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苏拉”过境,吹红了深圳天文台“人肉测风员”

12级风圈“沉浸式”测风“雨粒打在脸上生疼”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9月04日        版次:NA04    作者:覃仕林 陈文才

  位于大鹏新区西涌社区的天文台。

  台风“苏拉”距离深圳市天文台最近时的位置。

  9月1日16时左右,王栋在天文台现场测风。

  9月1日,一条“台风‘苏拉’过境,我在天文台现场人肉测风”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据了解,视频中测风人员为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的王栋。9月2日下午,南都记者在大鹏新区西涌社区的深圳市天文台采访了王栋和他的同事。

  录制走红“我尽量大声,说完发现什么都听不见”  

  王栋介绍,这段视频是9月1日16时前后和即将撤离的同事,在天文台办公室外的走廊拍摄,当时想着出来感受一下实际的情况。根据此前的预报和台风“苏拉”的实时动向,当时“苏拉”的台风眼中心位于深圳市天文台东南方向70公里,天文台所在位置刚好进入12级风圈范围。据他回忆,当时天文台位置主要承受的是东北风,受高山阻挡,当时实际只有偶尔测得瞬时风速达到12级。

  “风太大,我就尽量地大声,然后说完了发现什么都听不见”,王栋告诉南都记者,拍摄时他背对着风向,对着镜头把采集数据的时间点、台风眼的位置、12级风圈等信息大声地说了一遍,但甚至连负责摄像的同事也听不到,当时细小的雨粒打在脸上生疼,录了几分钟就已经受不了了。

  随后他们回到办公室,跟几位同事一起负责当晚的值守任务,保证几部实时观测台风的摄像机信号稳定,同时及时向市气象局反馈在台风观测前沿除了数据以外的最直观感受。9月1日22时过后,风力有所减弱,他们值守到第二天早上9时换班,“经历了又亢奋又疲惫的状态”,王栋说。

  据了解,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有固定的轮班排序。一般来说,周一来到天文台,通常周五就可以返回市内,或者周五到达周一返回。随着台风“苏拉”的不断逼近,王栋告诉记者,天文台值守的主要工作是在晴天的晚上观测天气,这一周赶上台风,大部分时间只有半个晚上的晴天,并且事先也按照“山竹”的防范级别进行“备战”,所以这一周花了很多时间来做相应的准备。

  直面台风 “在风眼里,狂风暴雨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直观感受是应对台风很重要的一方面。王栋提及,2010年从事天文观测工作到现在,他已至少5次直面台风,其中也有台风眼直接从天文台位置经过的,当时在风眼里十分平静,狂风暴雨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如果这次台风的台风眼从我们这里正面经过,按照预测的强度,台风眼中间是有可能看到晴空的,所以我们就想在平静期的一个多小时内,甚至能在外面用相机去观星,虽然它前后肯定是恐怖的,风的破坏力肯定很大,但是中间这个时间段确实是风平浪静”,他说道。

  “这个也算是我经历过的第二强的”。对于这一次的台风经历,王栋直言深圳运气很好,“苏拉”风力很强,但是体积小,路径稍微偏一偏,影响的范围就有很大偏差,这一次其实是12级风圈扫过深圳的南部区域,如果实际路径向北偏移30至40公里,它的破坏力就堪比“山竹”。

  天文部的高级工程师郑建川也介绍,由于是台风天气,这几天一共留了4位值守人员在天文台,主要工作包括实时查看设备仪器有无受损,有无风雨灌入等,如果发现问题要能够及时和值守的维护公司员工一起抢修。随着9月2日下午深圳台风预警的降级,值守人员们及时对天文台的圆顶和内部设备进行检查,对圆顶和各种设施进行简单测试等。

  王栋表示,当年“山竹”对西涌影响特别大,天文台的天文圆顶有被吹飞的情况,位于山顶的10米圆顶被吹得平移了20厘米,“经过那次以后,我们对台风是极其畏惧”,所以后来就对所有的设备做了加固处理,圆顶跟墙体增加了能锁死的结构,确保没有活动的空隙。接下来将尽快恢复天文台的正常运转,清理上山道路倒伏的树木,争取周二对外开放。

  9月2日17时许,从新海路通往深圳市天文台的盘山公路已经抢通,车辆通行。吃过晚饭后,王栋从台里返回市区,等待下一轮的值守。  

  采写:南都记者 覃仕林 陈文才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