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一鎏 日前,由普华永道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推出得《新机遇 大未来——专业人才流动助力深港融合发展》报告发布,就深港两地不同背景、不同阶段的人才交流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依托人才的流动融合,反映他们带动深港两地经济产业融合的成果。
调查数据
98%的在深港人表达了正面态度
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市政府港澳办)副主任何新红出席本次报告发布会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了一批推动深港澳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从学习、就业、生活、创业、金融等多方面为各类港澳专业人才在深圳的生活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并依托前海、河套等重要合作平台,为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在深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平台。未来,深圳还将打造更多优势环境,出台便利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为港澳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便利条件。
据了解,《新机遇 大未来——专业人才流动助力深港融合发展》报告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研究专业服务从业人员在深圳和香港两地的工作经历,以及他们提供的服务为深港带来的变化,解析专业服务业是如何促进政策、人才、标准、技术等要素在深港之间流动融合,从而使深圳和香港携手领跑大湾区专业服务,并依托人才的流动融合反映深港两地经济产业融合的成果,继而推进两地共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全球经贸往来的历程。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58份,主体广泛,覆盖各行业的深港人才群体,包含审计鉴证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信息技术、制造、教育、医疗、政府等多个领域,其中专业服务业人群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72%。在调查对象中,所有受访者中小于25岁人数占31%,26-30岁人数占37%,香港人才占62%,内地人才占38%。在深圳工作时长在3年以内人数占68%,工作时长3-5年人数占15%,5-10年人数占6%,10年以上人数占11%,新生代中青年群体占更高比例。
调研结果显示,98%的在深港人对深圳吸引香港人才政策表达了正面态度,其中60%表示满意甚至非常满意,也同时反映出深圳对港人才政策在实施方面覆盖人群还存在一定努力空间。
发展方向
针对不同人才推出点到点服务
今年,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深港两地便利的人才跨境融合与流动变得更加重要。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内地“第一站”,在对港澳引才政策方面持续加码。
人才政策作为举贤纳士、招揽群才的制度性保障,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特定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在各级政府和政策支持下的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孵化器和产业聚集功能,专业服务机构则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人才推出“点到点”的服务,最终政策、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组合拳”,联合打通深港甚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流动的壁垒。
专家声音
人才流动资格认证等仍需进一步研究落实
在报告发布会现场,与会专家也就深港人才流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强调,增强流动性是促进深港人才发展的关键,人才的流动性能够为社会带来活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基础,但其创新的难度也较为复杂。“在人员的流通方面,深港尚未实现如深港通、理财通和债券通为代表的资本流通和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特殊行业流通中施行的管道式的流动,未来深港两地在人才流动方面的资格认证的问题、税收问题和通关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落实。”他说。