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阁社区在爱心农场开展社区活动。 受访者供图
2019年,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创新启动“共建花园”计划,倡导充分利用边角空地,以社区公共绿色空间为载体,调动专业力量、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积极因素,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打造共建花园。2020年在全市推广后,至今已建成240余个共建花园。
相比于社区公园及其他主题公园,共建花园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草图营造的合伙创始人黄彬凌表示,在共建花园营造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双手和这片热土建立的联系会更真切。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志愿者讲师卢文思介绍,社区居民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融入共建花园、融入和自然的联系后,公园的概念也得到进一步延伸。在她看来,共建花园的营造,不仅能增强市民的家园意识和归属感,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提升了城市幸福指数。未来,“美丽家园,你我共建”的深圳共建花园,也将逐渐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新模式。
两个北大毕业生来深圳
“营造”70余座共建花园
不到2000平方米的面积里,保持公园数量十年持续增长,不仅在于深圳因地制宜穿插建设社区公园,还在于不少年轻人带着创新想法也投入到公园城市建设中。在深圳龙华区观湖街道的上围艺术村,就有两名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从事着包括设计共建花园在内的社区营造工作,到深圳两年多,他们和相应社区的居民已经在深圳增加了70余座共建花园。
两名北大的毕业生分别叫黄彬凌和袁振宇,2018毕业后就投身社区营造,2019年两人合伙创立工作室,名为“草图营造”,并在2020年把团队从北京带到了深圳。黄彬凌告诉南都记者,之所以做共建花园,不仅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背景是景观设计,更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在学校里组织不同专业的同学来改造校园的空间。当时还觉得空间的改造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同学真正做主自己的校园,并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还能养活自己。这可能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初衷吧,”谈起为何从事社区营造设计工作时,黄彬凌如是说。深圳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打工文化,草图营造在参与共建花园营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社区居民做好选址、评估、深化设计和落地施工等工作,让更多居民自己动手参与进来,加速共建花园自下而上的“共建”过程。在他看来,社区共建花园的营造不在于规模大小,一般在150至200平方米之间,这样工作量不会太大,既便于居民操作,资金筹集上也不会有太大压力,而且能够马上看到效果,帮助社区居民建立起参与的信心和成就感。
共建花园体现奋斗文化
爱心农场打破花园刻板印象
黄彬凌告诉南都记者,在营造的共建花园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的爱心农场,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于共建花园的刻板印象。提起共建花园,人们印象中可能会默认一定要有很多花,必须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花园。但共建花园的本质是调动周边的居民一起参与,去接触土地,去和自然相处,所以最后的呈现形式未必是种花,种菜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他直言,深圳是一座奋斗之城,在这样一片热土上建立起来的感情是最真实的,爱心农场也是最能体现深圳打工文化的地方,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起着深圳这片热土的联系。
在章阁社区爱心农场共建花园的营造过程中,黄彬凌他们发现,共建花园如果有很多种菜地方会对居民更有吸引力。“在深圳这样的城市能有一块自己的菜地会觉得特别幸福。”每个人认养几垄地,下了班或者周末来种植养护这些作物,从播种到采收,吃上自己种的蔬菜也会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的感觉。据介绍,章阁社区爱心农场共建完了之后,还定期开展爱心义卖,在各种节日期间也有相应的活动,端午节时会用农场里的艾叶做糍粑分给社区里的居民。它虽不像我们平常做的花园那样有很多花,没有那么精致,但就是因为它朴实地体现了景观的丰产美,成果也可以共享,所以生命力也会更持久,黄彬凌说。
共建花园成为社区活动载体
深圳有着“千园之城”的口碑,把自然“搬”社区之中,借助社区内原有的空地,一个共建花园也将辐射更多的人群。在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屋顶,就有一个利用屋顶空间打造的共建花园。
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志愿者讲师卢文思介绍,北站社区屋顶共享花园不仅解决了这栋建筑屋顶绿化的问题,还对屋顶空间做了相应分区,除了植被绿化还有一个邻里农场可以种植一些蔬菜。这种分区的设计也为社区居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可以结合社区需要的主题,比如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都可以放到这个场景中来。
采写:南都记者 覃仕林
声音
爱心农场所在的地块原来由社区出资租赁,但在认领居民的打理下,现在爱心农场种出来的农作物拿去卖之后完全能够支付场地租金,实现了自给自足。
——爱心农场共建花园园长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