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散文、从诗歌里看到更丰盈的深圳

第九届深圳文学季开启,举办王国华、虞霄、马兴三位作家诗人作品研讨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21日        版次:NA05    作者:谢湘南

  虞 霄

  王国华

  马兴

  11月17日、18日,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承办的“都市街巷里的行走者与书写者——王国华作品研讨会”、“心有明灯 星月漫天——虞霄作品研讨会”、“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马兴诗歌研讨会” 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太阳山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广州、珠海、中山、深圳等地的数十位评论家、学者、作家就三位深圳作家、诗人的作品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展开了热烈探讨。此次活动是第九届深圳文学季和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活动系列活动之一。三位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作家是深圳较有代表性的写作个案、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文学书写,展现了深圳的文学气息与精神特质。作家虞霄扎根深圳逾30年,长期在深圳横岗、龙岗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她的散文集叫《岭南岭北·清平记》,以个人视角阐释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是“南方叙事”的书写样本;作家王国华是深圳都市街巷里的行走者与书写者,他的《街巷志》系列至今已出版4本,着墨由城市变迁带来的“城愁”,成为深圳作家书写深圳具有标志性的文本;诗人马兴“记录了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的生命阅历和心灵轨迹”,他的诗歌温暖、真挚、感人。

  书写属于一代人的深圳记忆  

  记者了解到,虞霄现为深圳市龙岗区作协主席,是深圳成长起来的作家,在深圳定居逾30年,一直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深耕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镇)28年,对当地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工业区、每一条街道都“了如指掌”。近十年,虞霄陆续出版了《浮萍上的蜻蜓》《越人城记》《岭南岭北·清平记》等多部散文集,她还“跨界”写歌词,出版过成品的歌曲和CD。散文集《岭南岭北·清平记》全书约19万字,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得到了深圳市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虞霄认为,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要靠积累,靠勤奋,靠生命体验。正是散文写作的这种“勇”、这种“在场”,让她更加热爱散文和非虚构写作,而散文写作反过来也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天的研讨会主要围绕着《岭南岭北·清平记》一书展开,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社总编辑王十月表示,虞霄的文字是安静的、是从容的,她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向对一个老朋友在讲述一桩陈年旧事。我喜欢这样的一种叙事策略,有温度、有情感、有细节、有岁月的印痕,她笔下的情绪并不激烈,是那种经过时间的淘洗,那种安静从容。这个安静从容中,又略带一点点感伤的状态。但她感伤的是时间的流逝,是日新月异的深圳传奇背后那些逝去的、被忽略的点点滴滴。她一篇一篇地在写,可能虞霄散文里单看某一篇,还并不能觉出她散文写作的力量与特色,可是集中一本放在一起看的时候,会发现她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她在书写属于一代人的深圳记忆。

  广东省作协创研部主任西篱认为,虞霄的作品有如“时代笔记”,展现了“平民精神”,她的散文集既是她生命与精神轨迹的记录,同时又是她身在其中的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可以说是作家记录关于这个时代多个片段的一个笔记。作为个体经历心理历程的记录,虞霄是格外坦率的。她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个性、爱好,讲述了所有她活色生香的日子。她的语言也是很有特点的,很简短,很准确,概括力也很强,又很生活化,甚至将口语、方言都带到了行文里。她笔下现实生活浓郁的气息,一下子就扑面而来。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表示,“虞霄在写人、抒情、壮景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东西还是能够深入人心,很有烟火气,特别是写深圳本地的这些作品,让我们在深圳的人感同身受,颇能引发我们的共情与共鸣。”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于爱成认为,虞霄文字的风格,作品的野性、粗砺和张扬,是未刻意修剪的文学本真。

  以“城愁”拓展了移民群体写作的边界  

  王国华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深圳市作协理会,现为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的编委。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目前专注于城愁散文系列的创作,已经出版《街巷志:一朵云来》《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街巷志:行走与书写》《街巷志:深圳体温》等20余部作品。曾经荣获第五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散文类的金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六届深圳十大佳著奖。

  中山市作协主席马拉认为,王国华的散文是行走出来的散文,他告诉我们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地。他走得多,走得细,走得慢。他不光写到了此刻此在,还写到了历史,在资料上做足功夫。这使得他的散文不仅有普遍的情感,更有一种人文的温度。他把散文中的每个字都落到了实处,排除了空灵絮叨,这大概与深圳这座城市务实的风格有关系。王国华的《街巷志》系列是用爱写出来的书,如果没有一个对城市的爱,我很难想象一个人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为一个城市写下4部著作,而这可能只是一个开端。按照计划他要写10部,如果真的完成了10部街巷志,我不知道每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位作家为一座城市献上如此真诚的爱意。

  本土文化评论家孙勇认为,王国华提出“城愁”这一与“乡愁”对应的概念,是非常好的理性的自觉,呼应了这个时代的变化:城市文明、现代文明、信息社会、后工业文明。我们已经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文学理念也应该有一个反应和超越。

  珠海市作协主席、诗人卢卫平表示,他读王国华的《街巷志》这本书读得热泪盈眶。他从中读出了作者以及自己过往的经历,读出了深圳的快与慢、变与不变、城市的傲慢和悲悯,城市的温度,让人很感动。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认为,王国华是“在地”写作者,他写出了中国特区活脱脱新的“清明上河图”。他改变了广东“异乡人”也就是“新客家”移民作家的写作向度。他写的“城愁”拓展了移民群体写作的边界。

  一位有文化追求的诗人  

  诗人马兴(原名陈马兴),为中国作协会员,深圳市龙华区作协副主席。曾在《诗刊》《文艺报》《诗探索》《上海文学》《诗潮》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迈特村.1961》《敲门》等四部。获第三和第四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提名奖等。

  当天的研讨会以“生命地理与精神守望”为主题,专家们各抒己见,给予马兴诗歌作品十分高的评价。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诗刊》编委、《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认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清晰地呈现出诗人马兴的诗歌写作和精神追求。马兴的诗是朴素的,语言清晰中蕴含着散发性,结构简单中不失峰回路转,情感真实中不乏对文化性的追求。他的诗中体现了真性情和他对诗歌的爱。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用了一颗赤诚的心认真书写生命体会和生命经验的诗人。他的诗记录了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的生命阅历和心灵轨迹,他是一位有文化追求的诗人。

  诗人、《十月》杂志主编助理谷禾认为,马兴的诗歌写作是扎根于时代与生活的。这次研讨会题目十个文本大体分了写给父母、自己、孩子、发妻、故乡、爱情、生活、生命、疫情等系列,它们一起构成了马兴诗歌写作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同时又合起来构成了诗人存在的内心和外在。这些作品没有直接去书写时代的风云变化和生活的动荡与变迁,但是作品本身所呈现的场景和解释的细节已经说出了这一切。

  辽宁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潮》杂志主编刘川表示,马兴作品至少有这样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他准确地做到了诗和人的合一。第二个特点,在马兴的身上体现了情操与诗的合一。第三,马兴的诗里很多,但是他在这方面的量并不多,也就是诗与诗的合一。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博士生导师谢有顺表示,马兴的这一批诗作,看得出来是很认真、执着、传统。我读完之后第一个想到就是“有感而发”,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在接续“有感而发”的写作传统。想到第二词是“感而遂通”,因为有了“感”,有感而发,他感了遂通。《易经》里面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就是要通。如果不通,这些感觉稀释是支离破碎的,或者这些感觉有可能也是浮光掠影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写诗?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作?其实就是想通了,通向自然,通向你,通向他者,通向自己的内心。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