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文盛和爷爷奶奶。
邝文盛希望将来能回寻乌出力。
寻乌德青源金鸡产业项目正是深寻合作的重点。
流水线上的鸡蛋让少年们称开眼界。
德青源项目每年创造2000万元税收。
11月下旬,已经在深圳学习、工作两年有余的寻乌少年邝文盛,在“深寻携手,青春向未来”调研活动中,回到了故乡寻乌。邝文盛今年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如今在宝安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调研中的一天傍晚,邝文盛和深寻少年调研团的伙伴们一起,回到了从小长大的爷爷奶奶家中。他的爷爷奶奶一辈子在农村,普通话说得不算流利,在调研的镜头面前,有些腼腆,又全程挂着笑容,“他们多少是有点高兴和骄傲的”,邝文盛觉得。两年前,16岁的邝文盛想到深圳上学时,爷爷奶奶很支持这个决定,觉得“孩子要到外面去闯荡”,如今,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
“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邝文盛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父母在寻乌县城开店,无暇照顾他,他便跟着爷爷奶奶一直在寻乌龙廷乡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总是特别皮实的。从小他就跟着爷爷奶奶上山干农活,一年四季有不一样的活要干,挖冬笋、采油茶、摘脐橙,他都熟练得很。
转变发生在2020年5月。那一年,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寻乌县职校“2加1”联合办学活动到了寻乌做宣讲,邝文盛很快报了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当时觉得深圳应该是非常发达的大城市”。5月份,他通过筛选,到深圳上学。
这个寻乌少年对深圳的第一印象是“繁华”。交通便利、商场和娱乐也很多,学校每个月会组织大家外出游玩一次,邝文盛第一次看到大海,就是在深圳湾的海边。那一天,他感受到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少年内心对广阔未来的渴望,也在浮光下涌动。
随着到深圳时间越来越长,邝文盛越来越感受到深圳和自己的家乡寻乌这种“对口帮扶”的关系,在来到深圳之前,他不知道寻乌的东江源是流到深圳的。“没想到深圳和寻乌的关联这么深,觉得这里这座城市更亲切了。”
像邝文盛这样从深寻两地教育合作机制的受益学生还有不少,在深圳和寻乌支援合作中,深圳市教育局与寻乌县签订协议,深圳实验学校、深圳中学等7所学校分别与寻乌中学、寻乌县第二中学等学校建立了“一对一”校际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寻乌县共享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
两年多的时间,邝文盛已经适应了在深圳的生活,如今,他在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想爷爷奶奶时,就用电话或者视频和他们联系,虽然只有18岁,邝文盛对家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担当。奶奶说,只要一听到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邝文盛就会把自己的工资打回家,虽然人在400公里之外,心却始终牵挂着家里。
“寻乌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
邝文盛对寻乌变化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学校开始的。“小学初中的时候,宿舍门还是木门,操场也是水泥地,后来慢慢都换了”,虽然只在寻乌生活了十多年,邝文盛也觉得,寻乌和自己小时候的那个小县城已经不一样了。
这一次回寻乌调研,邝文盛更觉得自己此前对寻乌知之甚少。“跟着调研团,我第一次知道寻乌有亚洲最大的蛋产基地,还用上了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也是跟着调研团,邝文盛才知道自己的故乡原来也有很多人在从事电商,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把脐橙卖到全国各地。更让 他感触颇深的是,这一次的行程里,在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上了一节特别的思政课。“对寻乌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感受更深刻了,也为寻乌有这么伟大的调查文章感到骄傲。”邝文盛觉得,这是寻乌非常重要的一面,自己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少年,更应当多了解寻乌。
在深圳,邝文盛是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回到寻乌“主场”,邝文盛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发挥优势”,他带着深圳的同学摘脐橙、拣脐橙,以往只要做一会儿农活就觉得累的他,那一天完全没有疲惫和厌倦,“想把寻乌好的一面展现给深圳的同学,也想让他们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龙廷乡是邝文盛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以生产油茶而在寻乌闻名,邝文盛更是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上山摘茶,对油茶相当熟悉。在这里,调研团的同学们对油茶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了讨论,觉得油茶专业合作社里的榨油作坊的规模较小,邝文盛也提出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和建议。“这样的合作社在龙廷乡已经不算小,目前榨油基本都是这样大小的作坊。”虽然从小对油茶非常熟悉,但在这次调研后,邝文盛也开始思考,家乡的油茶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形成更具规模的商业模式,让龙廷乡的茶油“走出去”,改善寻乌人的生活。
“希望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邝文盛的爷爷奶奶家是很普通的农村房子,由于居住已久,家私都已经略显陈旧,白墙上也难免染上污渍。在寻乌,这样住在农村老房子里的老人还有很多,为了更好地发展,大多数寻乌年轻人都选择了“走出去”。从前邝文盛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觉得如果能留在深圳工作,每年回来几趟看望家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对柑橘园进行调研时,邝文盛听到了厂长的一声叹息,“他说年轻人都往外跑,再过几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种柑橘了”。邝文盛仔细回想,自己身边的同学,如今确实留在寻乌的很少,“大家出去读书、工作,基本很少回来”。
但这一次的行程,大大改变了邝文盛对寻乌的看法:“我看到蛋产基地、幸福小镇这些地方,都在实行更好的政策或者用更科学的方法致富,其实现在可以看到,寻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很好的。”邝文盛还从这次行程里看到了深圳对寻乌的援助,“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新型产业的引进,其实寻乌也在受深圳许多先进做法的影响”。原本只是在书上读到过的“共同富裕”,这一次,切实地展现在了邝文盛眼前。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他了解到寻乌也正在兴建工业园区,且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时,他就默默决定:“如果未来那里需要人,我想我也可以回寻乌出一份力,更好地贡献自己在深圳学习到的东西。”深圳对像邝文盛这类学生的培养,也更像是“授人以渔”,这趟调研后,邝文盛的学习工作,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为深圳做贡献,也为将来回寻乌出力做准备”。
深寻支援合作结“硕果” 寻乌加速融入大湾区
寻乌以打造大湾区“果蔬篮子”“后花园“为目标,加快建设深寻支援合作产业园,积极探索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看着一枚枚鸡蛋从分拣到包装都是在已然成熟的流水线上作业时,深寻少年调研团的肖赫同学不禁感叹自己“低估”了寻乌的发展速度。这个给少年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亚洲最大的金鸡产业基地——寻乌德青源金鸡产业项目,正是深寻合作的重点项目,而两地的合作远不止于此。同饮一江水,深寻一家亲,自2019年深寻两地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以来,深圳已为寻乌提供各类帮扶资金3.51亿元,在产业、文旅、医疗、能源、交通等领域全方位展开合作,同时两地积极推动人才、教育领域频繁密切交流,寻乌得以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51亿元,
深寻两地合作已实现机制化
近期,在“赣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寻乌县委书记蓝贤林回顾了寻乌10年来的发展情况,其中深圳对口支援合作成果成为他重点讲述的内容。他在发布会上介绍,自支援合作关系建立以来,寻乌始终坚持“全面合作、双向赋能”,在解放思想、产业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对接融入,全力争当融湾排头兵。
截至目前,深圳市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51亿元,帮扶实施产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重点项目60余个,双方在统战、教育、医疗、能源、文旅合作等方面签订了支援合作协议或框架合作协议,合作交流实现了机制化、常态化、规范化。近年来,寻乌共选派3批次6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深圳跟班学习锻炼,推动两地项目、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充分流动。
2021年12月,深圳市明确将按照“模式不变、力度不减”的标准在2021-2025年继续支援寻乌,深寻两地支援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今年以来,深圳保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强化机制升级、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为寻乌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悉,深圳市、区两级财政均以千万级的支持力度帮扶寻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推动支援合作机制升级,在保持龙岗区各街道和相关国企与寻乌县15个乡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安排龙岗区与寻乌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等全部部门逐一建立全覆盖对接联系帮扶机制。
深圳市还明确围绕生态、交通、产业、文旅等领域,有序实施一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项目,推动老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改造,以产业帮扶助力寻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标准充分交流
寻乌积极融入大湾区
蓝贤林表示,对于寻乌来说,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必由之路。而这一过程,正通过深寻两地在产业、标准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得以实现。
寻乌县因地制宜,以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大湾区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加快建设深寻支援合作产业园,积极探索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农业常态长效合作、工业产业联动共建、文旅产业互助互惠。
“今年我的脐橙卖到了3.8元/斤,比去年增收10万元左右,而且全部销往深圳。”寻乌县澄江镇果农刘桂仁乐开了花。时值赣南脐橙丰收季,寻乌县的脐橙正陆续采摘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果品经销商也在各个果园中穿梭。“这片果园我们要摘5万斤,全部发往深圳海吉星市场。”来自深圳的果品采购商陈彬说。
目前,寻乌县源兴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南脐橙”、寻乌县东源果业有限公司“赣南脐橙”等公司先后通过了“圳品”认证。寻乌县东源果业负责人吴其福说,作为通过“圳品”认证的脐橙销售企业,每年会收购来自果农和采摘基地近3000万斤脐橙,其中不少都送往深圳大润发、盒马等连锁商超或大型批发档口。据了解,今年寻乌的赣南脐橙有将近40%销往深圳等湾区市场。
同样在申请“圳品”认证、期待着进一步进入深圳以及大湾区市场的还有当地的蛋品产业,这也是此次深寻少年调研团重点调研的项目之一。这个亚洲最大的金鸡产业基地——寻乌德青源金鸡产业项目,是深寻合作的重点项目,总投资6.26亿元,总占地面积1342.9亩。项目满产后蛋鸡总存栏300万只,年产鸡蛋7亿枚,产值6亿元,每年为地方财政提供2700万元租金,创造2000万元税收。
人才、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
储备长远发展动力
深寻两地在人才、教育等方面同样开展着频繁、密切的交流。为不断深化两地干部人才双向驻点交流机制,深寻合作实行“126”干部培养机制,通过1个月集中学习、2个月脱岗抓项目、6个月驻深跟班锻炼等形式,先后选派了41名年轻干部赴深圳市、龙岗区有关单位、国企等改革开放前沿“一线”驻点联络,变“山区思维”为“湾区思维”,让更多青年干部在深圳驻点联系,引导广大干部对标深圳效率、深圳经验,为发展导入湾区活力。
此外,深圳市教育局还与寻乌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深圳实验学校、深圳中学等7所学校分别与寻乌中学、寻乌县第二中学等学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建立“一对一”校际结对帮扶机制。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还与寻乌县职校开展“2加1”联合办学,推动寻乌县共享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
来自深圳市实验学校坂田校区的魏娴老师于今年4月来到寻乌县文峰中小学支教,在此担任数学老师,同时跨年级兼任书写、美术等六门课程教学。当她刚来到这里时,还曾为这里的学生上课不积极而苦恼,而经过半年的相处、引导和交流,魏娴点亮了寻乌学生们热爱学习的那盏灯,寻乌学生们也敞开了心扉。
在医疗方面,深圳市卫健委与寻乌县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推动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中医院大学深圳医院(福田)、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与寻乌县人民医院、寻乌县中医院、寻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立了“一对一”对口帮扶机制,派出7名专家在寻乌县长期驻点诊疗和32名医师开展义诊、学术交流,接受寻乌县12名医生赴深圳跟岗学习,助力寻乌医疗卫生能力提升。
在交通方面,深圳先后帮扶寻乌修建路桥等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据了解,深圳市出资250万元建设的南桥镇南龙村道路硬化工程和项山乡卢屋村卫生室投入使用,龙岗区出资300万元建设的吉潭镇滋溪大桥项目正式通车,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问题。
今年底,寻乌到广东龙川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今后从寻乌出发,最快3小时可到深圳,同饮一江水,深寻两地的联系也将更加畅通紧密,“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在深圳帮扶支援下,逐渐跑出“深圳速度”的寻乌,也越来越“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