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校歌
坪山河旁 马峦苍苍
中山小学 声名日彰
知行合一 六习涵养
良好习性 助我成长
山凝成浪 海跃为岗
日月星辰 摘成胸章
生生骐骥 人人栋梁
中华昌盛 我辈担当
9月2日开学第一天,坪山区中山小学上空传来了师生们激昂向上、响彻云霄的中山小学校歌。中山小学校歌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追求。校歌的作词者正是曾宇宁校长。
曾宇宁,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持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校长,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西田东县教育局“习性教育”导师,深圳市中山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2008年,厚植于“习与性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宇宁首次提出“习性教育”,倡导“顺天性之真、育人性之善、明德性之美”,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经过16年探索实践,形成习性教育知行体系。
在习性教育理念下,中山小学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含省名校长、市区级名教师及骨干教师30人,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两人,这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引领着学校不断前行,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
惟精惟一,潜心“习性教育”
走进中山小学,书香气息迎面而来,校园随处可见充满人文气息的对联:
“中涵智慧事事着手宜从小,山育英豪人人放眼皆可学”
“习性是根驫驫騳马尽骐骥,育人为本森森林木皆栋梁”
“天性人性德性性性兼修成骐骥,知识见识胆识识识皆备是栋梁”
“图自河图一图便解天下事,书源洛书万书难尽世间学”
学校高雅的校园环境,无声地诠释习性教育的内涵:“教育是万物相互影响的活动,可以跨越时空,是教育者的自我修养和完善”,也浸润着每一个中山学子,做健康、文明、智慧、高雅的人。
学校坚持“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重视教育环境的建设,以“六感”策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语文科组长王影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语文综合实践专题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吴磊带领数学科组,探究数学本质,推动“全息”思维培养研究,共有35份微课作品收录在深圳市空中课堂云平台;作为深圳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科组的英语科组,组长陈灵灵积极带领科组教师推动英语新教材教学实践,将具身学习、小老师在行动等方式引进英语课堂;刘斯特全面普及京剧特色课程,短短几年时间,中山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坪山区首批音乐戏剧“小剧场试点学校”。
习性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是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山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乐教爱生、默默奉献。刘丽萍优化班级评价激励制度,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所带班级先后获评区先进中队、省市红旗中队、全国红领巾中队;陈焯文将中队组织教育、自主学习和实践体验相融合,培养了一批能自主管理的中队小骨干;黄德曦努力建设“书香班级”,举行“走出校园,与书同行”等多项班级特色活动;林洁清重视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开展坪山U站发展现状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获深圳市一等奖;毕业刚满三年的梁燕婷挖掘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应用于课堂,唤醒灵魂,实现“大思政”教育的知行合一。
习性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吴心怡和蒋丹宜便以日渐成熟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脱颖而出,迅速适应了新教师岗位的挑战。
科研引领,提高教学质量
在习性教育的引领下,中山小学全体教师始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治学,将“专业、良知”贯穿在教师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习性教育始终坚持“强教必先强师”的理念,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在坪山区品质课程建设的引领下,先后探索出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个性课程的习性教育“六习”课程体系,构建起包含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的“三环六感”课堂模式,形成指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岳丽,积极推动中山小学名师工程建设,坚持优化教研模式,引领教师把一个个教学问题凝练成研究的课题,引领年轻的教师团队立项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德育处主任、副高级语文教师刘奈坚持在写字教学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所研发的“法天象地 格物致知”天地格写字教学获得国家专利,是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面授课程,并在全国多所学校推广。
作为习性教育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万芷君主持“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市级课题,推动“全息思维”在育人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基于坐标的整合式、跨学科学习体验,并通过视觉表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日新小学筹备组成员,廖泽娜在筹备与教学工作之余,与深圳市英语团队参与教育部关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新版本教材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和深圳市教学资源集的建设工作。当今时代,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青年教师汪安琪,积极开展智慧教育研究,利用云平台和教育软件进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制度创新,提升治理能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育人使命,是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自2015年办学至今,中山小学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五力五精”学校治理现代化基本路径。
制度是基础保障力。强化级长职责制,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山小学每个行政挂点指导一个年级,以扁平化的形式强化年级组长在学校治理中的串联、引领、服务作用,及时研究本年级的具体问题,有效落实学校各项决议。年级组长躬耕笃行、求是创新,如高淑琳善于集中团队智慧开展工作,鼓励级组老师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及时总结和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张双深耕习性教育,履践致远,所带年级连续几年荣获习性团体年级组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罗可辞健全年级管理制度,营造年级组内同心同德的工作环境,使得六年级教学质量年年稳居全区前列。
执行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学校中层行政总能身先示范、勇挑重担,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副校长陈剑芬深入课堂为一线教师上习性示范课;副校长邱雪灵带领青年教师远赴广西田东、江苏南京送教交流;副书记黄海丰曾先后担任学校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安全主任,带领团队发挥上甘岭精神,完成一项又一项急难险重工作;教学处负责人张彬坚持教学常规和推门听课制度落实,通过中山小学文学院、少年数学院、少年科学院的创建与实施,推动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和高质量发展;日新小学负责人吴洪明在担任学校德育主任期间,坚持五育并举与习性教育理念的融合实践,开创性举办习性整理节、家长讲师团等活动;刚担任党政办副主任的何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高效完成每一项工作。
辐射示范,扩大教育影响
习性教育是坪山本土培育的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品牌,是坪山教育人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生动实践,被评为“深圳市20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育家精神的宏大追求,“习性教育”不仅在校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通过建立教育基地、共同体学校等方式,将优秀的教育模式和经验辐射全区乃至全国。如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已建立了广西田东县等6个习性教育基地,并在200多所共同体学校推广应用,受益师生达20万。
“习性教育”声名远扬,吸引了美、英等国以及上海、顺德、肇庆、东莞、坪山区等全国各地200余考察团来访交流与跟岗研修;研究团队先后赴贵州黔西、江苏南京、广西田东等地开展送教送培近100场次;学校组织师生捐书1万余册援助广西田东、梅州兴宁等地,充分发挥深圳市坪山区品质课程及习性教育先进教学理念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中山小学通过推行“习性教育”,助推了坪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的教学实践、科研创新、管理优化和全国辐射,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为其他学校和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文:谢粤蕾 黄海丰 岳丽
制版:刘嘉琳 邓诗君 刘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