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继“降薪”风波之后,“裁员”传言又来搅局。
近日,多位平安银行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平安银行位于上海的信用卡研发中心及消费金融研发等部门人员将迁至深圳,通过回迁深圳方式“变相裁员”。
对于上述网络传言,平安银行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回应称“变相裁员的消息不属实”。
该行解释,为加强管理,控制风险,强化协同,提升效率,近期平安银行在进行总行办公地点统筹管理,涉及到少量员工工作地点的变化调整。该行强调,将确保业务稳健连续,过程合法合规,会在“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
关键词:精简架构
去年已取消11个一级部门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根据平安银行回应中的“总行办公地点统筹管理”,系其去年来架构改革的一个体现,而“精简架构”则是关键词。去年以来,平安银行推进架构改革,取消事业部,精简总行架构。根据该行2023年财报,总行目前设置了32个一级部门,相较2022年减少了11个。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零售金融板块,今年初平安银行撤销了原东区、北区、南区三个区域的零售片区销售推动部,将综合金融服务中心整合至综合金融拓展部。
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上任后,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祭出“三板斧”:架构调整、高层变阵、做强分行。在今年3月的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的组织架构改革在总行层面已经基本落地,分行还在进行中,成效如何要看两三年后的业绩和市场的反应。冀光恒还坦言,“原来总行太大,体现在部门多、干部多、人数多”。
人均薪酬逐年下降至48万
行长今年曾提到“利润和人均单产”
就在今年5月初,平安银行“全员降薪”的消息一度引来关注,有多名平安银行员工向媒体表示,其本人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打折”,幅度从9折到零发放不等,且波及范围甚广。不过,平安银行总行并未对此做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行长冀光恒今年曾提到降本增效、精打细算,强调要“紧紧围绕全口径利润和人均单产”,算好总账。
平均薪酬方面也有反映。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平安银行人均薪酬分别为60万元、55.5万元、53.4万元、54.4万元。2023年,平安银行人均薪酬约48万元,同比上年度降低了11.7%。
2024年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7.70亿元,同比下降14.0%。净利润149.32亿元,同比增长2.3%。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聚焦
平安银行“息差保卫战”行长冀光恒:“息差低到某程度时要关注银行稳定性”
平安银行2024年一季报显示,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49.32亿元,同比增2.3%;实现营收387.7亿元,同比降14%。记者看到,与2023年年报类似,平安银行继续“增利不增收”。
一季度净息差连续3年下降
多个指标依然稳健。截至3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7293.98亿元,较上年末增2.5%,持续向“六万亿级俱乐部”迈进。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371.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不良贷款率为1.07%,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净息差”这一体现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引来关注。平安银行2024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净息差为2.01%,较去年一季度同期下降62个基点。记者注意到,2023年一季度该行净息差2.63%,较2022年同期下降17个基点。据观察,净息差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对此,平安银行解释,主要是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
实际上,平安银行的说法代表了当前的主流态度和痛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在已公布2023年财报的22家A股上市银行中,平均净息差为1.844%。有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超过2%,而净息差低于1.8%警戒线的银行合计12家,已过半数。
按照多家银行在年报中的阐释,净息差收窄的主因比较集中,包括加大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力度,叠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存款利率降幅不及贷款利率降幅。此外,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对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较大。
有何战略可稳定住净息差、避免下降到警戒线以下,成为共识,也是难题。
预测“两年左右有个二次探底”
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面对息差趋势之问回应,息差下降是个趋势。据观察,实际上平安银行过去曾吃到了高息差的红利。冀光恒对此认为,平安银行过去的高息差主要来自于其资产的高利率,而不是负债的底端。他坦言,在经济高涨的时候,高利率后面有高利差,可能还跟着高利润。但是经济下行时,零售业务相对冲击更大。对于息差底部在哪里?他认为跟整个业务结构、盈利结构和过去的客户基础挂钩,他预测“两年左右的时间有个二次探底,大概率我们会到2以下,但是不良率不可以反弹”。
“息差低到某种程度的时候要关注银行的稳定性。”冀光恒呼吁,好的方面是对社会的减费让利、支持实体。但作为一个经营单体来讲,如果息差下降快或者持续下降进入到某个临界点之后,包括内生的补充资本等能力可能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