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届“深双”总策展人鲁安东:

阐释“城市生息观”,用三重叙事定制观展体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20日        版次:NA08    作者:黄璐

  鲁安东

  日前,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本报开设专题对本届深双进行持续深度报道。鲁安东是本届深双的总策展人之一,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2019深双学术委员。据深双组委会评价,他是一位学术型与实践型并重的“场所营造行动者”,近年对存量时代下的城市文化与空间问题保持着长期关注,并积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城市实践行动。本次他的加入,既带来建筑在学术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结合性探索,也将为本届深双提供人地关系角度的全新思索。

  跨语境实现潜在对话

  延展生息内涵

  

  本届深双主题最终定为城市生息。鲁安东认为,城市生息的核心内涵首先是强调人和其他生命的共同存在;第二,超越环境和空间的概念,生息关注时间性——“之前一直强调‘生、生、生’的增长态度,我们希望有一点批判性,有生有息。”第三,是希望有一点中国性,生息是中国文脉里的观念,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就是有一种呼吸、循环的节律,生息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城市生息实际上是提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态度,所谓天人合一的共同生命感,这是对于单向的发展观的一种批判态度。”

  至于城市生息的英文Urban Cosmologies的解释,鲁安东表示,是特意让中英文呈现出些许区别,形成中英文之间潜在的对话。“Cosmologies是一个场域,形成了一个小宇宙,而生息有趣的是有一点点时间性的,它不完全是一个此刻、当下的状态,有一种绵延的连续性。我们希望有关于东方和西方对于什么是自然的观念对话。”

  

  虚拟深双实时呈现都市户外

  三重叙事结构定制观展体验

  

  鲁安东与本届深双另一总策展人王子耕都对叙事很感兴趣。所以,在主展馆的结构策划上,策展人为深双主展馆设计了从提问、对话到行动的完整故事逻辑,不同板块都有其观念和态度。“我们希望观展者最终变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合伙人。”

  鲁安东表示,本届深双主展馆超越了传统的单线结构,用三个叙事系统与观展者的交互将叙事置入更思维、更宽阔的维度。以未来聚居单元为例,首先,与深双展场同步有一个虚拟深双,入口处是沙漠,最终进入雨林。观众有机会得到一颗种子,将种子种到特定的植物群落里去,在整个展场里不断地去探索发现营养来给种子施肥。“我们跟虚拟的世界有比较多的互动,展厅和虚拟世界是相互连接的,二者通过树叶掩映的通道不断互相窥视。”

  第二重叙事关系是,原有工业化的现代主义的框架结构展厅跟整个深圳自然脉络的共鸣。““我们打算充分利用节律照明系统和智能声音系统。我们跟深圳本土学者南兆旭一起去探寻深圳原生态自然环境里动植物的声音,借助声音科技重现这种真实。观展者走到特定的范围内会听到深圳郊外不用时间的真实声音,光的设计也同样呼应深圳的自然环境。我们希望通过细节的知觉设计,在不同的光线和声音明灭中展现一个有生息的展场,让展厅跟整个深圳的大自然以同样的脉搏脉动。”

  第三重叙事关系是,观展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知识图谱区给出的展品关键词,进而得到自己的独家游线。“比如我对土壤感兴趣,甚至可能就对毒素感兴趣,我告诉你哪几个作品跟你理解的毒素有关,游客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定制参观游线。”“此外我们设计了一种导览的系统,称为‘生息触角’。它的物质性很小,通过这种弱的干预来组织引导观众,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建设行为。”

  探索:

  以深双为样本研究深圳

  探寻新元素与城市更新的联系

  

  本届深双首次设立了深双的品牌展馆,以深双为样本研究深圳。“深双本质上是一种都市主义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圳是整个中国都市主义最重要的试验田甚至是驱动者。”不同于场地固定的展览,深双常常能够为城市区域带来更深维度的更新和发掘,激活区域的独有魅力。对于深双对城市的影响,鲁安东认为,“深双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深圳都市主义的一部历史,都市主义对于一个健康的城市、健康的社会特别重要,因为城市是人所需要的共有之场,反过来共有之场也在塑造市民。深圳的都市主义精神和文化是特别珍贵的。通过这种回顾和整理让大家重新讨论都市主义。这种共鸣对社会非常有意义。”

  提及本届深双主展馆选址,鲁安东提出:“在金威啤酒厂办深双,其实有一个潜在的词,‘记忆’。深圳是一个往前看的年轻城市,但是40多岁也应该有点怀旧了。我觉得记忆对一个好的城市社会特别重要,因为这实际上是大家的一种情感凝聚认同、一种城市基因。”

  展望未来,城市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联动发展中,鲁安东希望在城市更新与产业的结合的主要思路之外,探索空间改造的新可能:“我在想有没有一种面向未来的城市更新,比如纽约和伦敦老城区里的新科技办公楼。当代的创新模式跟原来的建筑空间生产模式的匹配关系跟10年前的不一样了,不再需要依附于标志性的、可识别的创新空间的外观才能够支持新的创新机制。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变化是城市更新里特别重要的问题,涉及科技跟社会、跟文化积淀的关系。”鲁安东表示,正是深圳应当去讨论这样的主题。“深圳是年轻的,不光是人,产业和社会关系都是新的,我觉得深圳应该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去寻找新元素与城市更新的联系。不一定把更新导向居住或者是消费,而是导向新的产业、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

  声音

  虽然展场是一个框架结构的标准展厅,但是每个人可以与它有不同的体验关系,包括知识图谱的学术型的、虚拟深双的游戏型的、听视觉感知型的,用这样的方式来塑造每个人独特的观展体验。

  ——鲁安东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实习生 王小天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