别推出“护联体”“住联体”“乐联体”,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标准。

  实践3 港人养老方案:医康养生态圈如何“炼成”

  近年来,伴随香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养老资源的紧张,港人“北上养老”趋势明显,成为新风向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深化养老服务合作,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并推进医养结合,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等。香港工会联合会去年针对55岁或以上市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7.9%的受访者愿意前往内地城市长期居住或养老,其中最受欢迎的大湾区养老城市分别为中山(23%)、深圳(20%)和广州(18%)。

  2024年11月起,香港特区政府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已增至11家。

  深谙大湾区的养老痛点和互补优势,中国太平推出“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以独特的“保险+医康养”模式,投资运营了多个具有港澳特色的康养社区。其中,广州“木棉人家”于2023年5月投入运营,毗邻广州番禺国际康复颐养中心、祈福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不仅硬件设施完善,还充分考虑到香港长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除了提供基本的居住、医疗、娱乐等服务外,还引入了香港特色的餐饮、文化活动和社交平台,让香港长者在享受内地优质养老资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如家般的舒适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太平在推进北上养老过程中,不仅关注养老服务的提供,还致力于构建医康养生态圈,通过创新服务以及打通两地医疗资源,为香港老人北上养老提供更多选择。  

  把脉建议

  多元化服务模式亟待遍地开花

  金融赋能任重道远  

  大湾区养老究竟有哪些难点需要应对,又有哪些可以作为参考建议?

  第一,要理性审视个人养老金的开户热和缴费冷。根据研究机构去年8月份的调研报告,个人养老金普及率高但购买率偏低,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达80%,但实际购买率仅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23%。

  在走访中,市民反馈,目前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1.2万元的上限不高。另外,没有年度自动扣缴功能,容易疏漏。同时,各家金融机构产品收益率相对也偏低,影响参保缴费积极性。深圳个人养老金开户已突破400万,或将遭遇增长天花板,未来如何突围将是一次考验。

  第二,老年人的投资偏好需要更深的洞察。日前,由福田区金融工作局指导、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最新发布的《深圳市养老金融课题报告》显示,深圳市超六成受访者在投资偏好上属于保守型,担心本金损失是影响受访者投资养老金融产品的主要因素,应重点推广低风险养老金融产品。报告也提醒,调查数据表明民众在投资养老金融产品时,安全方面的考量权重更高,同时又想兼顾在面对突发情况或急需资金时能及时赎回资金的灵活度。

  如何让老年人和中年人都有购买意识与意愿?从金融产品维度看,一方面是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政策出台让中年人及临退休人员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年轻客群提前进行养老规划的意识也在增强,如何做好年轻客群的长周期经营值得深思。在加强产品创新方面,有业内人士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反向抵押贷款、养老目标基金等。

  第三,多元化服务模式亟待遍地开花。目前,我国的主流模式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国内养老服务及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与现有养老群体对退休后的美好生活憧憬仍存在一定差距,应推动养老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深圳市养老金融课题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在询问受访者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问题上,深圳、福田区近半数受访者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乡村养老两种养老方式超越机构养老(养老院)跃居第2和第3位,同时互助养老和旅游养老也有两成受访者青睐。

  第四,呼唤公募基金入场,优化养老产业投资机制。在公募基金布局养老业务的机制层面,有基金相关负责人建议,可考虑通过提高缴费上限、拓宽产品设计、丰富产品供给、适度放宽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深化养老金融教育等,为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募力量。

  深圳智慧养老企业总数仍偏少,金融赋能任重道远。按照2021年天眼查等联合发布的相关行业报告,全国智慧养老企业数量达到5300余家,其中超过一成在深圳。不过,相比深圳2.48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养老科技企业总量还是偏少,与“科技之都”不甚匹配,而且缺乏龙头企业,品牌效应不强。其中的初创企业也不少,金融力量对养老科技企业的扶持还任重道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产业风向标,深圳“20+8”产业集群新政也暂未把“养老科技产业”纳入其中。    

  专家说法

  发展养老金融应提早谋划 大湾区有先发优势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朱俊生表示,从国际经验看,规划养老是赶早不赶晚。并不是要在老龄化程度特别高的时候才发展养老金融,那样已经有点晚了。有一个数据大概能支撑这个观点:美国的家庭户主在40岁之前,储蓄的首要原因是买房子、子女教育等目的,但是家庭户主40岁之后,他的家庭储蓄的首要原因就是养老。所以从时间积累、经验积累等角度来讲,大湾区是需要更早一点真正建立养老金融的理念。

  朱俊生认为,从大湾区的资源对接看,香港、澳门的老年人口比较集中,完全可以去承接他们来内地城市养老。其实大湾区整个的医疗资源、养老服务的资源比较丰富,社保体系也在探索打通,养老金融二三支柱的商业化上,未来可以做更多对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